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氏春秋》倡导重农的政策思想主要是对《老子》“圣人之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朴”的政治哲学,“不尚贤”的政治主张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情怀。《老子》与《吕氏春秋》之间有两条主轴贯穿始终:一是以老子政治哲学为主的道家“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将其浸透在重农政策中;二是《周易》、《老子》思维方式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吕氏春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具有正反相合、注重“天地人”三者融通与和谐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周易》、《老子》的流传与演变,为《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言说特点提供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2.
“养生”、“治国”、“无为”是庄子后学中黄老之学的核心概念。黄老之学上承老庄思想,傍采儒、法、阴阳,将老庄个人的养生发展到社会的养生(即养民、治国),强调养生是本、体而治国是末、用,养生与治国以无为为原则和根本。养生和治国及其与无为和有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学说体系,而成战国秦汉之际一派显学,对汉代道家和魏晋玄学有着直接影响,并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淮南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思想是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淮南子》对老庄“无为”思想进行了扬弃。使“无为”达到其哲学含义的最高水平,本文对《淮南子》的“无为”思想的哲学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老子与哈耶克之自然秩序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学界皆有人认为,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之自然秩序思想源于中国老子,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较亚当·斯密更接近于老子,老子思想孕育了现代经济学的精神。“无为”、“道”与“一般性规则”、“无知”等一般被认为是老子与哈耶克思想相通的方面,但通过比较研究可知,老子和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思想差异很大,可以说是貌似而神不同。其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旨趣殊异,各自代表或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石在天道观上,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在天人关系上,继承了老子的合理思想,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反对统治者的任意妄为,同时也对老子消极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辨证思维领域,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并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辩证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辉 《船山学刊》2008,(3):132-134
道家思想中,无论是追求“空灵”“玄逸”的庄学还是崇尚“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黄老,其学说都表现出与王权主义的某种契合。虽然道家思想相对于专制王权所先天具有的缺陷决定了其最终将必然为儒家所取代.但道家思想的精髓与儒家及其他思想的“合流”共同为王权主义打造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中国先秦哲学家,其思想曾与孔子的学说并成为“显学”。在墨子的学说中所蕴含的“即现实即超越”的形上思维思想,构成了有别于西方形而上学思维传统的、具有中国式形上思维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李庆华 《船山学刊》2009,(2):112-115
庄子从社会底层的视角出发,描绘出其理想的社会模式具有素朴、自由、平等、和谐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于导致人性沦落的儒家“仁义”学说和社会文明,对于儒家建构的古圣先王和各诸侯国国君持批判态度。但又把社会发展状况归结为“命”,强调在对待现实、社会治理、处世等方面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9.
道家从老子起就极力主张自然无为,然而这种思想绝非道家独有。实际上,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也主张自然无为。关于这一点,却很少被人注意到。本文将以《论语》为主,谈谈孔子自然无为的思想。首先,我们应对自然无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本然”,即事物本来的样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中的“自然”即这个意思。“无为”也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掺杂个人的主观臆断,一切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淮南子》对“无为”有一个很大篇幅的解释:“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  相似文献   

10.
刘华军 《船山学刊》2008,(4):111-113
自然的整体有机论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万物得一以生”。老子之“道”乃天地之“遗”,是自然之本性,是连接人与世界万物之纽带。“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于是老子主张无为,无为乃“圣人之德”,无为而又为。以此可以看清老子的整个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在“无为”指导下的作为,同认识、心性领域的虚静无为相对,属于行为领域内的无为;在老子“无为”治国思想中,是朴治无为前提下的作为,同功利有所作为有明确的区分。朴治无为是老子无为治国思想的中心,属于纯理论方面的探求,在具体理论运用中就表现为术治无为,在治国行为过程中则表现为“为无为”。  相似文献   

12.
反思:哲学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经常用“反思”来表述哲学思维的特性,然而,究竟何谓哲学反思?哲学思维为何是反思?哲学反思的根据、对象、方式、特性与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否或能否存在非反思的哲学?现代哲学是否改变了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这些关乎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的重大问题,是需要深入讨论的。一、反思思想的哲学维度反思,在其最直接的意义上,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思想的思想”。这表明,反思是思维对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即思维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所构成的“思想”作为“问题”而进行“反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墨家、儒家等学派都根植于北方诸侯列国。北方诸侯列国产生的这些学派的思想核心及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都洋溢一种大有为的精神。而源于楚国的道家学派却认识到了“无为“之为一种行为形态和政治统治模式。自此,“大有为“和“无为“便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两种基本的处世与治国的方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在相互融合与碰撞中生成了数不胜数的思想和智慧,极大的拓展了中国人的思维空间和处事智慧。  相似文献   

14.
析“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道的思想体系的主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含义即守静致虚、柔弱不争、少私寡欲、为而不恃。其本质即道法自然。行“无为”则“无不为”,若行“有为”,则“为者败之”。“无为”的思维模式对解决“天理”与“人欲”矛盾的启迪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终极性意义的导引。  相似文献   

15.
论老子无为治国思想中的闪光点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作为一种治国思想,是建立在老子的“道”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老子谈论了统治者应有的品性,通过正面借喻的方式来阐述其治国思想,同时对统治者提出了告诫,这些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闪光点。但是,由于老子治国思想所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先秦道家思维方式与儒家思维方式之不同出发,阐明道家以自然为本位的 思 维特点,道家的以自然为本位,探寻宇宙起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成为独具特色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同时道家还清楚明白地阐述了思维的工具和途径,并追求泯灭是 非的思维境界,且在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及其关系的问题上也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罗彦民 《船山学刊》2008,(2):114-117
庄子提出的“无为”主张在于救世,但人们在谈论这个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他对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视,偏谈“外王”一方面,使其救世思想失去了内在依据。在《庄子》本文中,无为以救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每个个体而言,以无为修身,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调整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心境空明,体得大道,以此挽救世道人心。一是针对帝王而言,以无为治天下,顺应自然,不拂民之常性,从而实现天下大治。归根结底,其无为思想乃在于救世,以期回归上古淳朴时代。  相似文献   

18.
黄老道家形成于战国末期至秦汉之际,假托、推崇黄帝,以老子之学为核心思想,兼采杂揉阴阳、儒、墨、名、法诸家学说要旨,对早期道家消极“无为”主义进行改造和扬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提倡发挥人的主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讨了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 ,阐明了玄学是对《易经》和道家老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是一门幽冥玄无之学说。它以无为本 ,崇尚自然 ,不但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由质实转向空灵 ,并使人们开始重视自我体认 ,重视人性和人生。嵇康和阮籍 ,把这一幽冥玄无之学说变为现实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到了陶渊明 ,他非但把玄理融化到现实生活当中 ,而且化玄理为诗情 ,达到了“玄理与诗情冥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0.
浅论道家思想的“无为”与“有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无为”和“有为”是“道”内涵中的一对基本命题。人处于“道”的规律作用之下,应正确认识“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如果一味地否认“无为”的作用,将是对客观规律的背离,就不是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是陷入“有为”的泥淖了。可见,不能用“无为”思想中的消极部分来框限、否定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积极意义,而更应重视它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