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罗尔斯仿照康德的定言命令程序,设定了原初状态,由原初状态得到基本的正义原则。科恩批评罗尔斯的建构主义不但混淆了事实和规范、正义基本原则与调节规则,还使得正义概念无法界定,正义的理念更无从实现。建构主义者否认科恩的挑战,并给出如下理由:科恩与罗尔斯分别在规范性层面与方法论层面讨论元伦理学;科恩的终极道德原则是一种内在的事实敏感性原则;罗尔斯后期的政治建构主义不需要科恩从中拯救正义概念。从双方的争议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罗尔斯的建构主义,还是科恩所支持的运气均等主义正义原则,都无法摆脱对特定事实的预设,他们的正义理论之所以分道而行,主要是因为在"何种事实对于正义理论是必要的"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从这个角度看,科恩与建构主义者的争论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正义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按照罗尔斯对原初状态的现时进入解释,原初状态是人们随时可以进入或利用的一个思考道德问题的视角。与标准解释相比,这一解释无疑很有吸引力。可是,这一解释却会让罗尔斯的理论陷入诸多麻烦。原因在于,若对现时进入解释进行合理的解读,我们可以推出的结论是,原初状态中的立约人是具有实质性价值观念的道德人,可这与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关于立约人的诸多重要设定有悖。与此同时,现时进入解释也会让人质疑作为公平的正义之为契约理论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道德基础问题。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 ,正义理论的核心是两个正义原则 ,而两个正义原则是通过“原初状态”的程序设计来加以论证的 ;第二 ,这种程序设计是契约论的 ,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道德证明 ,同时罗尔斯也建立了一种新契约论 ;第三 ,桑德尔正确地指出这种契约论的道德基础是自律性和互惠性 ,但他对罗尔斯的批评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无知的面纱”和“原初状态”的设计,罗尔斯最终推出了正义的两条根本原则。通过对无知之幕、原初状态这两个正义原则的分析,可以发现,罗尔斯对社会契约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政治哲学从自由问题到平等问题的转向,是政治哲学在自由的基础上解决平等问题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嘉 《江淮论坛》2014,(4):49-54
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和罗尔斯的原初状态方法,都运用了移情方法进行人际比较。在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罗尔斯将无法具体化的事态纳入人际比较的移情视角中进行考量,错误运用了最大最小值标准,因此造成其正义理论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思想史探讨正义概念的基础上,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在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基础上和设定的背景中,超越古典契约论,从道德人出发,确定了正义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基本内涵。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论预设出发,在两个差别原则和优先性原则中,罗尔斯向我们展示了理解正义概念的多重维度。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代表的罗尔斯的正义观遭遇来自古典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罗尔斯的回应也进一步丰富了理解其正义概念的维度。  相似文献   

7.
罗尔斯将传统契约论上升到更为抽象的水平,用以求证两个正义原则。本文认为,罗尔斯契约论方法较之于传统契约论的抽象性虽然具体体现在原初状态的预设、无知之幕的构建以及合理选择这三个环节之中,但对于其更为深刻的把握则在于对“反思的平衡”这一总体思维架构的理解。笔者对罗尔斯契约论方法抽象性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现实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与古典契约论比较的维度审视罗尔斯的契约论方法。罗尔斯的契约论与古典契约论有着明显区别:自然状态与原初状态、有知之约与无知之约、自然人性与公民属性、权力的合法性与社会正义,等等。尽管罗尔斯的契约论达到了当代契约论的高峰,但是,其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质疑追问的开放性问题:他并未彻底否定功利主义思想方法;他的思想方法中含有相当程度的直觉主义的色彩;离开‘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正义是否可能?  相似文献   

