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周清明在对湖南、辽宁、重庆、广西四省(市、区)15个县1000多个农户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在加强农村耕地资源保护与流转、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粮食生产动力、促进粮食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投入以及分担粮食安全生产的责任等方面构建和完善相应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连年增产的趋势,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飞猛进,2004~2012年实现“九连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粮食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饲料粮、工业用粮增长迅速,粮食生产结构矛盾突出,供求结构不对称,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性约束作用凸显,受气候影响较大,产量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建议采取更严格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保障耕地生态安全,完善现有补贴政策,采取更灵活的补贴方式,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业机械应用等方面的补贴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高效利用粮食资源,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及相关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主要由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构成。从当前和趋势看,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个别年份还有可能出现供需缺口。从影响因素看,资源稀缺、种粮比较收益低、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国际贸易等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目标定位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防范土地用途变更、耕地逐年减少、惠农政策实施不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发生.因此,在推进农地流转的进程中建立以农地用途管制、耕地特殊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能力保护体系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几点完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保护体系的政策启示: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问题;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政府一般性服务支持和其他收入支持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福建省耕地资源状况,指出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受限、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提出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2)促进耕地制度创新,构建种粮激励机制;(3)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加大粮食产区投入,提高产粮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7.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当前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环境立法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保障体系、市场机制建构、立法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涉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观与资源环境安全观的指导下,完善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障体系,积极建构涉粮资源环境市场机制,加强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再次突显。东北地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稳定,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为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因此,必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畅通无阻的粮食物流体系;建立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粮食仓储体系;积极培育完整的粮食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阶段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 ,应由生产安全转为流通安全、物流安全 ;由产量安全转向能力安全和主产区农民的就业和收入安全 ;由供给数量安全转为兼顾供给价格安全。近期中国粮价小幅度上涨 ,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周期性表现 ,不应把它看成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严重威胁。粮食购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提高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能力 ,与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粮食关乎国计民生。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高质量发展粮食生产是提升国家粮食安全能力水平的重大举措。江西省吉安市素有“赣中粮仓”的美誉。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巩固吉安市“赣中粮仓”的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吉安市委市政府应在保护耕地、良种应用、科技创新、规模生产、塑造品牌、人才培育、社会服务、完善政策等方面聚焦用力,加快推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使粮食产业真正成为强市富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