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炳炎、余秋里两位将军,都是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贺龙元帅戏称他们为"一把手",冀中老百姓则称他们是"共戴一双手套"的将军。在他们人生旅途中,先后3次搭档,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卓著功勋。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中,贺炳炎被授予上将军衔,余秋里被授予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
在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途中,先后有3位开国元勋各失去了一条胳膊,他们分别是左臂上将贺炳炎、右臂中将余秋里、左臂中将晏福生。回顾那段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3.
孟昭庚 《中华魂》2013,(11):43-46
1955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4.
《山西老年》2015,(4):10
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八路军第一二O师师长贺龙命令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深入日军侧后,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间,破击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贺龙亲自把第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召到师部,对他们说:"忻口会战正在进行,敌人从大同经雁门关不断往忻口运输弹药、给养,这是日军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但是,他们很嚣张,自以为那一带已经成为他们的后方,没有中国军队,因此警戒疏忽。你们到那里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日军这个弱点,发动群众,给鬼子来个突然  相似文献   

5.
汤成功 《中华魂》2010,(1):58-59
1942年至1944年,我从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调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未回原部队,参加了干部大队(队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随王震率领的一纵队去了大别山新四军第五师(简称新五师)。我被任命为新五师15旅政治委员,与王海山旅长一同工作。我到大别山新五师后经历了若干大事:日本投降、毛主席赴重庆谈判、新五师内部的地方工作区划分,本部调整和战斗部队整编,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高校学子,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学以致用,用200美元创立安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从2006年发现环境极度恶化的仇岗村到污染企业拆除,他历时3年携手知名华人女导演杨紫烨拍摄出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奖"的纪录片——《仇岗卫士》。他先后获得"2004年福特汽车环保奖"、"2005年阿拉善SEE生态奖"和2013年"安徽省十佳环保人士"等殊荣。他说他是行者,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他,就是"绿满江淮"创始人兼总干事周翔。  相似文献   

7.
田大金 《老友》2012,(9):12
贺龙,1896年3月22日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农家庭。出生后,其父给他取乳名"长长"。按照贺龙家的族谱表,贺龙这一辈应排在"文"字上,所以他的学名叫"文长"。这个名字用了很久,直到贺龙组织农民武装当上营长,他才求人给他取了个字叫"云卿"。后来有一次,他的父辈贺士道、贺士忠、贺士奎等人一起闲谈,大家觉得"文长""云  相似文献   

8.
1995年,萧而乾在县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下来后,回到了他的家乡涣山村。由于他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威望高,村民、邻里一有些什么事,如调解纠纷、修桥补路等都找上门来,使他成了村里的编外"村官"。2002年,在市、县政协的新老  相似文献   

9.
正陈卫东爱好音乐,那间洒满阳光的办公室里有架钢琴,他闲时也会练练手,小陶醉一番。2012年是陈卫东的"知天命"之年。这一年,职业生涯也迎来了三十岁生日,三十而立,三十年里"立"了什么?他想该是"著书立说"。于是,回味、咀嚼、总结和勉励成了陈卫东这一年的主题,付诸笔端,一本书成型了。他将其取名为《阳光岁月》,以此来勉励自己继续在教育岗位上一路阳光地走下去。"三进三出",陈卫东用它来描述自己在张家港泗港小学的职业轨迹,如今已是校长的他,一边饶有兴味地向记者回忆那段时光,一边将话题拉回他所钟情的"阳光教育"。在他看来,"阳光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画家一年收到300多个假冒获奖通知。扬州画家吴高龙10多年来每年能收到300多个国家级书画比赛"大奖"的获奖通知,而他并未参加过这些比赛。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刚从江都乔迁新居到扬州1个月,消息灵通的"大奖"组委会就把50多个获奖通知寄到他的新住所了。他每年都能收到300多个厚厚的获奖通知,都被他当做废纸卖掉了,一年能卖上百元。这事儿一点不稀罕。那天,在下在某画家朋友处偶遇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蒙老人家惠赐名片一张,仔细观瞧,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只见老人家的名片正面印着"世界华人XX副主席"、"国际XX百强书画家"、"国际XX终身名誉院长"等数十个大得骇人的头衔儿;背面则密密麻麻印着老人家获得的各类"大奖",国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7,(8)
位老人今年80岁,他无儿无女,虽然老伴因患一癌症离他而去——但他很快乐,因为有上百个学子亲切地称他为"爸爸";他家境贫寒,一间旧瓦房,一台14英寸的电视——但他很满足,因为大家都说他是最"富有"的幸福老人。他1997年被民政部等多个部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2005年被评  相似文献   

