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据新闻不是传统新闻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范式。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把握数据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规律,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找到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数据新闻的产生不是媒体融合的终点,数据新闻只是未来信息产品的雏形,媒体融合时代将会有更加丰富的新闻范式诞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微博作为自媒体的代表,已经悄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传统媒体与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并存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河南媒体微博视窗紧跟时代脉搏,崭露头角。在发展过程中,河南媒体需不断克服阻力,在明确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关系的前提下,使主题更加明确;在重视微博效应的基础上,丰富微博内容,强化文化表现力;寻找合适方法,使微博真正发挥自身功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Web2.0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媒体技术革新和传播平台的兴盛,势必改变全球传播形态。面对新媒体市场的发展迅猛,单一媒介很难单凭自身优势在传媒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媒介与媒介的融合成为传播领域的焦点。与微博这种即时、快速、互动的社交网络融合是诸如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主要战略。春晚吐槽热议是这一融合现象的集中体现,"不看春晚就看不懂微博"的说法令人们对电视和微博融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双方融合背后是新舆论场的成功构建,还是微博占领了公共话语权,亦或是全民共同陷入新"议程设置"的漩涡。采用案例分析法,以2014年马年春晚微博吐槽热潮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微博这类社交平台之间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草根微博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动融合,为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管理和新闻传播创新提供新的模式。研究立足宁波的实践与探索,在分析其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推进三大微博主体融合的路径为:地方政府应有经营政务微博的理念及制度保障、政务微博要善于利用微博设置议题、传统媒体的融合报道要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微博信用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新闻工作者在对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使用中,出现了诸多行为失范现象,甚至成为谣言传播链条的一环,严重危害了新闻业的专业准则和社会声誉。规范社交媒体使用和新闻操作纠偏的路径,包括理清和摆正传统媒体与其官方微博的关系,审慎对待和合理平衡记者个人身份与职业身份、个人表达与公共表达之间的关系,规范记者的转发和引用行为,重视社交媒体中新闻信源的求证和核查等。无论在何种新技术条件下,理性和建设性应是新闻业始终坚持的基本准则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其中微博发展尤为引人瞩目,传统媒体和媒体工作者也纷纷开通微博,成为微博用户构成和传播景观中的亮点。微博平台传播信息、生成舆论等功能,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媒体重合,因此,自媒体时代纸媒如何经营官博,对其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甬温动车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微博的传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主流媒体提出了挑战:新闻价值、把关人、新闻真实性、议程设置。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传统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到与新媒体的互补和双赢:以深度报道凸显新闻价值;监控网络舆情,提升把关能力;关注公众的需求,加强融合报道,提高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技术对新闻生产影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詹姆斯.凯瑞,凯瑞认为电报技术的应用和其信息传播的特征促使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倒金字塔式的电报体应运而生。微博的推广与应用,显然已经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带来了重要影响,"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冲击影响就非常显著,这必然要求新闻工作者分析研究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如何在微博"微力"的威胁下寻找契合。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的平台霸权与中国传媒变革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但是迫于各种形势的压力而少有人道破真谛。BAT的发展存在其他外在因素的限制。今天传统媒体生态恶化,新闻、广告与新闻业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天需要新的理解。当平台垄断导致媒体“社交化”发生,主流媒体的“群众路线”与舆情市场化之间的悖论关系需重新界定。在这场逐鹿新媒体的博弈中,宏观政策的博弈能否实现共赢?今天更应该探讨的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利共赢的融合路径和政策。新媒体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体现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所用。这既是中国媒体公共性的最大体现,也是最大挑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生态,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使新闻伦理问题生发机制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新闻伦理意识弱化、新闻伦理价值消解、新闻伦理失范严重"三个问题,这对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复杂信息环境的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融入“微生活”、构建“微体系”、增强“微力量”三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微博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发布已经变得非常简便和自由,微博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起到了良好的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但是,大量微博谣言的传播,也形成了虚假的"拟态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分析微博谣言形成的原因和传播特点,创新微博管理机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使"拟态环境"更接近于真实世界,是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的出现,很大程度改变了当代大学生信息沟通方式与信息接收习惯,同时也对其信息认知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为辅导员工作带了新机遇、新挑战.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微博关注情况,得出现阶段辅导员微博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高校辅导员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加强作用效果的对策,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出现,继校园社交网络之后又一新媒体微博出现了,人们从此便步入了一个微博时代.微博已经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并成为他们舆情表达的重要窗口,微博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使大学生的生活进一步嵌入了网络世界,其影响力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就如何在微博时代寻找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广泛应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信息产生的便捷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的迅速化、信息主体的个性化和沟通平台的社会化等特征,使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微博是把双刃剑,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可能释放出各种负面效应。有效地消解这些负面效应,才能实现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一个爆炸式传播信息的社会化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掌握微博信息的扩散规律可以对不良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采用易感者、传染者及免疫者(SIR)模型将微博用户分成未转发用户、已转发用户和已淹没用户三类,成功模拟了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微博信息扩散过程的曲线,发现了微博中信息扩散的主要规律。基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对微博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正迅速崛起。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微博时代。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在传播与被传播之中,微博冲击着司法舆论,影响着司法公开。因此,法院开通微博有其必要性。应构建微博时代司法公开的相关机制,并促使法院开好微博,用好微博,打造司法公开的窗口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个人微博事实上已经成为商业广告重要发布平台,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个人微博广告也存在欺诈、不正当竞争以及擅自发布须经审批的商业广告等诸多失序问题,其肇因在于立法滞后导致的法律规制失能。为使个人微博广告步入有序的轨道,必须更新相关法律规制模式,从传统的广告主体资格管制加广告行为控制模式转变为微博备案加广告行为控制模式。同时,优化执法资源配置,重整相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机关纷纷采用了政务微博这一新兴的传播交流平台。在此背景之下,皖江城市带作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通过政务微博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还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了皖江城市带的知名度,从而更好的促进皖江城市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