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之人格否定与个人之有限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就是公共司掌的企业。这里的“公共”是指具有成员身份的股东。公司不过就是众多股东的综合体 ,与公司交易就是与众多股东交易 ,而所谓的公司人格是不存在的。公司不过是捆绑一束鲜花的绸带 ,绸带的具体表现就是章程。在公司对外交易的同时 ,切莫忽视公司自身也是股东之间交易的产物。在信用制度、担保制度不断完善 ,特别是法人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之后 ,自然人有限责任制度便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曾为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的法律工具,但是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我们应充分利用有限责任制度的优势价值,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有限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的消极现象。这些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在危及交易安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同时,也暴露了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绝对化的固有缺陷,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西方国家首先开始运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法一般原则的例外,来防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和弥补公司法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一人公司股东有限责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制度。一人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具有法定性:一人公司股东在公司法上承担有限责任需要具备公司法所规定的规范前提,一人公司股东在司法中享受有限责任,需要依法完成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基石,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例外和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在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下,认定公司法人资格不发生法律效力,直接判令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随着滥用公司法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权益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现象在我国出现,应考虑借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以完善我国公司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全面付诸实施,此次修订<公司法>引入许多新的制度,一人公司制度的引入即为一例.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人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与普通公司不可相提并论,一人公司股东极有可能从事过度投机行为,放大信用风险,滥用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规定相应的规制措施以防止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尤为必要.本文从平衡一人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视角,就一人公司在自我交易、对外担保等方面规制上的缺失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企改革最重大的举措是实施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有限责任原则,由全体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资本,在公司运行期间,是公司对外信誉的重要基础,成为公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公司资本制度的设计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在公司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之间设下法律屏障,实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但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使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故必须有一种制度来对股东的行为加以规范,这就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一项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措施,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关联企业集团的发展,关联交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非公平的关联交易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对它的规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了对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的扭曲,这是对公司自治的否定,它打破了利益主体的平衡。在探讨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产生基础上,应从制度安排上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对法人的人格否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始终被作为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当股东滥用法人人格从事各种不正当行为时,仍让其承担有限责任,有失公平。引进和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责令股东对法人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保护法人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恢复法人人格被滥用而失去的公平和正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