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梁必文 《社区》2011,(35):30-30
走过多少名山大川.三山五岳皆壮观。但最是神秘莫测相看两不厌,唯有神农架,魂萦梦牵。虽然,它不在三山五岳之列,但却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恒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幽。是屈原、昭君之故里,神农采药之圣地。南眺潇湘,两临川渝,北望陕甘,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连绵起伏,千壑万谷,叠翠重峦,群峰竞秀。海拔三千余米神农顶,风云际会,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6,(1):59-59
中华八大菜系,无人不知粤菜之名,其选料之讲究,做工之精良,口味之鲜美及广帮师傅敬业之精神,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3.
积累     
《龙山广录》载:“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弗倦,然后扩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  相似文献   

4.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析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人也。孔子泛爱之不暇,何鄙视之有?人群之中,有善恶之分,有良莠之别。“为难养之女子与小人”,指南子与卫灵公或其类属者,有证有据。  相似文献   

5.
17世纪中叶,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一批富有个性的思想家。而在哲学上别开生面的首推王船山。船山之学高明博大的哲理境界,庄严弘毅的伦理精神,堪称那个时代的空谷绝响。船山哲学,渊博幽深,非苦心孤诣,难窥其冥府,得其道真。拙论解云:辨本体之真妄,极变化之神诣,究天人之奥隐,探理势之微几,合理欲以证性,弘人生之实学,乃船山哲学之要旨宏义。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     
梁必文 《社区》2009,(23):35-35
走过多少名山大川,三山五岳皆壮观。但最是神秘莫测相看两不厌,唯有神农架,魂萦梦牵。虽然,它不在三山五岳之列,但却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恒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幽。  相似文献   

7.
《汉志·诸子略》儒家类的序文所谓的“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其中只有仲尼之业才是被验证的对象,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二者则是仲尼之业被验证有效的表现。仲尼之业,指的是先王之道。至少从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开始,汉人已将学派意义上的儒家学术与仲尼之业(先王之道)及孔子等做了较为清晰的区隔,视之为仲尼之业(先王之道)的派生,被武帝卓然罢黜的百家学术中的一家。  相似文献   

8.
猫儿山云海     
吕小琳 《今日南国》2005,(24):33-33
华南之巅猫儿山,山越城岭山脉的主峰,海拔2141.5米。位于世界旅游文化名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距市区110公里,面积为17008公顷。盘山公路全长31公里,与桂林市所属的兴安、资源、龙胜三县交界,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分别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集“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山之秀”为一身。  相似文献   

9.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10.
在清初小说创作中,《西湖佳话》颇具特色,令人瞩目。首先,作者所叙写之故事均发生在西湖周围,主人公命运也均与西湖紧密相关,因此《西湖佳话》可说是西湖之佳话;而其背景又是秀丽之西湖,因此,《西湖佳话》又无异是“西湖风景”之“导游用’,其次,作者在故事中着力赞颂西湖之“灵秀之气”,则是通过或追慕人物之丰功伟绩,或赞扬人物之火情实意,或公写人物独特个性表而出之的,因此,其价值又非“导游图”所能范围、总之,该书取材广泛,人物个性鲜明,传奇色彩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1.
张新民 《社区》2013,(29):31-32
勉学堂为进德修业、传道解惑之庄严讲堂,学校各种重大学术活动,书院常年举办之四季会讲,国际友人之专题人文演说,均在此举行。凡来勉学堂讲学者,皆自视为人生经历之最高殊荣。盖礼之最大最隆最高最重者,莫过于最能代表一国文化之仪式活动也。  相似文献   

12.
在司马迁留给世人的巨著中,《报任安书》称得上是一篇精采之作。当任安被处极刑之前,司马迁怀着怨悱愤激之情,给他回了一封长信;意在说明自己“身残处秽”,对推贤进士、出面救援表示无能为力,实则阐述了自已对修身、奋志、荣辱、名节的根本态度。其情感之真切,语言之凝练,譬喻之精当,哲理之深刻,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必须着力探究既要体会字词之妙,又要体会句式之妙,还要体会描写之妙的默化过程之揣摩;既要培养情趣,又要寻找意趣,还要发展志趣的默化过程之陶冶;既要滋育心根,又要涵养性情,还要润泽灵魂的默化过程之滋养等“寓学于乐”的方略。  相似文献   

14.
世间万物,形形色色,乍看之,眼花缭乱似无章可循;细观之,纷扰天下,一切皆有规律制之。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给中华民族,尤其是给地震灾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遇难呈祥,多难兴邦,多难之后痛定思痛方能够兴邦。本文通过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抢救生命财产过程中的大量事例,显示和揭示,是信息之痛、交通之痛、电力之痛和管理之痛,加大加重了汶川特大地震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之痛。分析导致这些痛之源头,设计解决这些痛之策略,就能够构建将“多难”转化为“兴邦”的现实通道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孙应鳌乃崛起于西南地区之一代鸿儒,阳明后学发展之又一思想文化高峰。惜其著述散佚隐晦者甚多,有分量之研究成果仍不多见。故多方爬疏史料,搜考遗文,厘清其著述流传之屋略,探赜其学术思想之归趣,分期分批整理出版其撰作,最终则编纂较为完整之《孙应鳌全集》,非特有裨于重新定位评价黔中王门之学术文化贡献,亦可更好地还原凸显明代心学思想世界之地域分布图景。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09,(24):109-111
悠悠龙江之畔,巍巍笔山之麓高中,集山川之秀,汇人文之灵.见证河池教育发展沧桑历程的河池得山谷之遗风,100多年的文化积淀,100多年的办学经验,100多年的教学积累,已经成为河池民族教育的品牌和旗帜,被人们冠以“人才摇篮”的关誉。  相似文献   

18.
天人心音论──音乐存在方式观李曙明天,乃宇宙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之自然存在。可谓音乐存在方式之根。天,法永恒自然之大道,易演太极阴阳之二气,构运分合五行之材质,映化生成:相对四维之时空,幽灵隐秘之量子,周复旋转之星系,争辉叠璧之日月,静动焕绮之山川,春华...  相似文献   

19.
按照“物名”与“事名”之分,并结合词的”立意”之义与“所指”之义的不同存在,来考察同源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得其主要规律:凡物名同源,或是立意之义相同,或是所指之义相类相关;凡事名同源,或是所指之事现象相类相关,或是所指之事事理相因;凡物名与事名同源,或是事名所指之义即为物名立意之义,或是物名所指之物与事名所指之事直接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嘉裙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①出守出于杭,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然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其请至六七而不倦。予乃为之言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