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设开放式研发中心支持开放式自主创新实践,已十分迫切.调查表明,江苏企业产学研合作和开放意识较好,但在研发外包、创建研发分支机构等方面十分保守,开放式创新及其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还需在形式上多样化、内涵上深化、功能上系统化.企业R&D总投入近几年排全国前列,但增速略有放缓.因此,企业研发机构需在人才、设备和管理上充实和提升,加快企业开放式研发中心建设,引导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搭建更多的研发合作平台.同时,提高政府投入和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增加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这一根本途径来增强企业R&D投入的能力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住房问题日益严峻的问题背景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建设,但是如何筹集公租房建设资金成为了各级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总结国内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模式,并对国内外融资模式进行比较,从而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启示,获得解决融资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地资源条件相差较大,要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地创造不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充分利用和整合当地资源,提供实用高效的服务。近十多年来,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形成了五类各具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网点建设模式、品牌带动模式、特色文化模式、中心管理模式、全面创新模式。这些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具有操作和示范意义的有效参照。按照建立现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需继续探索,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发达国家文化行政改革和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范式.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各国在公共文化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尤以“政府主导”模式、“民间主导”模式、“分权化模式”最为典型.当代中国的公共文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公共文化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的借鉴,可以更好地促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持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多元、民主、协作的公共治理模式来建设和管理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既要加强内生机制建设,也要完善和促进外生机制建设。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有效需求抑制、有效供给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民公社时期开始直到取消农业税之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虽略有变迁,但在本质上都是以农民为主体。新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日趋合理,但仍有不少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不完全吻合。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蕴涵并以其精神实质为导向,从决策机制、供给体制及其法制化方面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公共租赁住房是带有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我国政府承袭惯有传统,在公共产品的建设运营上既充当安排者又充当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在过去的三年期间,广泛采用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无法满足更多需求者的住房需求.该文在国内学者对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构建以及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西安市的现实条件,对西安市社会企业参与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得出了企业参与模式的综合排序.为实现由政府垄断建设运营向民营企业参与建设运营模式转变,将竞争引入到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为此,在深入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并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战略研究、坚持多种创新模式并举、设立开放的研发中心、采取全面开放创新策略以及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等策略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能力以及公共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政府也逐步认识到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对于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何提升公共人力资源的能力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适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依据的基础理论,阐述我国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研发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主体。通过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工作的推动,试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研发体系机制更趋完善,但也暴露出自主创新环境尚不完善、创新链衔接不畅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从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链的角度入手,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等,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不够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专利保护。在研发过程中的专利申请及保护不及时、不到位,导致企业从项目研发到市场占有的整个过程蒙受巨大风险。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探讨了企业研发过程中有关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技术溢出既能让企业节约研发成本,又降低新产品的市场价格。假定技术溢出速度随着溢出量的增长而递减,从而构建技术溢出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溢出对企业研发动力的影响。模型的分析表明应该对集群技术交流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让企业具有足够的研发动力。如果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产品差异性大或者在集群产量占市场份额小的情况下,适当的技术交流环境可以使企业的研发利润最大化,并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多维视角的研发团队类型及其运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团队类型及其运行特征的不同,必然导致管理模式和制度安排的差异.维持研发团队内部同一性的构成边界界定了团队的结构性特征,而研发团队生命周期反映了团队的阶段性特征.从研发团队的构成边界和生命周期两个维度可以将研发团队分为任务导向型、理性自治型、利益匹配型、领导魅力型、情境互动型和愿景一致型等6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研发团队具有不同的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3-2012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信息通信技术渠道国际R & D溢出效应。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研究中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与当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建立Hansen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采用稳健标准差回归,检验各省份由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门槛效应,并从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角度分析存在门槛效应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取的国际R & 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有正相关关系;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渠道获得的国际R & D溢出对当地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5.
实物期权在R&D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D是中国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用实物期权方法对R&D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能够适应R&D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借鉴Geske(1979)提出的复合期权模型 ,本文对R&D项目进行了实物期权分析 ,将R&D项目看作一个复合期权 ,建立了R&D项目的投资评价模型 ,对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合作研发过程中存在着知识共享博弈,知识共享博弈是企业合作研发过程中重要的知识行为,对其研究可以有效地辨识知识共享主体间博弈过程,为企业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策略选择提供依据。运用博弈论思想,分析企业合作研发中知识共享的冲突及其原因,提出企业合作研发知识共享博弈的路径选择和解决思路,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合作研发中知识共享博彝模型,求出知识共享博弈均衡解,并对博弈均衡解进行分析,指出了企业合作研发知识共享博弈行为策略,提高了企业合作研发知识共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2013—2018年A股共计1221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战略差异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战略差异都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战略差异能够显著抑制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文章不仅丰富了高管薪酬的研究,还为制定企业战略,加大创新力度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增值税与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我国增值税与研发(R&D)投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增值税与R&D投入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增值税转型影响企业收益及R&D投入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与生产型增值税相比,消费型增值税能够增加企业收益,提高企业R&D投入能力。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性扩张,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跨国公司R&D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跨国公司R&D的全球性扩张,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我国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但同时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跨国公司R&D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跨国公司R&D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以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福建省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收益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福州、厦门、莆田、三明等9个设区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收益效率及其变化情况,并结合成本收益综合效率测度结果,提出了提升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收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