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汤皓钧 《社区》2014,(18):34-35
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了解到,目前物业管理存在管理服务难、收费难,这已成为社会的通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规范;另—方面是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由此造成物业服务企业收不到物业费只好降低服务质量,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满意便~4'-J物业费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老小区物业管理几乎瘫痪、新小区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矛盾纠纷不断,甚至物业服务企业因收不到物业费一走了之、使小区物业管理陷入瘫痪。那么,如何破解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日前,笔者来到声名鹊起的江苏省大丰市浦江名苑小区,探索业主自治成功背后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胡霞利 《社区》2014,(33):35-35
物业费收费难,一直是一个困扰着物业管理行业的问题,虽然《物业管理条例》对欠费业主做出了“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约定,业主逾期不缴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规定,200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共同颁布实施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但物业管理企业—直缺乏有效的催缴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房地产开发商自建物业服务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该物业管理形式占主导地位的原因加以剖析,阐述了房地产开发商自建物业服务企业的利与弊,并对开发商自建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宿州市物业管理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物业管企业规模小,资质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够规范;规章制度认识不够,甚至存在误区;招投标的运作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扩大物业管理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严格规范物业收费的审批与公示制度;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消费意识;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秩序,实现“建管分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盛国荣 《社区》2008,(13):22-23
物业管理是物业公司接受业主委员会委托对小区实行物业管理服务的一种有偿服务,是业主委员会与物业企业之间的一种民亨合同关系,是市场规则下的双向选择,是市场行为,不是终身服务。因此,就存在物业企业退出小区管理服务的问题。从天津市河东区近年的物业管理情况看,先后有20余个物业企业退出小区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9):12-13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共有住宅小区200多个,物业服务企业150多家。目前,社区各类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关系不顺,特别是物业管理责任不清、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服务不到位,以及业主委员会组建和运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等问题,不时激化社区内各类组织间的矛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不利于社区和谐稳定。为此,丰泽区提出“一个核心、四位一体”(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模式,进一步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百强名企实力物业跻身行业前列 2月7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来消息,融信(福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由中国住建部颁发的国家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标志着融信物业服务已经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的广泛认可,为跻身于全国先进物业管理企业行列、在市场运作和项目发展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条例》的理念偏差与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物业管理条例》在理念上存在两个重大偏差。首先,在物业管理的问题上否认了业主自治,不允许业主管理自己的物业,要求必须聘任物业服务企业。其次,强调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划分”物业管理区域,而不是根据业主的财产权“确认”物业管理区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物业管理条例》的相关制度与《物权法》存在冲突,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茅佳敏 《社区》2012,(15):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7,(20)
专业化、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如今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但是,随着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对物业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物业服务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确实存在。原本  相似文献   

11.
盛国荣 《社区》2011,(11):36
目前,在社区物业管理实践中,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缺乏诚信、守约意识,不遵守与业主大会签订的服务合同约定,以收费标准低、收费率低、企业亏损经营、高层住宅欠电费停梯、前期开发商遗留配套问题等种种理由,不履行  相似文献   

12.
物业服务合同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新型的民事合同 ,具有特殊的主体、客体 ,而且在它的订立过程中还存在着复杂的代理和被代理关系。物业服务合同对于促进物业服务的健康发展以及保障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连波 《社区》2004,(8):7-8
作为业主,要想有效地利用《物业管理条例》维护自己的权益,最重要的是成立业主委员会。因为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代表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不但要了解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还要监督和协助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因此其作用十分重要。然而,笔者认为,组成业主委员会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现实困难,需要一段时间来摸索。按规定,成立业主委员会要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和指导。可目前的街道办事处从人员的组织上、对物业管理的倾斜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加之到底找什么样的人牵头,怎样组织,…  相似文献   

14.
涂显勤  江虹  崔明军 《社区》2012,(10):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同样有这么几个小区也经历了物业与业主对抗带来的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2,(5):51-51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指小区的物业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内各类房屋和设备、设施及相关的居住环境进行维护、修缮和提供服务的活动。小区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按服务性质和提供的方式可分为三种:常规性公共服务、针对性专项服务和委托性特约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物业管理服务领域,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竞争力、企业文化竞争力、企业品牌竞争力和企业资源竞争力。物业服务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则包括社会生活方式、高科技管理手段、劳动市场、业主参与意识和行业竞争等,基于以上因素应注重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总结和评价,以便真正达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3月1日起,山东省青岛市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将实行由青岛市物价局会同青岛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一改由物业公司单方面选择价位标准的现状,规定业主可自主选择物业服务的项目,在上浮不超过15%的浮动幅度内,由业主大会与物业管理企业协商,确定具体物业价格。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条例》中使用了前期物业管理这一新概念,并对其作了一些规定。对于这一新的制度,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前期物业管理企业是否有资格与建设单位进行承接验收?前期物业管理的时间界限如何确定?业主大会成立前,建设单位能否向主管部门申请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修建新的建筑物?若主管部门予以批准,是否意味行政侵权?本文认为,可以赋予前期物业企业承接验收的资格,但对其法律效果应予以完善。前期物业管理的开始,以物业上的权属性质属于区分所有权为前提。前期物业管理于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时终止。对于建设单位的申请,只要建设单位不是唯一的业主,且申请未获得全体业主同意,主管部门的批准将构成行政侵权。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7,(20)
浙江省宁波市现有社区412个,物业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约2.2万人,所服务管理的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有796项物业服务项目。过去,宁波也出现过物业管理"水土不服"现象——物业服务不到位,收费不合理,业主不配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高校的物业管理应当从扩大物业管理的范畴、物业管理集约化、正确处理甲乙双方的关系、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物业文化、健全物业管理制度、加强物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物业管理中的科技含量、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的选择和物业管理协议等方面入手,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承担高校的后勤保障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