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胆石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多属中医的“胁痛”、“黄疸”等范畴。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中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手术效果较差的特点,采用中医药治疗,常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中医将胆石症按以下类型进行辨治:1、肝郁胆热。右胁或脘腹部疼痛,时轻时重,并痛引肩部,腹胀便秘,口苦纳呆,厌油恶心,上腹压痛,脉弦,舌红,苔薄黄。治以疏肝利胆,方用:柴胡、枳壳、赤芍、郁金、木香、厚朴、黄苓、玄胡粉、鸡内金各10克,酒军、甘草各8克,黄连5克。2、肝脾不和。右胁疼痛,腹胀纳差,嗳气频作…  相似文献   

2.
文学欣赏是读者的再创作,“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赏析文章时,只有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合理的再创作,在思想上,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陶冶情操,在艺术上,获得美感享受,提高艺术修养,这样,才能使读者有再创作的成功欣喜、阅读的审美愉悦。凡是能流传久远、成为经典的文章,必定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阅读此类文章不宜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应当字斟句酌、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是指原发在肺、胸廓的病变,可引起右心室肥厚,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心脏病,在我们国家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为主要的病因,经过多年的病程,使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负担过重,最后引起右心室肥厚和扩展,形成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病人多有慢支、肺气肿病史,年龄在50岁以上,素日有咳嗽、咳痰、气喘、心悸、乏力症状。在受凉感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表现为呼吸衰竭,如咳嗽、气短加重、缺氧、紫绀等。并伴有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慌气短,颈静脉怒张、肝大、少尿、全身浮肿,不能平躺等。除这些特征外,还常有一些并发…  相似文献   

5.
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教学,以人为本,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遵循法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执行教学大纲,培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实践,艰苦创业,追求真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6.
陆龟蒙,字鲁望,别号天随子①,吴县人;曾隐居松江甫里,人称为甫里先生、江湖散人,并因以为号;此外,还自拟涪翁、渔父、江上丈人②。他与皮日休齐名,是唐末有名的诗人,辞赋家,古文家。一陆龟蒙一生历文、武、宜、懿、僖宗五代,李唐王朝可以说进入了末期,处于逐渐崩溃之中。五代中,除宜奈比较明智,尚能稍黜宦官之权外,其余四代的政治,皆异常污浊。藩镇割据,叛军蜂起,征伐不息,边疆不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已炽热化。袁晁、裘甫和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规模一次比一次浩大,有力冲击…  相似文献   

7.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银发浪潮”也悄然而至。三年前,临汾市尧都区的党政领导,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清醒地认识到,开办老年大学,是时代发展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三年来,临汾市尧都区老年大学始终贯彻“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工作,先后讲授了政治、时事、养生、历史、书法、绘画、将帅传记、古诗词、舞蹈、烹饪等课程。历时六个学期,…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皆因其博大精深,历代承前启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原发祥於黄河、长江流域,从部落聚居,游牧狩猎,农耕屯田,安居落户,筑城建国。各民族交融无间,历数千年而不变。长期以来,外族赞羡不已,多相追随,渐而同化。 中华先民,从奉山川百态为神的原始文化,至归宗儒释道等信仰,集多民族文化交融精髓,在历史上,中华文化自秦、汉通西域,下延魏、晋、隋、唐,文韬武略,广为传扬,至辽、金、宋、元政治军事的磨合,既把关外雄浑粗犷,大汉草原文化引入中土,亦把社会政务法规教化塞外民族,文化交流,去芜存菁,社…  相似文献   

10.
著名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谈到历史文献学工作时说过这样的话:“研究历史文献的任务,是要对那些保存下来了的和已经发现了的图书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帛书)进行整理、编纂、注释工作,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进一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条别源流,甄论得失,替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使之不走弯路错路,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的"X-门"来源于英语的"X-gate"。从形态、语义、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以及"-gate"和"-门"的角色角度对"X-gate"和"X-门"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共性是:①"X-gate"和"X-门"中"X"的构成都可以是名词成分且数量很多,同时还都可以是动词;②在语义上均用来表示消极意义;③组合能力相同,造句功能相似。二者之间的差异是:①"X-门"中的"X"可以是形容词,但"X-gate"中却不能。②汉语"-门"比英语"-gate"使用范围更广;③"-gate"已成为真正的构词后缀,而"-门"只是类词缀。  相似文献   

