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炎帝又称炎帝神农氏,“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之一、先于黄帝的中华民族又一始祖。由于炎帝生卒在五六千多年前的传说时代,没有文字记载,其生卒地的问题众说纷纭。近年来,对炎帝巡游南方积劳成疾,终寝湖南茶陵即现在的炎陵县(古茶陵包括炎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其出生  相似文献   

2.
炎帝研究关系到中国文明史认识。为文献所限,目前史学界有关炎帝活动史、地、影响等研究远未反映炎帝历史文化的全部。事实上,山西晋东南羊头山周边地区遗有大量密集的炎帝古迹、陵庙群落、碑刻等“文化遗留物”,是史书中难以见到的。在实地考察和民间访谈的基础上,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视角就这一带的炎帝传说、民俗文化及其精神蕴涵可以作出新的考证述论。  相似文献   

3.
九间遗址位于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九间村西南1公里处的高岗上.2019年8—10月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系、大庆市文物管理站、大同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发现房址、灰坑、灰沟、窑址等各类遗存50余处,出土金代遗物主要有陶器、瓷器、铁器、石器、骨器、玉器等共500余件,并出土大量动物骨骼.此外还有少量砖瓦、脊兽等建筑构件.通过本次发掘,九间遗址可能是黑龙江省辽金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一个新类型,为我们研究大庆地区甚至黑龙江地区辽金时期大规模的非城类遗址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对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中,不能忽视对其非物质层面的挖掘和利用.对文化遗址非物质层面的关注,有利于使"静态"的遗址遗产"活态化"、保持文化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障遗址遗产综合价值的实现,以及促进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对文化遗址中非物质层面的开发中,可选取如下路径:在实物陈列中挖掘、展示其非物质层面,在仿制品加工过程中开发、传承其非物质层面,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发展其非物质层面等.  相似文献   

5.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大庆地区红色文化遗址是红色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大庆地区红色文化遗址进行梳理,并对遗址信息库建设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6.
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情况,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遗址保护模式,它有效的解决了种种问题,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文章围绕大遗址面临的种种困扰和矛盾,归纳了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说明了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汉书遗址位于吉林省大安市月亮泡镇汉书村,是松嫩平原青铜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一个标志,2001年6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半山遗址是2009年大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虽没有进行考古发掘,但从采集的陶片、石器、骨器、动物牙齿、人类头骨与汉书遗址出土文物相比较,应属同一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8.
小拉哈遗址位于肇源县义顺乡小拉哈屯北部沙丘上。从省、地、县文物考查部门多次实地考查,在6000平方米遗址内,发掘出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的诸多文化遗存,如陶片、石器、蚌壳、兽骨、鱼骨、人骨等。遗址年代之久远,规模范围之大,遗物品类之繁多,遗存文化之价值都较为突出。在多次考查中,提出了几点存异:一是小拉哈遗址石器来源?二是小拉哈与狼坨子两处遗址是否是一体?三是小拉哈遗址与白金宝遗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研了江西部分书院遗址的现状,发现有独立存在、坐落于村落、坐落于学校等几种情况,大多破败凋零.江西书院遗址有特殊文化价值:儒学教育的“道场”,尚学敦教的园地,教育传承的见证,古代教育和革命教育结合的基地,有着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独特景观.本文认为要从杜绝拆毁破坏,依托学校保护,建设地方文化中心,探索改造新农村的新路径,开设传统文化讲堂,进行特色旅游等方面对书院遗址进行保护利用,为发展和繁荣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0.
长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远在20万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许多史前文化遗迹和传说。如长沙南托新石器时代的大塘文化遗址,稍晚后的长沙腰塘文化遗址及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少吴“胙土长沙”’炎帝教耕,“崩葬于长沙”;舜帝南巡,“葬在长沙零陵界中”等一系列神奇美好的传说,即是证明。而依托长沙这片土地建设起来的长沙城,尽管它历尽三千年沧桑之变.饱受历朝历代的战火硝烟,城址却原封未动;源于星象说:上有星日“长沙”,下有地日“长沙”的城名,也由古到今,终未改变。这些为产生和传承那些一定的历史人…  相似文献   

