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通锵先生曾说:"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隐含在语言特点之中,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结构原理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由个性而共性,立足特点,去探索共性;二是由共性而个性,立足共性,解释个性,来丰富和补正共性。"(2008:1)本文正是从英语和汉语在韵律制约构词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列举了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共性-个性-共性:语言学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语言不仅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语言的共性广泛 存在于语 言的语音、语义、语法等各个层面。传统语法出于规范的需要强调语言的共性而抹杀语言的 个性;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倡尊重语言的个性,反对用一种语言的结构去套另外的语言;当代 语言学 则倡导在语言共性的背景之下审视语言的个性,或考察各种具体的语言以什么方式体现了语 言的共性。汉语研究只有顺应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才能揭示汉语的真正面貌,才能对普通语言 学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4.
自 195 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以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维持原貌。面对这种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在尝试较好地把汉语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系统引入教学语法体系。关注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研究 ,汲取其立论精神 ,从意义的表达入手在整体上把握汉语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 ,以弥补立足于形式的汉语语言描写的不足 ,不但有助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而且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投射域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研究范畴。俄、汉语语料库中"水"概念隐喻投射目标域的对比分析表明:俄、汉语言中"水"概念隐喻共性投射域大于个性投射域,共性投射域与始源域"水"的客观物质基本属性密切相关,个性投射域的差异性主要与俄、汉语语言文化背景及抽象思维模式相关。  相似文献   

6.
投射域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研究范畴。俄、汉语语料库中"水"概念隐喻投射目标域的对比分析表明:俄、汉语言中"水"概念隐喻共性投射域大于个性投射域,共性投射域与始源域"水"的客观物质基本属性密切相关,个性投射域的差异性主要与俄、汉语语言文化背景及抽象思维模式相关。  相似文献   

7.
俄汉语中表人名词的对比分析是俄汉语言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语言中所存在的个性与共性 ,对学习和掌握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58年《汉语教科书》出版以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基本上维持原貌,面对这种现状,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在尝试较好地把汉语语言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成果系统引入教学语法体系。关注语言共性与个性的研究,汲取其立论精神,从意义的表达入手在整体上把握汉语语言系统的结构规律,以弥补立足于形式的汉语语言描写的不足,不但有助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而且对汉语语言理论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九种基本色彩中,"白"与"黑"是不同于其他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这两个词的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0.
藏缅语不同语言的关联标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亲属语言对比,能够看到藏缅语因果复句的历史演变轨迹。藏缅语因果复句多是前因后果句;关联标记的优先语序是居中;关联标记具有多功能性;不同语言的关联标记大多无同源关系;与汉语对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徐通锵等人总结提出了汉语研究的"字本位"理论。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有利于恢复和挖掘汉语研究的历史传统,但同时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可以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指导下,将字本位理论与认知语法理论相结合,从个性和共性的视角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探讨。通过较为具体的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即从语法结构上来看,现代汉语具有意合性的、象征性的特征,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字母语言呈现出曲折性的、逻辑性的特征。虽然语言编码上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相似或相同的、共性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2.
副词是英汉语中的一种重要词类。英语副词的语法功能较多,接近实词,汉语副词语法功能相对较少,介于实词和虚词之间。总的来说,英语副词的词类地位高于汉语副词,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之间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英汉副词在分类方法、构词方式、语法功能、副名关系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大于共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属于两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及英汉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对比英汉副词的异同既有利于外语教学和英汉翻译,又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可及性等级序列在关系从句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该等级序列在一些其他语言现象中也有所证实。通过增加语种和扩大研究对象,对于肯定其中的共性、揭示特殊性均具有普遍意义。对汉语零形回指先行语句法位置的深度考察,不仅再次认证了该等级序列的普遍存在,也揭示出汉语的主题、主语属格语、存现句宾语在排序中的特殊性,可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兼特殊性的等级序列,并引起学界对汉语的共性及个性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语法是随着语言一起出现的,有了语言就已有语法存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语法同样如此.因此,探讨各民族、各个国家的语法,应该是共性、个性兼顾,而以个性为主.一、对于中国传统语法的不同认识关于中国的传统语法,迄今为止有三种认识:一种是认为汉语语法学的开创之作《马氏文通》和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奠基著作《新著国语文法》,形成了汉语语法学的最早传统,标志着汉语传统语法学的建立.[1]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语法严格说来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传统’.因此说不上中国的传统语法.”[2]另外还有人认为中…  相似文献   

15.
汉英主题结构存在共性与个性.通过语言类型学、标记性、结构生成方面的对比分析,我们论证了汉英主题结构存在的差异大于共性:汉语属主题突出型语言,主题结构是基础生成的无标记结构,而英语属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结构是移位生成的有标记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共性看满汉英的格标记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满汉英三种语言中,满语的格变化是丰富的,现代英语的格变化正趋简单,而汉语没有像满语和英语那种严格意义上的格。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探讨了三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在人称指示上的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语言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异性。以往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更注重语言和文化“特征” ,忽略了其“共性” ,但对语言文化间的“同”的研究跟对语言文化间的“异”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人称指示语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 ,并指出英语和汉语虽无亲属关系 ,但它们毕竟都是人类语言 ,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18.
空间关系是客观世界中一种基本的存在关系,无论哪种语言,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空间关系的表达问题。本文将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对俄汉语中构成空间要素的图形和背景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求从中揭示不同民族对世界认知图景的共性与个性和它们在语言概念化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存在句是俄汉语中一种比较有特点且应用广泛的句式。在语言学界是研究论点之一。阐述了表“有”意义存在句是存在句中最基本的句式,对其研究具有普遍的基础意义。分析了俄汉语中表"有"意义存在句的对应表达手段的共性与个性,同时揭示了其内在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20.
语义语法学理论和元语言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形态范畴的本质是语义类别、形态范畴的脱落和并非必要、不同语言沟通的基础是语义、古希腊语法研究肇始于语义、语言编码首先启动语义编码等5个方面阐述了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从语言系统的二分法、语义网络的体系性、语义网络的自建力等3个方面阐述了基于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的语义语法学理论。从内核模型、交互义场、受限系统、归纳方法等4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的模型及其方法。最后论述了有别于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于语言受限性的实验主义研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