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推尊周敦颐《太极图说》,以理学立场对《太极图说》进行了诠释与发挥,并作有《太极图说解》一书。朱熹《太极图说解》明确把《太极图说》纳入理学思想体系,宗奉二程,以"理"、"气"释太极,辟佛、道归儒,勾勒出天道性命贯通为一的学说,由此推阐出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开章首句就是“无极而太极”。“无极”和“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范畴。最早使用这两个范畴的并非周敦颐。但是,对于周敦颐的“无极”、“太极”两个概念的解释,古今学者从来莫衷一是。为了向前辈和同人学习,在此谈一谈自己的浅见,希望得到同行者的指教。 在探讨“无极”、“太极”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之前,应该首先弄清《太极图说》是否是周敦颐所作。关于这个问题,早在南宋时期,朱熹、陆九渊就有过争论。陆九渊在给朱熹的信中说,梭山认为《太极图说》“疑非周子所为”,如果确系周敦颐的著  相似文献   

3.
一、关子《太极图》渊潭的考辨 《太极图》是否为周敦颐所作,自南宋以来,争辩至今。其渊源之考辨,是争辩的中心。近十年的争辩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基本上是两种意见: 一是“非自作论”。论者一般都认为,周子的《太极图》不是自己的创造,而是由道教的某些图式发展而来,并传到周子的手中。在具体论述中,又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①周子的《太极图》系传自宋初陈抟;由道教《太极先天图》改制而成。持这种意见的论者,主要依据南宋朱震、胡宏,明末黄宗炎,清初毛奇龄等人关于《太极图》渊  相似文献   

4.
南宋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韶二弟兄之间,围绕《太极图说》一文与周敦颐(字茂叔,学者又称濂溪)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太极图说》中,有“图”与“说”两部分,“图”称《太极图》,“说”的部分是对《太极图》所作的文字说明。陆氏认为,《太极图》与“说”部分之首句“无极而太极”中的“无极”一词,均是道家的,所以,《太极图说》“疑非周子所为。不然,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意即《太极图说》起码不能代表周敦颐的成熟思想。而朱氏则认为,周敦颐“不由师传,默契道体,建图属书,根极领要”,把“图”与“说”都看作是周敦颐的创造,视《太极图说》为周敦颐整个思想的纲要。由此,他否认文中有道家的东西。双方之辩,书信往复,训诂考证,“几近万言,亦可谓无余蕴矣”,但谁也没能说服谁。后之学者,“宗朱者诋陆”,“宗陆者诋朱”,遂成千古疑案。 其实,正如黄宗羲所说,朱陆“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于《太极图说》,“所争只在字义,先后之间,究竟无以大异也”。他们的政治伦理观是一致的,所争是无谓的。考这种无谓之争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实基于双方都处在“儒与道不能相通”这一文化误区之中。正是这种僵化的思维模式,使他们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周敦颐《太极图说》对中医学学术思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周敦颐《太极图说》思想出发,探讨其对中医学学术发展的影响,阐述宋明理学与中医学之间内在的学术联系。认为《太极图说》是朱丹溪“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明代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学术之源,开中医学探求生命本源的风气,是“太极命门”的立论根据。研究《太极图说》对于中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回回原来(1卷) 无名作,手抄本,传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 阿丹 曾毓瑜撰《征西纪略》卷1,1894见《回民起义》(3) 郭子仪回回 薛福成撰《庸庵笔记》卷4,光绪二十四年(1898) 陕甘劫余录 (回)马六十口述 单化普整理《禹贡半月刊》(回教与回族专号)  相似文献   

7.
《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ory)是美国传教士俾治文(Brigman)在广州创办的第一份文英月刊。因无中文自译名,当时习惯称为《澳门月报》,一译《中国文库》,日本译名《支那丛报》.它与林则徐在广州,于1838年至1840年间的译报汇集《澳门月报》无关,不能混同。 该刊创刊于1832年5月,停刊于1851年12月。先后在广州、澳门、香港、广州等地发刊,共出20卷236期。第1至8卷为跨年度卷,每卷12期;第9卷为1840年5月至12月号,共8期;第10至20卷为年卷,每卷12期。因此,笼统说共出20卷,每卷12朝,是不确的。  相似文献   

8.
李存光同志《巴金著译六十年目录》(载《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二辑)关于一九三三年巴金的创作说:“雪(中篇小说)写于1月至5月。[按:本书原题《萌芽》,1983年8月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被查禁。又以《雪》为题载于1934年1月1日《文学》月刊2卷1期,被检查抽去……”后来,李辉、陈思和、李存光同志《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载  相似文献   