12.
阜宁方言程度副词“象话”存在着与普通话形容词“象话”截然对立的句法、语义特点。它经历了如下语法化历程:补状句法移位、从突显摹状到突显锚程的认知侧重转向、“话”的语义虚化和语音弱化、“象”与“话”的边界消失、短语词化。在这个语法化过程中类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可替代行为”所具有的特定人身“依附性”,是该类行为与“可替代行”最为基本的区别。为了规范执行实践中对于“不可替代行为”的强制执行,我国立法上应当对于“不可替代行为.”强制执行的“例外”、“执行规则”、“执行程序”、不履行“不可替代行为”条件下的“损害赔偿”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对某些“不可替代行为”的结案期限做不同于一般执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建立“法律信仰”作为很多学者为实现中国法治的愿景已有多年,对“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驳斥虽非学界主流却也从未间断。法律信仰的逻辑前提是价值。在中国语境下,社会主义信仰的唯一性否定了“法律信仰”命题的合理性;“礼治”以及“法即刑”等传统文化的影响致使民众形成的对法律的疏离心理,也令法律信仰的建构缺乏社会基础。为此,惟有通过价值重建和维护法律的合法性,确立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权威性工具地位来实现中国民众的法律信任和法律尊崇。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汉语韵律语法研究的已有成果以及前人对"双音节是动词移向名词的必要条件"的发现,通过讨论汉语普通话中"出书"、"出版书籍"、"书籍的出版"、"*书籍的出"的对立现象指出:导致单双音节动词性质差异甚至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韵律,双音节模块是动词发生性质转变的韵律环境,这种韵律手段决定动词双音形式发生了"固有式名物化"。这种手段与普通语言学所谓的"形态"本质相同,亦即韵律是汉语的一种形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伦理"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伦理学"却为中国亘古未有。以"伦理学"对译西方"Ethics"是经历了复杂的语义变迁和"西—日—中"的双重转换后才最终确立。这一学名的确定,成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寓居日本近十年,深受日本文化的熏陶与浸染,形成独特的自叙传抒情风格。郁达夫汲取“私小说”以身边事为题材,艺术的展现自我,具有“自叙性”;同时也受日本审美意识“物哀”的熏陶,感怀伤情,具有“抒情性”。  相似文献   

18.
德里达作为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对卢梭《忏悔录》的解读中。对“补充”概念的文化内涵做了充分阐释,认为“补充”具有补充与替代的双重涵义,这两种意义的并存一方面是对“在场”与“完满性”的补足和修缮。另一方面又说明了“本源”与“在场”是永远不可能的。“补充”概念的双重意义致使人们对补充行为充满着矛盾心理,补充既可以使事物或事情更加完满,又由于替代使得补充成为对事物或事情的一种破坏,因而成为一种危险的补充。补充概念或行为的矛盾性揭示了“补充”更加深烈的文化意蓝。补充不仅解构传统哲学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念,而且补充作为一种替代所形成的“补充之链”是一个无休止的延异的过程。从而达到了消解本源性与本质性的目的。德里达对“补克”概念及其内在矛盾的解析以及文化意蕴的挖掘,揭示了“补充”概念的解构学意义皖在于把“补充“概念作为批判“在场的形而上学”的一个有力武器,从而达到解构与颠覆“逻各斯中心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颜元以习行之学为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形成"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开经世济民之新,担负振衰起弊的历史重任。颜元以培养"通儒"与"专才"相结合的"实才实德之士"为教育目的;主教漳南书院,将"三事"、"六府"、"三物"的"事物之学"注入了时代精神,渗透了西学要素;以"主动"、"习行"为主要教学方法,批判虚妄不实之偏和空疏无用之风,将经世致用思潮推向了新的高度,体现划时代的历史价值,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立德树人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支柱,也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更是学生适应社会的立足之本。高职院校要落实培养徳技双馨人才的成效,必须分析高职学生立德树人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立德树人是高职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加强三大建设,深化四项改革和搞好五个结合,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实处,从而增强和提高其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