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绢人,从头到脚都采用了中国丝绸、娟纱,人物的脸型、服饰和动作表情,充分体现出中国风貌。由于人形的主要原料是彩娟,因此人们称其为“北京娟人”。这一颇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已入选北京高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位于北京西郊的专科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已成为北京地区“非典”危重病人的收治中心。从3月27日第一例“非典”病人入院,4月15日转移全部非“非典”病人成为“非典”专科医院,到4月28日记者采访的当日止,该院已收治“非典”危重病人累计250人,治愈出院9人,死亡20人。据院方介绍,最高峰的时候,这里一夜就接收了从其他医院转来的“非典”危重患者46人  相似文献   

3.
“啃老”,已成为北京一个见怪不怪的世相。 某日去市中心的一条胡同办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胡同里闲逛。居委会大妈说:“这胡同里没工作‘啃老’的人多着呢!有的毕业后好几年都没找到工作,有的是下岗失业了。”  相似文献   

4.
今日调查     
80%市民看重性生活质量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近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和西安六城市的2719位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更多的中国市民认为,在最近的将来将会出现“性生活质量更被看重”、“未婚同居现象增加”、“独身增加”、“离婚更自由”、“丁克家庭增加”等8种趋势。  调查显示,无性福等于不幸福。在中国一度占统治地位的性观念是“人可以只要生育而保持对性不感兴趣”,但是今天,有80%以上的市民认为性生活质量将更被看重,尤其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大都市高收入高学历者中,这一比例已超过95%。──据…  相似文献   

5.
秦力 《金色年华》2007,(5):48-48
意大利罗马的“中国城”:占地60万平方米。可供30万人居住,共有18条街,分别命名为“北京”、“上海”、“长江”、“黄河”、“长城”等。  相似文献   

6.
安彪 《老人世界》2010,(3):56-57
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这里有一位年已85岁的离休干部王保奇老人,把“党的人就该为党多干事,就该终生报党恩。办好老年大学和老年书画研究会,让更多的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人生追求,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王保奇为此多次荣获“河北省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安家》2012,(11)
北京设计周已成功走过两个年头.2012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围绕“设计改变城市、设计走进生活、设计走进社会.设计关乎你我”的核心理念,推动“设计以人为本”.“设计为民生”的价值传播.重点推动设计交易.促进设计消费。  相似文献   

8.
一个名叫“打工子弟爱心会”的机构,自2006年在北京成立代表处后,就一直坚守在北京城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以“社区中心”的工作模式提供服务。之前,它已在美国、我国香港两地注册为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要从考古学视角重新理解50万年前出土于周口店的“北京人”,而是试图诠释一个非常有趣也关涉我们自己的北京现代性问题。北京,一个日趋开放的城市,在她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却遭遇到一个“市民身份”问题——同在一片蓝天下,在自己是不是北京人这个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崔奕  李昕 《金色年华》2013,(7):42-43
在手机上“偷菜”、建“农场”、玩“连连看”…… 很难相信,这150多款手机游戏都出自溧阳农村一个职高生之手! 张亚俊,在中国手机游戏设计界,这个名字无人不晓。他创立的北京啥酷那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不过5年,已稳坐中国手机游戏行业第一把交椅。 青年才俊、IT精英,层层光环之下,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身高1.6米、长着娃娃脸、背着双肩包的“中学生”。从求职无门的职高生,到声名赫赫的“中国手机游戏第一人”,这个来自乡村的“80后”,用10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结合,那定是一件非常幸福、幸运的事。但是对于北京汽车博物馆的“掌门人”樊维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不是因为喜好,也不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相关,她从“帮办”到“主办”,带领着一只年轻的队伍不断摸索前行,完成北京汽车博物馆的筹备、建设、开馆与运营,填补了中国“专题类博物馆门类空白”。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天气渐渐转暖,奥运的气氛也越来越“热”。北京街头的一些户外广告牌上,不知什么时候换上了“北京欢迎您”的字样,设计制作实在算不得精美,乍看上去还以为是公益广告,而仔细打量后,才知道是一家名为“欢迎您”的北京酒厂的“杰作”,让人忍俊不禁这便车搭得也忒是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3,(16):F0003-F0003
日前,“律,·动中国FES02013年全国法律巡讲活动”在北京启动。此活动由人社部《职业》杂志社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北京外企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发起。  相似文献   

14.
南明的机会     
游宇明 《老年人》2010,(5):39-39
1644年,对定都北京的明王朝不是一个好年份。这年的3月19日,崇祯帝自缢于北京万寿山一棵歪脖子树上,明朝宣告结束。不过,年轻的皇族朱由崧却从中看到了一线命运的“曙光”。他“书召南窜总兵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协谋拥戴”,得到两人支持,后来凤阳总督马士英也加入了“拥戴”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祁建 《老年人》2010,(5):24-25
说起北京的风情民俗,常人春可谓无所不知。这位生活在北京旧鼓楼大街的满族老人,自小就出入北京的庙会集市,对北京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非常了解。成年后,他潜心钻研北京史地民俗,先后出版了《老北京的风俗》等13本著作,赢得了北京市民的赞许,被誉为北京民俗的“门门清”。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星期六,只要在北京。不管发生任何事,一定有一拨人在“走河”。“走河”活动的更大价值是区域公益:立足于本地人关注本地人的环境,许多曾经觉得跟河流没有关系的人开始了解河流。  相似文献   

17.
秋童  柯非 《女性大世界》2006,(1):130-131
采访马木兰之前觉得她可能会是一个很硬朗的人,说话简短,表情冷静,眼光甚至会有点犀利,这样的安始感觉其实是因为“花木兰”的缘故,当然也因为知道她就是那个让“无添加”品牌风靡香港,而后又成功进军上海、北京的人。但是,当两个人面对面地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老北京     
最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创意不错,叫《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节目中的“一个人”选的都是作家。第一个作家与第一个城市是刘心武与北京城,小题目叫《抚摸北京》。刘心武生于四川,8岁到北京,生活至今。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大世界》2004,(7):45-45
为庆祝在北京的第二家女装店新店开张,5月29日晚Dior在北京“金地国际花园”私人会所内举行了主题为“Dior STAR”的盛大庆祝晚会,来自国内外的电影.电视明星,著名的歌手。京城内的社会名流,Dior重要客人,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四川、台湾、和香港的80多位报纸、杂志和电视台记者以及法国驻华大使馆大使LAFON先生及大使馆重要官员等将近500人到场。  相似文献   

20.
去拉林探访260年前从北京来的“下放户”。三人(编者注:三人为将军韩锡平、战斗英雄孙玉国、作家李占恒)达成一致。我立即给索额图的十二世孙,在黑龙江省民委就职的何永打电话,说明心意。他说:“好,我陪你们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