9.
在反思与总结宋明儒学时,王船山对本体问题非常关注,且提出“太虚”“天”“太和”“道”多个本体概念。然而,本体只能有一个,那么,到底何为其真正本体呢?实际上,王船山乃以“太极”为真正本体,并从“太虚”“天”“太和”“道”多个角度进行疏解,进而对“太极无端”性质进行辨析。总的讲,他关于“太虚”“天”“太和”“道”之言说多为对张载思想的继承,而关于“太极”本体之言说不仅是对《易传》《太极图说》的继承,也是对《易传》尤其是《太极图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史·儒林传·朱震传》载:“陈传以《先天图》传(种)钟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领程颐。”(《宋史》见于《二十五史》)《太极图》推演宇宙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而这个推演图式的思维方法就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思维翻版。此外,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在设定“太极”这个本体范畴时,从表象上看也是推衍《易经》,而实际上是在思维的方法论上承继道家的宇宙生成论。因为,《易经》从先秦历经魏晋走向宋代,已经是经学玄…  相似文献   

11.
周敦颐在代表作《太极图说》中将天人相交、性(太极)与气合一,奠定了理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礼主刑辅的外在控制和“立人极”、“圣人”人格的内在控制思想,从而确定了理学建立主体道德理性进行社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周敦颐在代表作《太极图说》中将天人相交、性(太极)与气合一,奠定了理学社会控制思想的哲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礼主刑辅的外在控制和"立人极"、"圣人"人格的内在控制思想,从而确定了理学建立主体道德理性进行社会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思问录》是王船山学术思想的重要内核,其中蕴含着“太极”“动静”“人极”等理学概念,既融合周濂溪《太极图说》理论取向,又贯通了张横渠“气”学思想,以此颠覆陆王心学体系,实现对儒家传统的思想超越,由此亦体现出明末清初儒学在哲学义理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仿吾年谱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 二十九岁三月:从长沙到武昌,同张资平、郁达夫相会,为筹备创造社出版部事宜,三人商议了几次。(《曙新期的创造社》) 此间还同郁达夫谈论了筹办出版《创造月刊》的事。(郁达夫:《送仿吾的行》,《现代评论》一卷二十六期) 五月二十三日:晨辞达夫,离武昌过江至汉口,返回长沙。(同前)  相似文献   

15.
《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我国古代先哲们无不借《易D说以立巴伦,繁荣和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可以说,整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史的这条珍珠项链,就是由《易》这根金线串起来的。宋代的理学大师周敦颐,其以易学为宗,以儒家思想为本,并融入道释之说,建立起以宇宙生成学说为支柱的儒家理学体系,从而首开儒家研究宇宙生成学说之端,为宋以后理学提供了“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与模式。周敦颐灼儒家宇宙生成学说,可以说是一颗被《易》之金线串在项链中的闪亮珍珠。周敦颐的宇宙生成学说,主要由其《太极图》及《图说…  相似文献   

16.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在推行经济和军事改革的同时,为了在文化学术方面与变法运动相配合,树立革新派在文化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设置了“经义局”,以他自己的政治思想观点去训释《诗经》《尚书》《周礼》,号为《三经新义》;又撰写以说解文字为内容的《字说》廿四卷。这就是当时所谓“荆公新学”的基本内容。《字说》写作始于治平年间(1064—1067),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元丰五年(1082)进呈朝廷。《字说》问世之后,风行一时,曾作为教材颁于学官,有司用来科学取士。在《字说》的介绍、研究方面,当时“有唐博士耜、韩博士兼,皆作《字说解》数十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十卷,又有刘全美者作《字说偏旁音释》一卷,  相似文献   

17.
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太极图说》与《通书》。其《太极图说》开宗明义,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含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明白无误地表明,无极是他的哲学的最高范畴。他的哲学以  相似文献   

18.
上海《学术月刊》和《文汇读书周报》联合评选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是:1.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2.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3.怎样看待“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4.马克思哲学中的现代性思想;5.儒家文化及“国学”热的利与弊;6.关于非政府组织(NGO)的研究;7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是宋时理学的开山鼻祖,其学术思想源远流长。《太极图说》中用图画的形式扩展开来展示宇宙万象图景,使人们更易于理解“无极而太极”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本体这一命题;《能书》中用“神”这一概念,顺理成章的解释了“太极”本身阴阳动静的原因;而心性论中所说的“诚”,修养论中有关孔颜乐处的论述,更是当今社会所缺失并大力倡导的。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在易学史、中国哲学史,还是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和“太极图”的地位都是显赫的。我曾经认为,“太极”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有如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中的“逻各斯”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太极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就象“十字架”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地位一个样。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上,中国的“太极”,尤其是中国的“太极图”受到了西方科学家们的特别重视。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对应原理”的最理想的表现方式。近来,一些学者将“太极图”视为宇宙模型、思维方式、进化过程、科学灯塔、突变模型、光学原理……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