9.
国内既有的代际正义研究主要关注和阐释罗尔斯的理论,但是,采用更广阔的政治哲学史视角对休谟、边沁、康德和罗尔斯等学者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代际正义内在逻辑和理论张力的理解。利己主义哲学认为自利是人类的天然权利,功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的实现有赖于力量的博弈和利益的交换,上述观点对代际正义构成逻辑障碍。直到康德的义务论重置了正义和善在伦理学中的位置,以及罗尔斯在程序正义论中提出“无知之幕”下实现代际正义的正当决策程序,才最终完成代际正义可能性的证成。代际正义证成后又面临一些新的理论批判,但这并不妨碍其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形成深远的影响,及其对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大最小值规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被罗尔斯认为最适合原初状态的选择方法。海萨尼则认为,忽视对或然性的计算将导致不合理的选择结果,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才是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佳选择方法。罗尔斯无法绕开效用最大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无知之幕的解释前后矛盾。(2)论证两个正义原则的两种方式前后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根据原初状态,罗尔斯批判了古典功利主义,肯定了“精致契约论”的合理性价值,实现了后者对前者的彻底性超越。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论证了代际正义的问题,承认了当代人对于后代人存在着义务,并在原初状态中设计出“消除时间偏爱”的正义储存原则。然而罗尔斯代际正义论并不具有普适性,通过代内契约无法确保代际正义链条的连贯性;而且“消除时间偏爱”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后代人权利”只是一种权利虚构,在确保当代人自身利益前提下对其科以保护环境的绝对义务,才是实现代际正义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把原初状态作为"正义即公平"的主要论证要素,对原初状态作了三方面的限制性假设:信息的假设,无知之幕;原初状态各方的假设,相互冷淡而又具有理性;选择对象的限制条件的假设。这三方面的假设都是以康德哲学的"目的王国"及理性的实践主体作为其理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4.
纵观思想史,任何有影响的正义原则莫不伴有相应的伦理学论证。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想的领袖人物,约翰·罗尔斯对自己的公平正义现作出的论证尤为复杂、精致、系统,以至可以说他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伦理学方法论。反思平衡从其《正义论》(1971)全书来看,罗尔斯采用的论证方法叫“反思的平衡”(re-nectivequilibrium)。作为这一论证的论据,最关键的“事实”是原初状态。罗尔斯由描述原初状态的条件引出正义原则,然后把这些原则同人们对正义的审慎判断相比较。如果从比较中得出二者相符的结论,那么在他看来,这些正义原则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对罗尔斯正义论二原则进行了分析解剖,认为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的理论虚拟了超验的"人性起跑线",进而试图用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来调节人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提出的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原则符合人性的总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袁芳 《学术探索》2014,(6):16-20
洛克与罗尔斯同属契约论,罗尔斯排除了传统契约论的形而上学基础,因而称其为新契约论。任何契约都是自由选择一致同意的结果,选择环境是缔结契约的关键。洛克的自然状态、罗尔斯的原初状态分别是他们各自对契约初始环境的描述,二者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择环境;二是选择主体。但二者在对如何达成一致同意的论证上又有所不同。本文以自然状态与原初状态对比分析为案例,阐释罗尔斯对传统契约论的继承与发展,为我们理解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原初状态是罗尔斯正义理论中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方面。它是罗尔斯设置的一种选择机制,由选择环境和选择对象构成。选择环境包括中等匮乏的客观环境和无知之幕加相互冷淡的主观环境。其选择对象就是正义的两个原则。原初状态的设置是一种显隐互往的论证方式,一方面以显的方式强调无知之幕和相互冷淡的契约各方,另一方面以隐的方式表达自由平等的理性个人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廓清原初状态的理论背景和清厘原初状态的理论渊源是透彻理解罗尔斯原初状态理论的基本前提。理论背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从认识论角度看,罗尔斯要面对的是权威理论学说功利主义;从方法论角度看,罗尔斯无法排除直觉主义的羁绊。罗尔斯原初状态理论的渊源主要是传统契约论所主张的自然状态说。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作用和哲学范畴等三个方面;不同点体现在性质、人性、目的和内容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罗尔斯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诠释视角:一是指认罗尔斯致力于在哲学层面上建构一种正义理论,这种正义理论不仅是系统的,而且是全面的,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权威性;二是以罗尔斯思想指向的具体问题为着眼点,突出哲学分析在回答和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的论证作用,从而彰显了罗尔斯思想的力量.导致上述两种视角不同的深层原因源于人们对政治哲学的理解差异.  相似文献   

20.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是其分配正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我们可以把罗尔斯的整个体系看成是对一种广义的差别原则的论证.从思想史和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看,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的哲学思想是其分配正义论的重要思想,是对其分配正义理论的新探索,是对资本主义两级分化的一种批判和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