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  相似文献   

2.
东固会师的原因主要是为安置伤兵计,为我有党有群众的休息地计,为救援井冈山计,东固的地理条件和毛泽东对东固山早有所闻,也是重要原因。东固会师的意义在于直接促进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为毛泽东提出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成立;促进了红六军、红二十军的诞生,东固成为红六军、红二十军的发祥地;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是红军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促进了我军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辉煌;使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接力站;使东固经验影响到湘赣等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陈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协助朱德保存革命火种,率部会师井冈山;辅佐毛泽东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部队战斗力;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战斗,粉碎敌人军事进攻。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同志率领平江起义后组建的红五军一部,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它与同年四月"朱毛会师",本来都是井冈山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试对红五军上山与参加井冈山保卫战,简论如次.  相似文献   

5.
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暴动1000余人来到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2月24日凌晨。井冈山两位绿林武装的领袖人物被错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多年来,关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短短2年多历史的研究中,存在八个有争议的问题:毛泽东是何时选定井冈山为根据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何时形成、颁布的?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后的部队的名称及缟削情况?红军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谁创造的?“朱德扁担”故事的争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代表人物是林彪吗?彭德怀的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的时间、地点?是彭德怀杀害了王佐、袁文才吗?  相似文献   

6.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上,朱(德)、毛(泽东)会师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篇章。而陈正人、彭儒,一个在江西跟随毛泽东上山,一个在湖南随朱德上山,他们在井冈山喜结良缘,而后转战南北,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白头偕老,这也是井冈山的一  相似文献   

7.
东固革命根据地几乎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时建立的我党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对东固革命根据地了解的人并不多。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的诸多事情更是鲜为人知。本文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做了详细的梳理,以期为世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1928年4月底,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从人数上看,这是一次规模很小的会师,两支部队会师后,人数才不过万人左右。但从她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看,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会师。她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壮大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力量,并最终实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朱德各自率领的两支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实现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1)领导武装起义,引兵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2)井冈山斗争全面展开,连续粉碎敌军的"进剿"、"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井冈山斗争的全面开展,井冈山道路的正确开辟,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乃至对新世纪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阳 《中华魂》2011,(1):63-64
彭儒奶奶是中纪委原专职委员。她是"朱毛会师"中最年轻的女战士,也是红四军"彭家将"中最小的女将,曾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坚持井冈山革命斗争。2010年10月5日晚7点30分,彭儒奶奶因病在北京医院不幸逝  相似文献   

11.
重走挑粮路     
《中华魂》2007,(10)
媒体播报,井冈山开展红色旅游中,组织年轻一代走当年红军挑粮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左边山,右边山,一路夹在两山间。弯曲崎岖云中走,更比蜀道难上难。当年朱德毛泽东,会师圣地井冈山。一同挑粮上山岗,千古绝唱成美谈。而今重走挑粮路,再见朱德的扁担。官兵情谊深似海,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2.
朱德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实现朱毛会师,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军事力量支撑;他克服了与毛泽东在根据地建设和建军原则上的分歧,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军事、政治、思想保证;他同毛泽东一起探索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共同直接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他始终维护了毛泽东对根据地和红军的正确领导,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东固经验的启示下,湘赣边界特委总结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失败的教训,重新检讨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制定了新的斗争策略,对井冈山后期斗争有着积极意义:一是避免了新的损失,斗争取得新成效;二是促进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但他功高不自居,德高不自显。他一生把功劳归于党,归于毛主席,归于战友,归于广大工农兵和知识分子。朱德的一生就是为捍卫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为实践毛泽东正确路线而奋斗的一生。自从1928年和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以后,朱德真诚拥戴毛泽东的领导,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两人并肩作战。1932年,“左”倾领导人在宁都会议上撤销了毛泽东在中央红军中的领导职务,遭到朱德和周恩来等坚决抵制…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八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和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后保存下来的部队及湘南暴动的农军,在井冈山砻市胜利会师,五月四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史称为井冈山会师.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今年,是井冈山会师五十周年,谨记这一重大事件前后梗概,以为纪念.一创造红军新时期的到来一九二四年开始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发展到一九二七年,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反动  相似文献   

16.
因为撰写《朱德与范石生》一书,我在几年前结识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办公室主任李春祥和编研室主任饶道良。我们着重谈了范石生保护和资助朱德、毛泽东起义军的义举,也就朱德在井冈山反“围剿”战争中的情况和作用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交谈。朱德在井冈山反“围剿”中功劳巨大郭:20年前,我在宁冈县城龙江畔瞻仰了庄严的“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碑上刻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诗词。朱德关于“红军会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的诗句,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李:朱德这句诗道出了当时工农红军的实情。由于得到范石生(他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  相似文献   

17.
"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陈毅元帅70多年前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读起来依旧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东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南部。这里树木参天,地势极高,幽径四通八达。每到春夏时节,遍山漫谷开满了鲜艳的红杜鹃和野花。第三次反围剿主战场的东固镇,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青山绿水之中。现存的许多革命旧址、旧居,如毛主席旧居、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公开发表的六十余首诗词中,为井冈山而作的有三首,表明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毛泽东一上井冈山,摸索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二上井冈山,告诫党政领导要牢记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建设好新中国。  相似文献   

19.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强调艰苦奋斗、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等在井冈山形成的好制度、好作风是井冈山革命精神的三个支点。在这三个支点中,毛泽东又着重强调了士兵委员会的历史作用。重谈井冈山革命精神,毛泽东主要是以史为鉴,意在批评党内出现的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重在警示要防止党内出现"特权阶层"。同时也表明如何消除这种弊端,也已在毛泽东的思索之中。  相似文献   

20.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转战到湘南宜章县,他们在当地党组织紧密配合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打响了湘南起义第一枪。湘南起义后,宜章英雄儿女在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下奔赴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其中,名扬遐迩的"井冈山三姐妹"曾志、吴仲廉、彭儒,就是当时从宜章走来的女红军杰出代表。她们三人从小就有不解之缘。曾志和彭儒是孩提小伙伴,两家也是远房亲戚;吴仲廉和曾志小时是女子学校同学;吴仲廉后来成为彭儒的二嫂。三人相继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在学校走上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