12.
正在温州,有一位"熊猫"大侠,他便是新温州人高鹏程。获得这一名号,原因一是拥有稀有的"熊猫血",二是他乐于助人,乐献热血。高鹏程是湖南人,十多年前来温务工,在乐清一家企业上班,因为身体里流淌着RH阴性稀有血(熊猫血),近8年来,他不仅在温州本地,还多次专程奔赴上海、四川等地,为需要的人献血,累计  相似文献   

13.
王顺才 《山西老年》2008,(11):18-18
郭沫若尽管早年曾因一点"矛盾"与鲁迅打过"笔仗",但对鲁迅先生,他却一直是十分崇敬的。在1937年10月上海文化界举行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郭沫若发表了热情颂扬鲁迅的演讲。他说:"我和鲁迅没有见过一面,也未通过一封信,但他在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极其巨大和卓越的,  相似文献   

14.
绿色环保,回收无污染,防静电……不要以为这说的是一次性碗筷、购物袋等,它是在说一种具有"革命"或者说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新款电脑键盘、鼠标、机箱等。说起这,当然要说到一个人。1973年,他出生于江西铜鼓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跟着擅长竹品制作的父亲学手艺。当他从江西宜春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只做了短暂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便辞职到福建、重庆等地去打工。2005年2月,他辗转进入了深圳一家竹地板厂,从普工做到技工。一个周末,也同样是在深圳打工的一位大学同学来与他谈心,于是二人在  相似文献   

15.
一位名叫白晋(Joachim BOuvet)的法国传教士在1688年来到中国,他和他的一群都有着中国名字的同事"张诚"、"洪若翰"、"刘应",给中国皇帝康熙带来了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国礼,那是30箱装着浑天器等含有先进科学信息的礼品。白晋和张诚入中国皇宫不久就学  相似文献   

16.
从1915年至1920年,毛泽东给他在一师的老师黎锦熙写了六封信,表现了他们间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黎无微不至地关心毛泽东的生活和学习,毛亦时刻关心着黎的身体、学术和政治态度,相互间讨论了"德智体"、"大本大源"、"湖南自治"和"白话文"等问题。从中可看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毛泽东思想性格已基本形成,可窥见他成为国家领袖后的某些路线和作风中偶然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战国策"派是滥觞于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大后方昆明、重庆等地的一个文化派别。林同济为"战国策"派文艺方面主要代表人物,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文艺观,在他"恐怖、狂欢、虔恪"的美学意念中,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刚与力的文学的追求,对西方现代文化精神的追求。认为林同济主要是提倡"恐怖、狂观、虔愣"三种美学境界,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文艺观、在抗战时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初涉侨界,记者很幸运地"撞见"一位"大人物"。通过朋友的引见,2008年9月17日上午,记者如约在沈阳铁西区一豪华宾馆的大厅等他。不久,他幡然而至,强健的体魄,简朴的装束,随和的神态,给我的第一印象绝对像一位练家子。但接过他的名片,不禁令我对这个东北大汉肃然起敬:南非华侨华人联合会主席、南非敬业投资集团总裁、南非敬业旅行社总裁、南非中国武术联盟总会主席、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名誉主席:尹晶业。其实,记者的感觉也没错,他的确出身武术世家,于是我们就从他小时习武聊起——  相似文献   

19.
辜鸿铭与他的浪漫主义师辈们卡莱尔、阿诺德等人一样,批判欧洲现代文明,寻找疗救现代文明物质主义"痼疾"的"良方"。在他看来,这一"良方",正蕴藏于古老的儒家文明之中。因此,在同时代的康有为、严复等人致力于引荐西学之时,他却抛出"儒家文化救西论"。他对欧洲文明"群氓崇拜"的批判已涉及现代性的课题。他是中国范围内率先反思现代文明之负面性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20.
跟随你的心     
李愚 《华人时刊》2012,(3):78-79
读初中的时候,他严重偏科加逃学,初三复读一年,成绩可想而知。高中自然是考不上的,可他又很想读,于是就"走后门"上了一所重点高中。高中他很偏科,语文老师喜欢他,数理化老师却讨厌他。加上来路不正,他常常遭到同学的蔑视。"他们看我就像一个流氓、坏蛋、地痞、无赖,所以在班里很郁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