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特质.集体主义是马克思寻求个人与集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自觉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逻辑,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内在统一起来,选择国家、社会、个人三重性的价值维度,赋予集体主义思想新时代的价值观内涵.培育、践行集体主义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构建宣传解读、制度保证、文化引领、信仰确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信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作为多种文化价值长期积淀的结果,信仰形成了其价值分层和内容向度;信仰既秉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未来,因而信仰文化的价值取向包含着传统、现实和未来三个向度;信仰价值既具有理想性因素又具有现实性的因素,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信仰价值包括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大方面,具有双重主体的向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呈现出一个文化多元多样、思想交流交锋的时代特征,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对于多元文化的价值认知不能简单停留在"一"与"多"、"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命题争论中,更应关注文化多元化在当今时代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对此的评价,关注多元化与全球化、多元化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以多元化的文化逻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现出"多元"和"共享"在文化建设中首要的价值排序和立足基点,因为"多元"和"共享"这两个价值原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前提,也是追寻"中国梦"、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能否树立科学的信仰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非常重要,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现实的、科学的、崇高的、健全的信仰。通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实践、共产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受到"无阶级的神话"的质疑与挑战。而考量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关键在于对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考察,即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之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整体考察。马克思不仅着眼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及其活动这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所生成的"意义",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之所以与交往、价值、商品、货币和资本等概念联系起来,是因为个人是以阶级的身份而存在的。阶级这一概念呈现出的正是个人在历史观维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运行中的“潜规则”研究——一种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规则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潜规则"进行探析。即运用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等社会学理论对潜规则进行微观分析,将潜规则分为具有消极意义的潜规则和具有合理意义的潜规则两种类型,把潜规则视为一种制度副文化,探讨潜规则在具体情境下的微观运行机制,阐述"潜规则"的本质、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产生原因、对社会运行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待潜规则的两种方式:对具有合理意义的潜规则的保存和制度化与对具有消极意义潜规则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社会群体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转化,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在自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尤其是要强化机制保障。充分利用"两课"的主阵地,强化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充分关注现实社会高职大学生的现实利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潜规则是社会上普遍盛行的一种规则,从法理上分析,这种规则游离于法律制度之外,侵害了相关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人们对法的价值的信仰,阻碍了法治的进程。潜规则产生的原因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以及监督监管的乏力。对潜规则的清除除了教育引导、健全法制、加强监督外,更重要的是树立法律权威,实现真正法治。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主要弊端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人们普遍认为,体制性障碍是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关键是要理顺各级各类管理职责权限关系。本研究立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重新检视了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地方政府权限安排、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政府职能转变、高校自主权授予、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型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0.
道德重建的主体之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重建在以经济的繁荣为物质保障、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为制度保障、教育的普及为文化保障中 ,重在注意个体的道德责任 ,从观念上改变人 ;从主体的维度看道德重建包括恢复对道德的信仰、对自我的信心和社会的信任 ,这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性基础工作 ,只有观念上确立了道德信仰才能确保道德重建的高速有效进行。如此 ,人类才能超越现实 ,走向崇高。  相似文献   

11.
以制度与规则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及其规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制度与规则既通过对人的外在行为方式的规制实现理想德性的内化,又通过规范和限制保障理想德性的外化。因此,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要求具体化、层次化、规范化,并以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底线规范为基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加快制度建设道德化和道德建设制度化进程,充分发挥制度与规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即要把“为了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要把“尊重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把“塑造人”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研究生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可以规范研究生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关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还可以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进而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研究生廉洁教育存在重视度和认知度偏低、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健全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导师育人功能、弘扬独特校园文化、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等途径,将廉洁教育融入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提高研究生廉洁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一个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开展教育创新,除了思想认识、教育模式、课程内容和教育手段等问题以外,还有教师方面的问题和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创造适合创新教育的环境、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具有良好的政策导向以及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新制度、构建符合高校自身实际的创新性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之间的分歧由来已久,文学内部研究强调文学审美特性,外部研究重视文学文本中隐藏的意识形态,二者的对立可以说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要解决文学研究的"钟摆"现象,必须解决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文学语境的虚拟性使它自身得以与文学外部的文化语境相疏离,使它们之间产生一种奇特的距离感;文学语境的审美性使得它与文学内部研究保持本质性的联系。文学语境作为介于文学内部语境和文学外部文化语境之间的特殊场域,使得文学内外有机地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开展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澄清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引导、重社会理想轻个人理想、回避现实问题空谈理想信念等教学理念上的认识误区,综合运用课堂调查、说理教育、社会实践、课堂讨论、自我教育等教学方法,甄选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重点解决大学生要不要有理想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理想的问题和大学生如何实现理想的问题,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灌输”理论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其科学性可概括为:灌输目的的人民性、灌输内容的先进性、灌输客体的全面性、灌输方法的实践性。创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灌输"理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注意教育目标的明确性与现实性、教育内容的先进性与生动性、教育方法的"反注入"性与实践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引领全体中华儿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每一个人的共同追求,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实现中国梦,需要在全社会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重点应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微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运用,给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和传播渠道,丰富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因此,如何在微博背景下研究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诸多影响,进而探索“微博”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应该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特点、性质、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决定的,也是人的认识规律和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逻辑必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切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