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原有体制下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制度及措施逐步丧失作用,新的体制下维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机制正在逐步确立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旧体制下的各种社会经济矛盾逐步由隐性转为显性化,如在从低效率下的统包统配就业转向高效率的市场就业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失业压力;以统包统配就业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等,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严重弊端。总之,在逐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必须重新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是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党对各个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不同的战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均衡布局战略(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1978—1995年),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995年—),科学发展战略(2003年—)。党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探索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我国现行合同制度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必须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合同法制。合同解除制度,就是我国合同法制中亟待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改变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就业统一分配,而改变为经过市场的双向选择,这就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人才优势的确立问题刘忠海,段景实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时期。这种以竞争为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他们将失去计划经济体制为他们安排好的优势地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是全国较早开办劳动力市场的省会城市之一。80年代初期以来,西安市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80年到1992年,以安置城镇就业为目的,建立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雏形;从1993年起,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运行机制。近年来,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就业结构与就业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针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改进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政府主导型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7.
形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由于采取"双轨制”的立法模式和多层级的立法体例,不仅形式散乱,内容重叠和矛盾之处甚多,而且缺乏应有的价值和思想观念作为支撑,从形式到内容已基本不适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用外资和WTO规则的要求.为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当以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平等自愿、公平竞争和政府干预等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为基础,以贸易自由、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为价值取向,制定以"外资准入制度、投资优惠制度、国有化和征收制度;外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制”为主的<外商投资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已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对于这一前所未有的创举,人们大多只是从外因即引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的角度来看待、理解和接受而对于内因——中国40多年来经济体制内部的矛盾运动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运动,则很少有人提及。也就是说,没有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企业而言,这一改革目标实际上意味着在对国有企业的基本制度进行根本变革的同时,还必须适应改革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以批评经济学家为特征的质疑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思潮,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指出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市场化改革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均有其内在逻辑;认为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建设总体小康时期,逐步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效率公平观及其原则是有其特殊原因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内在联系,确定和实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公平效率观及其原则.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公平效率观的经济基础;排除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干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公平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反歧视立法的可能与限度,采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反歧视立法的能与不能,结论表明:歧视行为有可能从显性变为隐性;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以及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决定了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歧视;反歧视巨大的司法成本以及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决定政府应在反歧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歧视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在于发展经济和消除结构性的劳动力需求矛盾。政府首先应该消除制度性歧视,并在公职性招聘中率先取消各种歧视。  相似文献   

13.
求解就业难题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严峻.为破解就业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就业形式的关系;研究扩大就业与保障劳动者权益、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政府、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劳动者各自的责任;研究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化解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化解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化解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援引北京化工大学实例,对编外聘用制度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粗浅探析。编外聘用制度勃兴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是对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突破和超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编外聘用制度的推行只有与单位核心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也才能形成推动事业单位整体用人制度改革的巨大冲击力。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道德走向与个人的伦理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断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社会道德走向 ,应从分析市场经济对人的行为有何改变入手。市场经济对人的最大改变就是允许人利己或追求利益最大化 ,并不必然导致损人利己。关键在于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否合理。中国目前之所以会出现“道德滑坡” ,是因为新旧规则体系正处转换期。尽管恢复正常道德生活的根本在于能否尽快重构社会规则体系 ,但个人此时也有个人的伦理责任 :其一是积极参与社会规则的制定与看护 ;其二是在面对社会规则的“空场”时 ,要注意守住自己的良心。  相似文献   

16.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后果、成因、应对以及应对的代价进行了一个梳理。产能过剩的形成具有经济发展规律的共性,也有中国特色制度背景下的特性。鉴于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产能过剩的应对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任务。借鉴日本的国际经验和中国过去治理产能过剩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产能过剩治理从“一带一路”、市场机制改革以及坚决地去产能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制定了全方位的对策,并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但是产能过剩的治理也面临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转型和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政府相应推出了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核心的促进就业的政策,以减小产能过剩治理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转型期失业率与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 ,失业群变动构成中“升、大、低、不均”态势明显的严峻挑战 ,对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演化历史成因 ,和当前市场经济与充分就业双重瓶颈的现实困惑 ,以及由我国特殊国情不可避免所带来的诸多“二难”选择矛盾和主要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客观实证分析和辩证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理性官僚制已为实践所证明是工业社会的理想组织模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而全球化和知识革命的兴起又将正在进行这两种转型的我国推到了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门槛。从整体上看,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社会。但在行政组织模式上,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理性官僚制。因此,重塑理性官僚制就为三重转型时期我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农村养老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的特殊性,农村养老更需选择高效的解决对策,这就需要立足历史,解决未来。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期间发生了多次变化:计划经济下单一的政府支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家庭和土地的双依托模式;市场化进程中抵御经济的风险社会化模式。但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自保和土地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还是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只起辅助作用。未来的社会要逐渐形成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为主体,伴以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农村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对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及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三个阶段。我国现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没有真正到位 ;人力资源市场地域分割、条块分割严重 ;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等。我们应从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供给主体化 ;改革人力资源需求机制 ,实现人力资源需求主体法人化 ;减少人力资源供需矛盾 ,避免人力资源闲置浪费等几方面改革与完善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