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以"三曹"为典型代表的建安文学以及以华佗故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中外驰名,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完全挖掘出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造成亳州的旅游产业收入在全省排名持续落后.导致目前亳州市旅游业发展落后的因素有交通区位的暂时不利地位以及整体旅游产业创新观念不够等.建议亳州市通过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观念、系统规划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服务以及培养旅游人才等策略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2.
刘焕蕊 《南都学坛》2008,28(2):122-124
城市旅游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所在、形象所在、魅力所在。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体现着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旅游文化保护性发掘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氛围,对突出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肃“两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两黄”文化特色与甘肃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两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树立统一市场观念,构建整体旅游形象;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实施精品带动战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行联动协调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增强产品的体验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5.
三山五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三山五园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整体性,基于相关理论从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进行文化保护与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三山五园要将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注重旅游者体验和活化遗产价值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之中.发展旅游应打造开放式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构建“一核三轴三区多片”的旅游主体功能格局.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深度文化休闲旅游和科教创新文化旅游.而旅游引领三山五园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多途径推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旅游环境优化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和以项目活动促进区域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6.
肇庆市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型传统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依托旅游城市,将城市的旅游资源保护、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消费管理有机统一,通过不断规范与创新形成差异,提升地域文化的功能识别力、特色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承载力,从而强化整体竞争实力.作为传统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的肇庆市,应以发展城市旅游为主线,突出度假功能,增强企业实力,构建创新体系,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整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昌的三国文化中曹操在此留下众多遗迹,历史价值非常高。但这些资源多是一些遗迹、遗址,可观赏性都不强,且一些文物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许昌缺乏自然旅游资源,很难产生大的引力,吸引众多旅游者。应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拓宽旅游资源空间和市场空间,树立品牌、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增强区域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从组织三国文化旅游线路、提高知名度、联合省内外的城市进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等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温泉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供暖、种植养殖、保健、旅游等4大功能,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温泉和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温泉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温泉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应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资源;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功能组合;创新旅游产品;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特色.为此,才能为温泉旅游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但其旅游文化内涵还没有发掘出来。对雷州半岛旅游文化的研究,要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史学价值,研究其历史遗存的文化特色。通过对民俗活动的历史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来提炼某种文化精神,从而形成品牌,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0.
关中地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关联着关天经济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效益不佳、旅游体验不足、市场营销不够、旅游交通不畅和文化特色不显是制约关中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以科学规划,形成大旅游圈;优化交通,建设旅游直达专线;更新观念,打造知名旅游品牌;打破旧局,探索全域旅游模式;深挖内涵,增加旅游吸引力来破解关中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关中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化史不仅应从纵向角度考察旅游文化的物态、制度、行为、心态等诸层面,而且应从横向角度把握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根据对旅游文化的主体、客体和媒体以及旅游观念等发展变迁的综合考察,可将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滥觞、勃兴、隆盛、新变、穴结和转型等六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构建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色旅游经济应该包括海洋旅游、海岛旅游、滨海旅游,以及与海洋文化有关的临海陆上旅游。山东半岛在海洋开发政策、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滨海旅游、旅游基础设施方面都具备了建设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的条件。建设山东半岛蓝色旅游经济区,宏观上要大力发展蓝色旅游经济;中观上要支持蓝色旅游产业板块发展;微观上要打造具有蓝色旅游特色的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13.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多为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佛教旅游资源。针对当前大同存在城市形象模糊、旅游品牌不鲜明等问题,研究大同佛都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同文化特色在北魏辽金,精华在佛教,重点在古都,因此大同可定位于"魏辽佛教文化旅游之都",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筑平城文化体系,以古都为载体,打造大同佛都旅游胜境。  相似文献   

14.
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文化是现代旅游的灵魂 ,旅游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因此 ,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也成为旅游商品开发的核心 ,影响着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发展。节庆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多样性和参与性恰好对游客购物动机的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也为文化旅游商品的展示和营销创造了极好的平台 ,因而节庆旅游成为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办好旅游节庆 ,多形式、多层次、多专题发展节庆旅游 ,协调好节庆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 ,改善文化旅游商品的购物环境等方面 ,就大力发展节庆旅游、促进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徽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虽已取得成效,但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规划,择优开发,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意识,改进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旅游地形象主题词文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旅游网不仅是电子商务的平台,也是传播旅游文化的最好媒介。旅游地形象主题词是旅游文化利用网络表现的好形式。目前,国内旅游网上旅游主题词展示状况表现出三大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之处。写好旅游地形象主题词关键要注意三个方面,即做好主题分析,进行主题概念分解,把握好选准、选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海洋文化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鉴于目前一些旅游景介资料英译质量堪忧的现象,需要针对其文本特点,分析翻译失误的原因,讲究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8.
拉卜楞民族旅游区开发处于初步阶段,被调查者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正面效应感知强于负面效应感知,对发展民族旅游基本持赞同态度,但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感知差异。今后应实施科学合理的民族旅游发展战略和模式,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省实际出发 ,提出了培育具有四川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四川旅游经济的思路 :(1)挖掘和包装名家古诗文中具有四川特色的旅游景点品牌 ;(2 )发掘蜀文化中具有特色的旅游娱乐品牌 ;(3)挖掘和包装蜀文化中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 ;(4 )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0.
宁波商帮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宁波市区三江沿岸的商帮文化旅游资源较为集中,把宁波商帮文化和水上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旅游线路,不仅能大大丰富都市旅游的内容,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同时也是展现宁波"东方商埠、时尚水都"都市形象的有效载体。文章通过对宁波市区水上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从市场定位、水上旅游线路、游船码头以及配套支持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