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认为西方现代哲学经历了这样一个解释循环科学主义20世纪初追求科学的惟一性开始,却在20世纪末走向了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探索,科学主义从推崇科学转向对科学的价值重估;而人本主义从海德格尔开始,到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则从技术的社会批判逐步转向对技术合理性的印证,从而在哲学层面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后现代组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通过不同的路径,在哲学的层面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交汇.  相似文献   

2.
"科学"(赛先生)是五四运动重要的旗帜之一,由于特殊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当时的"科学"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与功用,具体化为"科学万能"的信念,使得"科学"走向了"科学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实践和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借此标准,五四新文学家们完成了从传统的旧文艺观向新文艺观的转换,并在"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显现弊端时以"自然主义"进行丰富与补充;同时,"进化论"观念深深影响了五四新文学家的文学选择;"科学主义"还进一步影响了五四文学的题材选择、思维逻辑、语言特色等,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五四文学的审美属性。"科玄论战"进一步确立了"科学主义"在知识界的优先地位,同时也暴露出其弊端。"科学主义"对于五四文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在人工智能时代,当科学再一次与文学交融之时,非常值得认真研究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的危机与局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侠  邢润川 《学术界》2003,(2):47-56
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化后将会对文化多元性的存在产生巨大的破坏 ,以及造成话语霸权的普遍规训作用 ,将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因此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对于如何理解科学主义以及如何看待科学 ,在我国当前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是唯科学模式与方法是从的认识和研究原则,科学主义使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走向知识化、专业化、系统化、学科化.科学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信念与方法的双重支撑,并从认知和表述方式等方面具体参与了现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从而使传统文论的学术言路发生转型,导致文学功能和地位认识的改交,促使理论形态也由古典直观形态走向现代逻辑形态.科学主义在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因素,超越科学主义的局限,建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已是目前理论界无法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这一课题。可以预料,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科学主义问题会有更多的人感兴趣。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也愈益明显。 在科学主义的研讨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就是:科学主义的泛化。所谓科学主义的泛化,即对科学主义过于宽泛的理解,宽泛到几乎把科学主义与科学、科学哲学等概念等同  相似文献   

6.
江琼 《东南学术》2003,(4):157-162
本文从"科玄论战"说起,分析了科学主义与科学派、唯物史观派的关系,认为不能把科学派等同于科学主义,也不能笼统地说唯物史观派支持了科学主义.在科学发展趋向整体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互相渗透的今天,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关科学主义思潮的争论已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但仍存在种种问题.有鉴于对科学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即自然化认识论)的分析与考察,理应在当前对一种弱反科学主义提出辩护及倡导,以利于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多元性的形成以及竞争环境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作为舆论学两大基本发展脉络,奠定了现代舆论研究的基本格局。在科学的社会管理和技术主义的主导下,对舆论的管理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控制规范。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舆论研究格局仅靠科学主义对于舆论学学科建设是不完整的,一定要从传播研究的两大范式出发,探究舆论研究方法的产生与发展走向,最大限度地实现舆论研究的规范与科学。中国的舆论学正按照现代性的逻辑,根据社会的转型要求,一步步走向科学、效率、控制和管理。但是在舆论管理中也应该注意发挥人的主体性,协调好人的发展与管理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主流经济学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对前提假设的现实意义、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方法论的演进等方面的客观分析,来寻找主流经济学遭遇"非难"的深层原因,可以明确经济理论存在的真正意义,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主流经济学从科学主义走向科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力量越是强大的时代,越需要对科学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人文学者就是反思科学的一支主要力量.本文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英美代表罗蒂对科学主义的批判,以及他对哲学文化的重新建构.罗蒂是在认识论批判中展开科学主义批判的.他从科学方法上、从科学与实在的密切关系上,消解科学在现代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后哲学文化中对科学重新定位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一起共同编织时代的信念之网,在这一点上科学并没有什么优越之处.罗蒂提出的"后哲学文化"在此意义上还不如说是后科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