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哈代作为英国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表现出独特的神秘风格。哈代小说神秘形态的形成与威塞克斯民间宗教有很大关系。因受到威塞克斯民间宗教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哈代在作品中描述了一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二是鬼怪、幽灵的超现实意象;三是超现实的神秘现象。哈代小说的神秘风格中隐含着哈代对民间价值立场的坚守,表达了哈代理想的民间秩序。  相似文献   

2.
哈代小说充满了对威塞克斯世界自然的描写,在这些描写中,体现了哈代鲜明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表达了生态整体观,具体体现在建构人与物的平等和谐关系以及对动植物所作的灵性描写和对人与动植物亲合关系的展现。其次,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具体体现为人类心灵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文章还阐释了哈代小说生态观的文化意义和哈代的民间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3.
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通过小说展示了"威塞克斯"乡土世界的民间活态文化.民间歌舞既反映了乡村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完好,也诉说着乡村生活的情趣、人际交往的淳朴;节日活动蕴含着古朴的民俗风情,体现了民间活态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哈代在小说中着力书写"威塞克斯"民间活态文化,蕴含着作家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体现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待民间文化的积极态度,对于当下传承和保护民间活态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传统被现代逐步取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但其态度非常矛盾。他一方面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形成了进化向善论;但另一方面,他又极富诗意地描写那个即将逝去的、作为传统文明象征的威塞克斯,并极力揭露现代文明入侵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如人性的异化,人与自然的疏离等,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批判。在其作品中,这种矛盾心态始终贯穿于作品,并导致了他身份的焦虑和思想的"悲观"。  相似文献   

5.
哈代小说《还乡》中的埃格敦荒原是故事的独特背景,人物活动的舞台,更是自然的象征。从尤苔莎的敌视、克林的回归以及红土贩子与荒原的浑然一体三个方面来分析埃格敦荒原上的人对埃格敦荒原的爱与恨,探讨入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通向幸福之路。这也正是哈代在眷恋即将走向毁灭的威塞克斯农村宗法制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哈代的小说中,上帝的存在是缺席的在场。哈代对进化论的推崇,对异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上帝的讽刺和怀疑似乎都证明威塞克斯是一个上帝缺席的世界,但小说中到处可见的十字架却成了上帝来过又离去的证据。哈代笔下的十字架,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作家依然以神性为中心的终极价值依据。虽然上帝已经隐退,但哈代仍然保留了他的席位。  相似文献   

7.
哈代小说在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狂欢形态,主要表现在狂欢广场和广场语言两个方面。一方面,哈代小说中描述了大量民间节日狂欢场景、聚会场所、乡野舞会、酒馆等狂欢广场,在这些狂欢化的场景中,表现了解构等级秩序的狂欢精神;另一方面,哈代小说中威塞克斯居民的对话体现着鲜明的广场语言的特征,在他们的话语中表现出鲜明的狂欢因素。  相似文献   

8.
哈代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描绘了亨察德与其对手法弗雷在商业、政治和爱情上的生死竞争,以亨察德的惨败为结局。两人的商业竞争集中体现了哈代的哲学思想———社会进化向善论。  相似文献   

9.
共同体书写是英国文学的古老传统,也是历代小说家的必然选择与审美取向,并与各个时期的英国社会变迁相契合.哈代作品中既有古朴恬静的牧歌与田园,又有躁动繁华的商业与城市.作家基于故乡多塞特郡想象的威塞克斯王国,在赋予其作品真实感的同时也为其涂抹上一层亦真亦幻的神秘感.《还乡》现实情怀浓重,悲剧色彩明显,但其中蕴含的共同体精神以及作家对威塞克斯乡土空间的诗意想象同样溢于言表.荒原、海滨城市、大海以及大都市巴黎都不再是简单地理意义上的地域空间,它们超越自身而存在,更多地象征哈代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寻找更为理想生存方式的审美化努力.所有这些共同指向一点,那就是哈代具有显著的荒原情结和怀旧之情,乡村田园空间才是其心中理想的共同体形态.  相似文献   

10.
试谈哈代早期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七○年,狄更斯这个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英国文学中的神明”的人逝世后,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三十年,是由优秀的小说家和诗人托玛斯·哈代(1840—1928)代表的。哈代的艺术视野集中在小说中叫做“威塞克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案例剖析说明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行为,实现生态和谐,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的重要因素应是提升公民公德素质,必须用人类的自律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与社会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历史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来讨论宗教和道德的三种伦理关系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变革——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所生活的现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风险社会。随着理性的张扬,科学技术无止境的发展,人类制造了许多文明风险,我们生活在各种社会风险之中。同时,在现代社会里,人类面临的风险状况已经发生改变,各种人为的文明风险在社会风险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从伦理方面寻求应对的希望。然而,传统的伦理理论主要属于信念伦理的范畴,它注重行为所依据的动机和目的,而忽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联,不重视对责任后果的承担,因此,它难以契合风险社会要求对行为后果的关注。而责任伦理则和现代社会有诸多契合,它认为道德的根据主要在于行动的后果,它要求行为者对自己行动的后果负责。面对如此复杂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进行伦理观念的变革,实现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没有明显改善,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只有不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适合时代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才能达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作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中的民众不加矫饰的价值观念,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格局中,民间伦理与正统教化伦理之间既矛盾对立又相生相长,构成了传统社会伦理生活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16.
传统家训的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训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的特殊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家庭伦理思想,其中也包括了环境伦理的教育,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爱物惜命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环境伦理教育的民间模式。在教育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对培养人们的现代环境意识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是当代社会背景下民族村寨维护社会稳定或调整伦理道德规范的迫切需要的产物,是苗族村寨议榔传统习俗的当代传承,是政府、学会、民间三方合力互动的结果,是主流文化参照下的民俗文化革新。当代黔东南苗族议榔习俗改革对民族村寨移风易俗、和谐发展正在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其《新原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人生四境界说,认为“天地境界”是人所能达到得最高境界。“天地境界说”被理论界认为是建构未来道德哲学的基础,但仔细研究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人类并非是唯一价值的主体。自然同样也是价值的主体。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传统发展伦理观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在于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在生态法则和道德法则衡平基础上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应进行衡平,这种衡平乃环境法价值理念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生态环境为本:生态伦理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伦理应实现从“以人为本”到“以生态环境为本”的思想转换,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借助于自然观的演绎,确立了理性的合法性地位。全球化背景下的“以生态环境为本”的理念是对工业化背景下的理性在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误用之扬弃,同时这一理念一改过去把生态中心主义作为生态伦理核心理念的错误认识。这种转变在重新审定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把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到生态伦理中,转换了伦理思维,扩大了伦理范围,深化了伦理意境,改变了伦理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