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黄自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创作的作品体裁广泛,其中包括交响乐、器乐曲、声乐曲、清唱剧等.在声乐作品中,以其艺术歌曲的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其中抒情性艺术歌曲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类作品.本人通过演唱黄自艺术歌曲《思乡》,将分别从音乐作品分析、演唱处理以及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来诠释这首歌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40余首艺术歌曲,这些艺术歌曲短小精悍,音乐形象鲜明,音乐语言简朴,乐思细腻,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研究、演唱这些作品对于塑造纯美的声音、提高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施万春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施老先生的创作中,不仅交响乐作品家喻户晓,艺术歌曲也尤为突出。其中代表作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橘子熟了》《我们相爱在星光下》等。《啊,梦》是施万春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女中声独唱作品,并被列入各艺术院校声乐专业教材。创作中期的施万春在艺术歌曲方面,不仅结合现代音乐创作风格,运用色彩和弦,同时根据自由诗体裁的歌词特点,创作避免规整性律动的旋律。本文从和声调性和旋律歌词的角度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4.
申博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201-202
施万春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施老先生的创作中,不仅交响乐作品家喻户晓,艺术歌曲也尤为突出.其中代表作有《送上我心头的思念》《橘子熟了》《我们相爱在星光下》等.《啊,梦》是施万春先生于1981年创作的女中声独唱作品,并被列入各艺术院校声乐专业教材.创作中期的施万春在艺术歌曲方面,不仅结合现代音乐创作风格,运用色彩和弦,同时根据自由诗体裁的歌词特点,创作避免规整性律动的旋律.本文从和声调性和旋律歌词的角度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创作特点,对歌曲《在喧闹舞会上》从题材特点、钢琴伴奏、演唱的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总结出了歌曲《喧闹舞会上》在实际演唱中的应把握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歌曲是声乐演唱和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对演唱者的音准、乐感、节奏以及艺术修养有极高的要求。中国艺术歌曲是优美旋律、优秀诗词的结合体,在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演唱技术,更加稳固在演唱中的基本功,也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艺术歌曲的内涵,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音乐文化修养。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让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学习中可以真正"物尽所用"。  相似文献   

7.
声乐演唱的过程就是对声乐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对演唱者来说,具有良好的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和方法,是值得用一生来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演唱者如何做好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给予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情感的表达、灵感的迸发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声音。与此同时,声乐演唱是对音乐的表演与展示,是音乐的舞台,是艺术家的殿堂,其中的一度创作对于声乐演唱有着很大的比重,但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则是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升华与提升。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必须坚持与创新的,对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开展、音乐的创造与展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入手,对二度创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田丹 《中国民族博览》2016,(16):153-154
音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孩子智力的开发、情感的表达、灵感的迸发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声音.与此同时,声乐演唱是对音乐的表演与展示,是音乐的舞台,是艺术家的殿堂,其中的一度创作对于声乐演唱有着很大的比重,但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则是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升华与提升.二度创作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必须坚持与创新的,对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声乐演唱的进一步开展、音乐的创造与展示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入手,对二度创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歌唱艺术,其中对情感的处理是声乐的灵魂所在,而这对演唱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建立在对作品的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诠释与处理,从而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尽显风采。对情感的处理与释放的前提是正确处理演唱中感性与理性问题,演唱者需感性地表达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并理性地运用演唱技巧,确保声音与表演的协调性,以保证声乐演唱时强烈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促进听众能够随之产生情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是艺术生产理论的三个环节,二度创作成为连接艺术创作、歌唱主体与欣赏者之间的重要纽带。通过分析做好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四要"与"四不要",提出实现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法,需要演唱者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不断丰富二度创作技法,为观众诠释出更具艺术内涵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2.
李玲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28-129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是艺术生产理论的三个环节,二度创作成为连接艺术创作、歌唱主体与欣赏者之间的重要纽带.通过分析做好声乐演唱二度创作的"四要"与"四不要",提出实现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法,需要演唱者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不断丰富二度创作技法,为观众诠释出更具艺术内涵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13.
通常艺术歌曲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即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共同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艺术歌曲的确立是根据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定的,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歌曲体裁。本篇论文选择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将从声部中的旋律重叠、旋律对位、旋律呼应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声部特点,旨在为声乐表演者以及学者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声乐演唱中"技"为发声技能,"艺"为对声乐作品的认知、表现,即二度创作,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技-艺"的实践,在声乐演唱时,将技术作为表现音乐的基础,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审美能力、音乐素养,促使声乐学习科学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常艺术歌曲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即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共同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艺术歌曲的确立是根据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定的,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歌曲体裁。本篇论文选择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将从声部中的旋律重叠、旋律对位、旋律呼应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声部特点,旨在为声乐表演者以及学者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声乐的最高境界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的是声音,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腔调圆润,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声情并茂,主要说的是表演,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表现都要准确、生动地表现作品,在演唱的过程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演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声乐艺术、民族艺术也在迅速发展,民族音乐中不断的融入了美声唱法元素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精髓。文章主要分析草原歌曲《莫尼山》的背景介绍及演唱过程中如何将美声唱法完美运用于草原歌曲的演唱当中,并提出了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美声唱法中气息、高位置、共鸣腔体的融入以及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的融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钢琴艺术指导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近二十年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价值随着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声乐演唱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首声乐作品要想把其整体风格与内在精神完美演绎,离不开演唱者与专业的钢琴艺术指导的有效配合。本文试图从钢琴艺术指导的概念、钢琴艺术指导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吴荻 《中国民族博览》2022,(2):182-185,191
民族器乐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通过借鉴协奏曲这一西方传统音乐形式创作的民族器乐协奏曲,使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创作于新世纪的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就是这类东西合璧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素材及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0.
张曙是我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工作,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张曙生平创作的声乐作品颇具时代性、民族性和独创性,其中蕴含的深刻价值至今依旧熠熠生辉。本文以张曙的声乐作品为立足点,阐述了张曙声乐作品创作历程,探究了其声乐作品风格及美学思想,同时梳理了张曙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