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助语辞》和《虚字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虚字研究专著。《助语辞》首次将虚字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研究,开创了虚字研究的先河。它阐述了虚字在句中或句间的各种语义关系,从虚字与实字组合及搭配角度揭示了虚字构词功能及构句功能。《虚字说》则提出了实字虚字二分法,并首次对虚字作了语法上的定义。它以声气说阐述了虚字的表达功能,从实字虚字的词源关系角度对虚字的性质与作用作了理论概括,并通过对短语作不同的语法切分来阐述虚字的构句功能及其兼类现象  相似文献   

2.
裴学海撰《古书虚字集释》是继杨树达《词诠》之后于三十年代出版的又一部重要的虚词著作。本文从辞书发展史及近现代学术史的角度,检讨了这部虚词名著在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成就与不足,以期对当今的汉语语文词典尤其是虚词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助字辨略》的语法思想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润桃 《殷都学刊》2004,(2):106-108
《助字辨略》是清代刘淇的一部文言虚词训诂专著 ,但却蕴含着深刻的语法思想。刘氏关于虚实之分的理论 ,虚词内部再分类的语法思想以及他对复音虚词的研究等方面都对后世的语言研究 ,尤其是虚词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实词虚化     
实词,虚词,这词类上的两大分野,我们的古人早已注意到了。训诂学的早期阶段,《尔雅》、《说文》以及汉人的随文注释,既训实词,也训虚词,只是对虚词的训释略而不究,语焉不详。到元代,就有了训释虚词的专著,如卢以纬的《语助》。明清及其以后,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  相似文献   

5.
《列女传》的编纂和流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女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妇女生活的专著。它保存有丰富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先秦、两汉婚姻制度史、妇女生活史、中国古代妇女之节烈观等提供了可贵的素材,创立了重视妇女历史地位的先例。  相似文献   

6.
王金林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是建国以来我国学者撰述的第一部日本古代史专著。  相似文献   

7.
谷向伟 《殷都学刊》2010,31(1):126-129
通过对比普通话与一些方言,证实从语法上说虚字"了"的确是两个,并以林州方言为例,说明在某些方言里"了"还有特殊的用法,跟普通话并不完全对应.从方言里"了"字的用字,可以看出当前方言语法研究中虚字依音记字、同音替代的现象比较普遍,具有诸多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努力做到虚字使用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吉林大学历史系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三位副教授合著的《东北历代疆域史》,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阐述东北古代边疆机构设置和边界走向的重要历史专著。该书于一九八一年八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后,初步体会,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念首先,在编写疆域史的体例上,较前有所突破。我国自古以来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如何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回顾在众多的学科中,商品学是一门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的现代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从历史来看,人们对商品的研究,远在商品生产出现之际就早已进行。我国唐代的陆羽于公元800年所著《茶经》,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叶商品的科学专著。但作  相似文献   

10.
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辞”(词)、“声”、“语助”、“语辞”、“助字”、“虚字”等。虚词同实词一样,是词汇的构成部分,而虚词的运用,则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历来对于虚词的界说各不相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表示各种关系和语气,很少有词汇意义。汉语虚词向来就很发达,在甲骨文里,各类虚词就已出现了。我不受年。(《殷契粹编》)王固日,乃兹亦出杀。(《卜辞通纂》)来雨自雨。(《殷契粹编》)从向归。(同上)余其从多田于多白正孟方。(《殷虚文字甲编》)今日壬申其雨?(《殷虚文字乙编》)上面句中的“不”、“乃”、“亦”是副词,“从”、“自”是介词,“于”是连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阅读古籍,特别注意常用虚词“以”的支使义,因为我发现这一义项除裴学海先生的《古书虚字集释》谈到外,《尔雅》以后的各类字词书均未言及。这就使得很多语文工作者忽略而不甚采取这一义项,从而造成有些句子释义扞格难通。例如《孟子·公孙丑上》:“管子以其君霸,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许多现代文学史论和研究《女神》专著极力强调《女神》的历史意义,为加强其倾向性而论断说,“《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奠定了我国新诗的基础,开了一代诗风”等。此种观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是否有助于正确评价《女神》,我认为尚有待于探讨。现代文学史实表明,我国第一部新诗集不是《女神》,而是《尝试集》。《尝试集》出版于一九二○年三月,《女神》于一九二一年八月出版,这是有目共睹的史实。就是主张《女  相似文献   

13.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重要创获———评《中西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刘明翰读罢彭顺生先生撰写的《中西古代文明史比较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3月版),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部特色颇多、具有重大创获的历史比较研究专著。该书凡32万字,采用以时间为经、以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之再发现》(岩波书店一九七九年出版)是日本杰出的历史考古学者贝塚茂树先生新近的一部专著,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熊德基教授热情借予,得以拜读。该书是作者综合近年来中国考古学上的新发现,再结合古代文献对中国古代文明作出的新探素。这里拟将专著的第Ⅱ部分《史前时代》中的第二章《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译出,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述清代历史的专著《清史简编》(上编),最近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清代历史专著。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末一代封建王朝。清朝在我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清代历史,对于阐明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认识中国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恩林先生撰著的《先秦军事制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最近已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研究先秦军事制度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学术专著。它以自成一家的体系,广博的材料,精审的考核而为史学界所瞩目。 内容系统全面,是《研究》一书的第一个特点。 《研究》指出它所使用的“先秦”概念,指的是由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到秦统一为止这一历史阶段。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上,《研究》赞同秦统一封建说,因而认为从夏后启创立夏朝到秦始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见训诂典籍和训治学专著,大都不涉猎“互足”这一术语和释义方法。我第一次接触“互足”这一概念,初步领会它的含义,是59年秋在大学里听黄体先生《诗经研究》的讲义。别年秋,我又读到黄老的专著《诗说》,从其“总论(下)”之“诗义重章互足说”这篇短论里进一步领会了”互足”这一概念的内涵,更明确地理解了这一训释《诗》之章句意义的方法。由周大噗先生主编的《训治学初稿》,87年7月问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才在第四章《训信条例·释义的方法、观境为训——据沈家义的方法》的一段文字里。从修辞的角度正式肯定了“互…  相似文献   

18.
一部中国古代人事制度的画卷──读《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刘新田由祝晏君、叶林生撰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人事制度》一书是专门研究我国人事制度的专著,它有三个方面特声、。首先,这本书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我国从西汉到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考绩、监察、弹...  相似文献   

19.
楚辞、巴歌与新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辞、巴歌与新诗》一文,通过分析楚辞在音韵方面的艺术特色,从形式上将楚辞定义为虚字格;认为中国新诗80年之所以没有取得应该取得的成就,关键是脱离了中国诗歌的传统,冲破了平仄的约束之后,至今还没有建立新的艺术格局;认为新诗的格局在诗体的自由化方面应该向楚辞学习,在语言的白话化、音韵的现代化方面应该向巴歌学习。  相似文献   

20.
由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志霄同志撰写的《维吾尔族历史》(上编)今年八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本近五十万字的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综述维吾尔族历史的专著,也是我国三十多年来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出版,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