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基辛格的这番话谋在往昔,但意在今日,肆无忌惮与狂妄的言语间透露出的是"商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获悉"二字化尴尬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进行了多次会谈。  相似文献   

3.
张翼 《领导文萃》2010,(12):82-85
<正>这对奇怪的搭档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基辛格是女人喜欢的那种人,或者说以良好的教养著称。但是尼克松脾气暴躁,一点耐心都没有。但是他们俩都希望借助对方来提升自己的名声,他们都  相似文献   

4.
胡若愚 《领导文萃》2010,(19):72-74
<正>黑格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将军",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携,先后辅佐尼克松、福特和里根三位总统。黑格政治生涯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1981年里根遇刺重伤后,向世界宣布:"副总统回来前,白宫由我掌控。""基辛格门徒"  相似文献   

5.
<正> 芬克斯酒吧地处中东,是一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的。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和10个随从将前往你酒吧,你能谢绝其他顾客吗?”罗斯恰尔斯答:“你们可以来,但要谢绝其他顾客不可能。”第二天对方又打来电话:“我是出访中东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罗斯恰尔斯仍礼貌地回答:“您能来本店我深感荣幸,但因您的缘故而将其他人拒之门外,我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基辛格最终未能如愿。罗斯恰尔斯就因为坚守“不得例外”这一原则,生意越来越红火,使之成为全球15个最佳酒吧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笑话也要小心记录总统就职典礼之后的一个星期,尼克松就在给基辛格的备忘录里提到,想办法和中国建立联系。当时我们觉察到,应该马上打开与中国关系的局面。我很幸运作为基辛格博士的特别助理,参与了所有的会谈,与周恩来超过100个小时的会谈,五次与毛主席见面,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关人员,如外交部部长等。周恩来和基辛格博士交换意见,这复杂程度是我从未想到过的,尤其是谈完正事,他们还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9则     
不要急于接受 1972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中美建交到中国活动,他同当时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布什拜访了毛泽东。 基辛格问毛泽东的身体状况如何。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公众的心目中,尼克松是一个很不光彩的下台的总统。毛泽东对此却大不以为然。他在和基辛格的一次谈话中,把自己的观点毫不保留地端了出来,叫基辛格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6,(6):38-38
基辛格堪称上世纪的谈判大师。一次,基辛格主动为一位穷老农的儿子做媒,想试试自己的折中之技。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  相似文献   

10.
正谈判是不流血的战争。两个彼此对抗了20余年的大国要突然走到一起来握手那是十分不容易的。亨利·基辛格的《基辛格回忆录》里专门有一个章节,叫"在杭州爆发的一场冲突"。这场"杭州冲突"就发生在刘庄。基辛格说:尼克松总统"大为恼火,竟然穿着内衣就在杭州美丽的宾馆里大发雷霆"。凡是读过《基辛格回忆录》的人都不得不佩服这位前美国国  相似文献   

11.
令基辛格不自在的标语 1971年7月9日中午,担负美国总统使命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一行6人,在中国外交部章文晋司长等人的陪同下顺利降落在北京南苑机场,受到叶剑英等人的迎接.当基辛格看到标语"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并听到陪同译员的翻译后,感到很不自在.当晚,周恩来到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看...  相似文献   

12.
牛海荣 《领导文萃》2013,(12):109-113
如果有人在我1971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向我描绘中国今天的样子,即便只是想象一下高楼林立的景象,我也—定会说这是天方夜谭。但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现实。在中国,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几乎家喻户晓,被大家亲密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40多年前第一次踏上东方那块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土地起,基辛格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  相似文献   

13.
问题63:1968年,尼克松与纳尔逊竞选美国第37任总统时,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基辛格是后者竞选班子的核心人物,为击败尼克松而竭力出谋献策,但尼克松最终还是取胜。大出人们意料之外的是,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尼克松在首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郑重宣布,他将任命基辛格为总统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一、“获悉”二字化尴尬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其进行了多次会谈。10日晚,双方就此次基辛格秘密访华的联合公告问题进行了商谈。联合公告如何措词,双方出现了分歧,其中一处是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重新思考世界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新思考世界新秩序(美)亨利·基辛格最近在美国出版了亨利·基辛格博士潜心多年撰写的《外交》一书。此书乃基辛格博士在国际政治领域多事众事政治活动及学术研究之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故此,书一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关注。本刊获得基辛格博士本人的同意及该...  相似文献   

16.
书屋     
《决策》2011,(7):96-96
基辛格和他的《论中国》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博士突然造访北京,恢复了美中两国中断了20多年的高层外交接触。从此,中国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到一跃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自从卸任以后, 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中仍十分活跃,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活动,读书之余,他还不时给纽约一些著名书评刊物写些书评。最近英美出版了好几本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传记,基辛格选了其中一本由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诺曼·罗斯著的《丘吉尔:不羁的巨人》的评传,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发表一篇书评,颇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名刊要览     
《决策》2008,(5)
美国《时代》影响力在第五届"年度影响力人物"中,胡锦涛再度入选。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亲笔撰文认为,未来的挑战在于美中两国能否找出一个携手合作的方法。谈及对胡锦涛的印象,基辛格在文中表示,胡锦涛的领导特质为不说没必要的空话。不论在哪个场合见到他,胡锦涛总维持一贯慎思与谦和有礼的作风,且凡事做好万全准备。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全景式呈现了中国王朝兴衰和国际交往的概貌,见证和展示了基辛格关于中国外交的大历史视域。借助于历史大叙事,基辛格形成了文化想象中的中国例外主义,即时空上的连续性和封闭性及意识上的唯我独尊。遵循这种文化想象,他酝酿出观念中的中国外交,包括中国的世界态度、外交理念及领导人的外交智慧等。基辛格的中国外交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价值,但终未能幸免于屈从自我的国家利益立场,也未能逃脱先入为主的西方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20.
《大外交》一书是亨利·基辛格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他对近百年来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的评点不乏精辟而独到之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