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 EPC 主要运作模式,结合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和 TOPSIS 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 TOPSIS 的合同能源管理利益分配模型。并根据我国 EPC 实际实施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项目背景情景,拟从不同的营运模式、项目规模等角度,对 EPC 利益分配方式进行研究。研究发现:EPC 最终项目收益分配取决于运作模式,而项目投资额对收益结构影响不大;在节能量保证型运作模式下,风险和贡献程度是企业和 ESCo 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能源费用托管型运作模式下,企业收益结构比较稳定,主要受投入和贡献因素的影响,而 ESCo 的收益主要受风险因素的影响;在节能收益分享型运作模式下,企业收益主要受到投入因素的影响,而 ESCo 则主要受到风险和贡献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证实,利益相关者是一种民主的管理理论,体现了现代企业中的“责、权、利”经济关系的统一。在科学界定与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能有效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提高企业和效率和效益。现代合作制经济倡导合作与共享,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投入了大量专用性资本,但少数利益团体对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供给和资源垄断性控制,导致不能实现利益均衡和共享。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益相关者分类管理,将有利于合作制的完善和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资本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研究,按照向企业投入资本的形态不同,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财务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资本利益相关者、市场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从资本的角度分析,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但长期来看终会提高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顾客忠诚度、获得社会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等,实现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共赢,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积累企业的各种资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文章的观点: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为此,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并认为,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满足这些利益要求.企业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从企业契约论、产权论、资产风险论等角度对企业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正当性进行了探析.文章的观点:企业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应该分层次地对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以一个或几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在公司法中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负有责任,而传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有责任.即便有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合并的趋势,但它们彼此有本质区别,上世纪末期起,不少英美学者已试图通过改革公司法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法学界未能充分理解和区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责任.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且<公司法>植根于"股东优先理论",故<公司法>只能用以防止股东滥用权利侵害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利益,而不能有效促使企业主动履行其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责任,乃至于社会责任.本文建议通过企业外部机制的改革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企业实施并购,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关注承担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声誉理论,构建"企业并购—社会责任—声誉资本—并购价值创造"的分析框架,以国机集团并购中国二重全过程为例,深入分析履行社会责任、声誉资本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思维对于企业并购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是关乎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从不同维度形成声誉资本,声誉资本能够促进并购价值创造.履行社会责任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因此,企业在并购中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全过程社会责任管理,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断积累声誉资本,从而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看财务契约与财务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企业缔约主体向企业投入资源归根到底是为了获取财务收益索取权.因而企业事实上是一个以财务契约为核心的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利益相关者财务契约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整体契约的核心,它着眼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克服了以往财务契约理论的局限.财务冲突的焦点是会计信息供求博弈,其实质是财务收益索取权和控制权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界就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外部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社区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影响的调节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利他性动机的中介作用机制和组织可见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压力正向影响企业社区责任和企业环境责任,利他性动机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可见性正向调节了利益相关者压力与利他性动机的关系。研究明确了利益相关者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整体作用机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回顾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管理工具,并分析了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可能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归纳了不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以及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分配中的关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主流经济学"股东主权理论"认为股东独享刺余索取权,该理论受到人力资本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挑战.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净收益在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利用3 759家全国私营企业样本,区分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探究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上的行为表现及不同发展阶段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的行为模式,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会提高企业外部慈善捐赠投入,但会抑制企业内部员工福利投入。(2)相比成熟期企业,新创企业家族涉入与外部慈善捐赠的正向关系更强,而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没有改变。(3)企业家的人力资本越强,家族涉入与员工福利投入的负向关系越会减弱。在对样本选择、替代变量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稳定。研究揭示家族企业在承担内外部社会责任时遵循不同的行为逻辑,并且,优先遵循“惠外”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Miller和Friesen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与D.Wheeler和M.Sillanpaa的纳入性利益相关者忠诚关系改进理论,通过周期性交叉运作,来建立企业统一目标体系下的他们各自目标的关系资本价值管理模式.该模式不仅尝试在理论上解决企业价值管理理论与实务"二张皮"的问题,而且制定了以平衡利益相关者为出发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管理经济学需求估计和需求预测理论对关系资本市值管理模式以及绩效评价体系标准的可行性提供了验证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对知识资本及外部资源的日益重视以及世界各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关注,“股东至上”逻辑受到了愈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企业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  相似文献   

16.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企业对知识资本及外部资源的日益重视以及世界各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关注,“股东至上”逻辑受到了愈益强烈的挑战,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企业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本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契约。  相似文献   

17.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概念,它们标示着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三次跨越、利益相关者责任认识的四次飞跃和利益相关者赋权的两次提升,是我们解读利益相关者理论演进逻辑的钥匙、划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阶段的界标和衡量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标尺。这三个概念就是"利益相关者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三个概念前后相继的逻辑、里外包含的关系,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重要线索和直接表征。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原本作为社会学和管理学交叉学科里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前者探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后者研究社会各相关群体与企业的关系.到20世纪90年代,公司社会责任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理论明晰了社会责任的范围;另一方面,公司社会责任诸多现成的实证方法和实证结果,弥补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证方面的不足。两者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领域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率和市场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对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总绩效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当期的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具体到公司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而言,对政府贡献的提升能显著地增加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对投资者贡献和职工贡献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而对供应商所做的贡献以及基于利他性动机对利益相关者所做贡献的增加则对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上市公司更多地注重与政府关系的“和谐”而选择性地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因此,理顺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突破“股东至上”的逻辑,实施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业绩评价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价值创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的投融资过程中,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将不对称信息引入资本市场,利用委托代理理论,能对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进行解释:企业的投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等利益分配及利益冲突的博弈过程,并由此导致了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投资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