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思潮与我国高校思政课所维护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悖,该思潮以散点化、生活化和潜隐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在高校反复长期渗透传播,导致许多高校思政课被边缘化、思政课教师师德弱化、学生怀疑思政课的教义,思政课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应对这一思潮的挑战,高校应摒弃市场主义的办学理念,重视思政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势位对该思潮进行针对性引领。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六要”的重要论断,其中要求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基于这种背景,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高阶思维“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问题的考察与分析,认为提高思政课适应性、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育时代新人以及实现思政课教师角色赋能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高阶思维十分必要。注重理论学习、强化问题导向、运用专题教学以及依托课程定位,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高阶思维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通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大思政课的理念为指导,将思政课实践环节划分为师资、内容、形式、评价、保障五个维度,分别提出了争做大先生、体现大融合、构建大课堂、进行大评价、促成大协同的相关建议,探索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如何有效提升思政课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在线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生事物,正在影响传统教学的模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开展,高校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政课在线教学全面取代了线下传统课堂。本文以济南大学思政课在线教学为例,从教学双方和教学效果出发,调查分析疫情期间思政课在线教学现状,思考并讨论如何让思政课在线教学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属性和铸魂育人功能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把握好“融入什么”“为何融入”和“如何融入”的三重维度。从历史厚度、理论深度、情怀温度、政治高度、实践力度五个方面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宏观上促进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永续发展,中观上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微观上有利于时代新人的大力培育,需把握好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结合教材,充盈教学内容,注重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二是结合专业,提升教学效果,注重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统一;三是结合实践,强化教学重点,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即政治要强,做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让思政课坚守政治性;情怀要深,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思维要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让思政课更有思想性;视野要广,用广博的知识让思政课更有理论性;自律要严,坚持"四个统一",让思政课更有感染力;人格要正,用闪光的人格魅力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而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耦合,既实现了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为赋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鲜活素材,推动着思政课向智能虚拟化的转变。红色文化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政课面临着开发不足、理念不深、效果不实等现实困境,影响着高校思政课育人实效。因此,要想实现红色文化数字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必须打造数字化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开发特色创意产品、运用数字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新模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素养,引导学生感悟价值真谛。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如何讲好"大思政课"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四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来讲好"大思政课",以深化和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抢鲜、抢先、应时、应势",提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质量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生命线,是理论育人的关键点.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中的课堂建设环节,迄今尚未引起各方面足够关注.没有一个优良的高校思政课课堂,绝不会有一流的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质量,而一个优良的高校思政课课堂不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必须要有一个扎扎实实建设过程.建设的逻辑必须是以高度的认识为前提,以主要原则为指导,以基本的实施方案作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即政治要强,做意识形态阵地的守护者,让思政课坚守政治性;情怀要深,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思维要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让思政课更有思想性;视野要广,用广博的知识让思政课更有理论性;自律要严,坚持"四个统一",让思政课更有感染力;人格要正,用闪光的人格魅力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背景下,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重视、海量信息的传播以及信息多元碎片化的现状,都为当代话语权开辟了新的路径。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受教育者话语权滥用、教育者信息权威削弱和行政权受到冲击等问题,应通过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转变教育思维完善话语平台、提升教育者自身素养和重视学生个人价值引导等方式来建构更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即“3·18”讲话。在“3·18”讲 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了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且明确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思 想政治理论课和“如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表明, “3·18”讲话是党中央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重要遵循。在该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重温这一讲话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问题,诸如价值取向和政治观出现偏差,思想压力大,心理脆弱,信息化,尤其是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巨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即综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尤其是现代传媒,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推陈出新;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个体全面发展,重视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两课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年青一代,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大学生的思想政 治工作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 行为模式等受自媒体的影响正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要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把握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仍然存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众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中学思想政治课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衔接问题。本文提出搞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衔接对策,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2005方案",普通高校"两课"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为本科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新课程的设置为加强和改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把握.  相似文献   

17.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改变过去专业课程只注重传授知识的现象,充分挖掘“机械原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从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思路和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对“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育人实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使得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意识更趋复杂化、多元化,面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现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深化大学生思想引领和强化成才服务两个方面构建一体化分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  相似文献   

19.
论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与时俱进中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成为学生的思想导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科研促进教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针对新时期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缺失的现状,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灵活教学、融会贯通等基本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