11.
雷广臻 《理论界》2013,(11):195-198
牛河粱红山文化遗址的主要遗迹有坛庙冢台等,标志了当时中国文明的最高水平,以筑屋文化、用火能力、服饰文明、经济基础、天文历法知识、婚姻革命、祭祀礼仪等为基础,形成了一个集大成的文化高峰;红山文化女神与神庙独一无二,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所代表的群体人类为中华民族做出过重大贡献;牛河梁遗址奠定了中华阴阳文化的根基,尤其是玉龟文化成为《易经》文化的源头;将黄帝文化时期分为前黄帝文化时期、黄帝文化时期、后黄帝文化时期,将红山文化分为前红山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后红山文化时期,指出黄帝文化的三个时期与红山文化的三个时期存在对应关系,这对于理解红山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关系非常重要;形成以玉为纽带的会盟文化、形成完备的社会管理系统,是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历史价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小拉哈遗址是小拉哈文化的命名遗址。小拉哈遗址的发现,在松嫩平原第一次呈现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的三叠文化层,小拉哈遗址的文化内涵,对松嫩平原上的昂昂溪文化、小拉哈文化、白金宝文化系统的串连化整合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研究这一地区古代民族关系、经济与文化发展等,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认为炎帝起源于陕西,然而在西汉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根据。相反,在先秦记载中,炎帝族的活动却集中于山西晋东南太行、太岳之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太行、太岳之间,至今遍布着与炎帝有关的传说和习俗。从地理生态环境考察,此地亦最具备炎帝尝百草、得嘉禾的条件,而其封闭的地理环境,亦是最佳的文明孵化场。因而先秦文献及今民间关于炎帝在晋东南活动的记载与传说,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农业是文明之母,因此晋东南炎帝的传说与祭拜,对于华夏文明探源工作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代柴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位置却成为千古之谜。2006年在河南省新密市境内发现的规模宏大的月台瓷窑遗址,从考古发现与文物遗存、文献记载、地名与历史传说、柴姓渊源等方面考察,可能就是中国陶瓷界苦苦寻觅多年的五代柴窑遗址。  相似文献   

15.
大遗址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协同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遗址旅游发展是我国大遗址保护模式创新的需要,是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的驱动器.文章分析了大遗址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和基本模式,指出当前我国大遗址旅游发展中存在着精英化与大众化、文化性与娱乐性、公益性与经济性等的碰撞.最后,对大遗址旅游发展中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景区功能的合理分区及旅游者伦理准则构建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淮河上游和黄淮之间,不仅有生活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昌灵井人,还有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新密市李家沟文化遗址和舞阳大岗遗址。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都属于北方猎人细石器文化,是北方猎人族群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南迁而留下的文化遗存。大约在距今1.2万年猎人族群又陆续向北方回迁,淮河上游和黄河之间的细石器时代也随之结束。约在距今9000年之后,一支掌握较为先进的农业文化的先民来到中原地区,发展成为淮河上游地区著名的裴李岗——贾湖文化。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这一地区的新旧石器之间尚存在约2000年的时间断层。  相似文献   

17.
坐落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西北的大山种羊场遗址,出土了许多文物,从遗址暴露出来的文化层堆积和出土采集的各类文物标本观察,文化遗存可分为辽金时代、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晚于白金宝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晚于腾家岗遗址。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址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文化遗址的旅游业开发也很重要,在保护文化遗址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业的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旅游业增加的收入可以作为文物保护的补充资金,加大对文化遗址保护的力度,使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好文化遗址保护与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曹凯  马鹏  曲梦圆 《西域研究》2023,(2):125-131+171-172
阿克塔拉遗址群由38处独立遗址点组成。2021~2022年,在其中的6个遗址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火膛、灰堆、灰沟、灶、活动面等,出土陶器、铜器、石器、骨器、铜矿石、铜炼渣等遗物百余件。基本确认了阿克塔拉遗址群是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青铜时代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阿克塔拉遗址群的发现对完善喀什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序列,构建喀什绿洲乃至新疆南疆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西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高平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3至25日在高平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广西、四川等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70多位参加。炎帝、黄帝和蚩尤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都深受后人尊崇,历代祭祀不绝。炎帝因与上古农业有密切关系,在北方和南方都有传说的事迹。历史上以高平羊头山为中心的上党地区就有许多传说遗迹和后人纪念所建的古迹,今高平市北的羊头山和郊区不少乡、村都保存有传说遗迹和有关建筑,如羊头山的"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穀畦"、"耒耜洞"、"炎帝陵",中庙村的"炎帝中庙",故关村的"炎帝行宫"等等。现将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