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对外传播是塑造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推手。尽管青岛在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对外宣传的力度与同级城市、一些标杆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从所处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全媒体时代青岛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提高青岛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效果,需要找准路径架构的着力点:从主体向度来看,要树立可持续传播理念,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从受众向度来看,要细分受众,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策略,形成差异化和个性化传播;从媒介向度来看,要构建立体传播体系,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从环体向度来看,要建立高效的城市形象危机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国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构提出了新要求。鉴于转文化传播已超越跨文化传播成为新的国际主流传播研究视角,文章分析2023年国家形象宣传片PRC的传播策略,从而探究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新趋势。研究发现,在语言使用维度上国家形象宣传片PRC使用了初级转文化传播策略全球本土化,而在价值观维度上该片使用了高级转文化传播策略本土全球化。据此推衍,全球本土化与本土全球化策略同时使用是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制作的新趋势。全球本土化与本土全球化均为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杂糅现象,本土全球化概念的提出就是对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传播的强调,是在兼顾两种文化的同时“增稠”本土文化比例的过程,最终可达到文明互鉴、文化融合的转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乡村形象是国家形象的子系统。乡村是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场域,但以往国际传播多从城市视角出发而聚焦乡村空间的国际传播研究尚付阙如。全球乡村建设实践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聚光灯由城市转向乡村。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提出了现实空间感知、表征空间构想和传播空间实践的乡村国际传播分析架构。首先,乡村空间承载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主体实践,从“自然景观生成”“人文景观传承”“主体生活实践”三个维度感知乡村空间现实。其次,从文化、伦理、景观、产业四个方面表征乡村空间,建构国际受众对于中国乡村“底蕴深厚、乡风文明、景观民居、民富村兴”的认知图式。最后,从寻求乡村建设共识、建构乡村话语体系、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唤起受众情感体验、主体视角下的微观叙事、赋能乡村短视频传播等方面提出中国乡村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青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对于加深青岛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使我市从旅游大市转变成旅游强市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国际传播视角,探讨了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译介主体、译介受众、译介策略,以及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际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
青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对外译介对于加深青岛市国际化和对外开放,使我市从旅游大市转变成旅游强市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国际传播视角,探讨了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译介主体、译介受众、译介策略,以及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国际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成都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策略调查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成都民俗文化英语出版物现状调查为切入点,针对当前成都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现状,建议在成都市国际传播中,实施"控制主体整合、特色内容分析、市场受众分类、多元媒介利用、综合效果塑造"的基本策略,将"包容与竞争、休闲与忙碌、沉淀与潮流"和谐共融的成都民俗文化特色传播给世界。  相似文献   

7.
《庄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其海外传播现状对我国文化典籍的对外推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译入语受众线上问卷调查发掘《庄子》英译本海外传播现状。结果显示,《庄子》英译本对外传播存在主体职责不清、传播内容缺乏本土适应性、传播渠道相对较少和传播定位不够精准等问题。鉴于此传播现状,可以通过明确传播主体职责、优化传播主体格局 ,优化传播内容、提升本土适应性,运用现代化媒介、拓宽传播渠道,采取针对性策略、顺应读者心理等传播策略提升我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各种媒介产品争夺受众的背景下,科技节目采用故事化、娱乐化等方式争取受众获得了效益,但也对科技信息的科学性、严谨性构成负面影响。本文从受众和媒体角度分析了当前科技传播的困境,并提出科技传播回归本色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是中国文化传播先驱,他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的成功,与其正确的传播策略和顺畅的传播渠道密切相关。林语堂在充分考虑西方受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采取贴近受众的选题策略,为作品在美国的畅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赛珍珠夫妇合作建立新型出版模式,解决了海外出版难题。同时,积极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进行营销宣传,为打开美国文化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林语堂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对于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及构建中国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色音乐的媒介传播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绿色音乐为线索,以中国绿色音乐的媒介传播为主体,选择绿色音乐(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生态传播)的交叉模式,以一种历史的、全球的眼光对绿色音乐的定性及媒介传播的价值进行一定梳理.同时,从传播媒介形态及特征、创作主体和传播策略、内容表现、受众接受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审视中国绿色音乐的传播现状,并分析其现实特点,反思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视域中探寻新时代的传播优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