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7,(15):16-17
他是一位军队院校的副团级干部.在2004年转业时,他毅然放弃稳定的公务员岗位.以自主创业开辟了人生的第二舞台。为圆在部队未能完成的梦想.3年来.他将企业盈利的大部分资金投入某军用产品的开发上.即使产品的前景未可预料。但心中那浓浓的军旅情.让他始终义无反顾。他,就是南京英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秦龙清。  相似文献   

2.
张福敏 《金陵瞭望》2011,(14):53-54
他上任村书记时.村集体经济负债1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000多元.而到2010年该村村可支配收入达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实现跨越发展使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他一心为民赢得了全村村民的一致赞誉.他叫曹孚顺.  相似文献   

3.
沈元  陈向俞 《金陵瞭望》2011,(11):22-23
14年来.他扎根社区,辛勤耕耘,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承诺落实在分分秒秒:14年来。他带着满腔忠诚和永恒信念.为人民群众守卫着平安和谐.他所在的社区被称为“最安全社区”:14年来.他忠实实践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社区不走的110”……他就是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白下分局瑞金新村社区民警——蒋自有。  相似文献   

4.
叶挺同志被捕后.囚禁五年零两个月.先后转移多处.其中囚禁恩施长达两年多。蒋介石费尽心机.对他威逼利诱和百般折磨.但他矢志不移.凛然正气.每战胜群凶.表现了无严阶级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他的无比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闪耀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灿烂不熄.  相似文献   

5.
蔡轶 《金陵瞭望》2006,(12):48-48
说他传奇.他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住在全村最差的房子里:说他不传奇.他又当了48年村官,也许是建国以来任期最长的村官。 说他精明.他把政府给他的5000多万元的奖金无偿上交村集体:说他不精明,他领导下的村民户户有别墅.家家有1—3辆汽车.每户存款少的有100万多元.多的超过1000万元。华西村.空气清新、民风纯朴、村容洁净、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6.
毛可斌 《金陵瞭望》2008,(16):70-71
在中国的文化艺术界.有一位特别的老人.很难Ⅲ一句话来描述他在学界的身份.有人说.他是楚辞专家.凶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与郭沫若等人一起进行屈原诗歌的研究并出版了著名的《屈原集》;也有人说他是红学专家.因为他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红楼梦》,出版了许多重要的文章:他还是书法家.他的字体独树一帜.每个字都可以卖到高价。他就是今年已经98岁高龄的文怀沙。  相似文献   

7.
1921年4月.徐智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当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满目疮癀,民不聊生1938年.他就读上海省立高中徐智平时阅读进步书籍.尤其巴金的《家春秋》、斯诺的《西行漫记》,这使他深受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打开了他的视野,徐智回忆道.当时他写了一篇《世界的末日》(意味着一个橱世界的结束)刊登在班级墙报上.被地下党陈鸿提同志看到.  相似文献   

8.
潘雪江 《金陵瞭望》2011,(16):15-15
从1985年进入公安机关以来.江瑞声一直在基层岗位上工作了26年。这26年来.他与社区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与社区的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是建邺公安分局南湖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  相似文献   

9.
庄伟  程婕 《金陵瞭望》2009,(13):79-79
从2005年到2009年.短短4年时间里.他实现了从下岗职工到企业老总的完美转身。创业成功后,他思考得更多的除了做大做强企业外.就是更好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他。就是南京市劳模、南京云腾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老总蔡云。  相似文献   

10.
在桃园居社区.失足青年小蒋很尊敬地称他“知心哥”.5岁的回民儿童豆豆常常跟在身后叫他“海兵叔叔”.年近8旬的低保老人李玉松见了面.总要拉着他的手亲切地一口一个“小游”、“小游”……他就是游海兵.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区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11.
胡剑明 《金陵瞭望》2011,(20):28-30
常犀武教授是学者,是诗人.是书法家.是慈善家.番地的名胜古迹都有他的诗书二绝。年过古稀的常老看上去也只有60来岁的样子.思维敏捷.依然充满活力。听说每年夏天.他都会组织一批老先生去庐山.一个上午他能爬3千多级石阶。  相似文献   

12.
他一直记得2002年的冬天.—个女孩为了掩盖他的过错.所给予他的昂贵的道歉。记得他17岁半的时候,那个女孩,尊敬地叫他先生,他便是在那一刻开始,长大成人。  相似文献   

13.
7月.朱德庸来到北京.庆祝他的“漫画二十年”.依然带着太太和小孩。因为之前的缘由.我们的采访也从他的小孩开始,打开话题。  相似文献   

14.
赵子云 《金陵瞭望》2007,(24):57-58
四十八年的短暂一生 廖仲恺字思煦.又名夷白,是我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原籍广东省惠阳县.187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侨家庭。17岁时,他回国在香港英文学校就读.后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为最早的同盟会骨干之一。从此他襄助孙中山先生积极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5.
肖明生  宋春光 《老友》2013,(3):29-29
在江西省永新县澧田镇林山自然村.只要提起该村退休干部朱友华.村里没有一个人不竖起大拇指夸赞:“朱老是我们林山村群众致富的开路先锋.他虽然人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仍在他身上彰显。”2010年.他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建邺医院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刘兴江.1987年入党.副主任医师。他在青海西宁市医院工作的11年时间里.为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疾病诊治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988年.他调至南京市建邺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参与骨折、消化道、泌尿科等中型手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多次获得区级及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提起“鹏”这个名字.二年段的老师们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我刚接手二年级的数学就有老师和我说过这个“大名鼎鼎”的孩子.除了学习.其他十八般武艺无一不通。许多孩子都怕他.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因为先人为主的原因.我于是一开始便带着有色眼光来看他。  相似文献   

18.
黄思宁 《老友》2013,(12):6-8
黄公略,义名黄石。字汉魂,1898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桂花乡高木冲。他自幼性格刚烈.好打抱不平、十三四岁时.有一次在一座石桥上,看到一个税警欺胝民女,他一掌把税警推到桥下河里。1922年秋,他与彭德怀、李灿一起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他参加了北伐.在攻打武昌城时,冒着炮火.搭云梯爬上城墙,炸毁敌枪炮,使部队冲上城头.立下战功。  相似文献   

19.
明星档案 李金羽。足球运动员.1993年11月入选中国健力宝少年足球队.并赴巴西留学。在巴西期间.他在165场比赛中打进了近100个球.成为中国健力宝队的首席射手。1999年7月.他参加了全国足球甲A联赛.从此开始了职业足球运动员生涯。2002年年底.李金羽以16粒入球成为2002年甲A联赛最佳射手。2004年.李金羽吸引了国家队主帅的视线.在第13届亚洲杯赛上.成为国足锋线杀手。  相似文献   

20.
陈志辉 《老友》2012,(2):64-64
杨保年出生于1911年9月16日。他祖籍安徽省定远县,回族。1937年,他简师毕业后当了保学教员。但教书不到百日,家乡沦陷于日寇之手,他被迫弃家南逃,随父母家人流落到江西余江县城锦江镇。碰巧当时余江县招考保学教师.他以优秀成绩被录取当了县城保学教员。他很快融入当地群体.与其他教师一道兢兢业业从事教学工作。全国解放后,他干劲倍增,白天教学.晚上参加当地政府开展的扫除文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