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比较与借鉴: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法国混合市场经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和日本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干预的不同特点及绩效,指出不同特点的政府干预摸式是不同国家、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更适合后起工业国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预不同于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干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其法律表现形式便是经济法。把握经济法的起源及定义以便于厘清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得到了各界的认同。通过对经济关系中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和社会分配四要素进行调节,经济法弥补了市场和政府的内在缺陷,在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家干预市场的法治化发展,并且为国家干预的法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适度、有效的政府干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治理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地位,理应成为一国经济治理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政府失灵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而是不可克服的,这使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把政府干预作为临时和应急的治理手段,"大市场、小政府"成为其不得已的选择。我国政府失灵的根源在于具体体制、机制改革的不到位,因而是可以防范和治理的,这使政府干预作为常态的治理手段成为可能,政府干预在中国模式的未来发展中仍将发挥积极作用,"强市场、强政府"将是中国模式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干预”思想源远流长,既有增加政府对市场干预的主张,也有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主张。“政府干预”模型分析表明:“政府干预”与“干预净收益”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的“政府干预”。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政府一直在调整“政府干预”程度以满足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历年的“政府干预”程度就在“最优干预”程度上下频繁波动。政府应当谨慎的决定增加或者减少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干预”,以使“政府干预”产生最优的“干预净收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家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和价格保护的分析,揭示政府干预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发展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的干预,使农业摆脱目前的困境,以使农业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818-1945年是美国公立高校发展的非常时期,国家干预解决了公立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危机、资源危机和服务危机,促进其成熟和繁荣。国家干预的特征在于:以资助和法律规范为主要手段,依据"卓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采取适当引导为主的有限间接干预。在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对其干预的目的、范围、手段以及政府的角色定位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政府干预对企业家精神是不利的。然而这个判断是否符合我国这样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由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我们使用2000年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运用SEM方法,考察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干预虽然直接推动了企业家精神的增长,但阻碍了经济自由,最终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因此,地方政府热衷于通过经济干预来培育企业家精神或许是错误的。要发展企业家精神,就必须减少政府干预,实现经济自由。  相似文献   

8.
实现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是我国权力经济向法治经济转变的关键所在。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主要包括干预权力、程序及责任的法治化。推进政府干预行为法治化对于规范权力行使、提高干预绩效和保护市场主体权利意义甚大。当前,我国政府干预行为存在权力界限不清、权力滥用与腐败等突出问题。推进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是破解上述问题的重要路径。为此,我国应采取合理划定干预行为法律界限、严格干预经济行为程序规制、健全干预经济行为立法、落实干预经济行为法律责任及构建干预经济行为绩效评价法律制度等针对性措施,推进政府干预经济行为法治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经济法价值定位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而经济法就是在自由市场与国家公权力之间起一种平衡作用。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由国家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我国目前的经济法仍定位于国家干预经济,这显然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发生了错位,故此,我们认为我国经济法在其价值定位上应取向于经济自由和规范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领域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经济、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如果放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背景下来理解,更有助于把握其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保障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借助于国家的适当干预.国家在干预经济、干预市场时必须依法进行,在公权与私权之间达成适度的平衡,实现市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适时介入制度对于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而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该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归纳为4个方面。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检察机关适时介入制度的5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NGO组织Y在G村与L村两个项目点的实证研究,试图厘清NGO农村发展项目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介入乡村治理的条件和实践逻辑。分析认为,NGO农村发展项目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干预者的角色;NGO农村发展项目的介入是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诸问题的一种新路径,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外源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最近15年内(1990-2005),女权主义干预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种族中心主义特质;由于导致妇女面临的问题和受压迫地位的原因是复杂的,以及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异质性,因此,女权主义干预应当引入多元化的要素,有针对性地分析并解决妇女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对计划干预的线性与循环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文章从行动者的角度分别对农业发展和国家政策进行分析,揭示了干预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农民不是简单地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根据他们自己的项目进行决策并同外部机构与人员进行互动;干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的社会构造与谈判过程,而非简单的对现有计划及其预期产出的执行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对干预的概念进行重新构建,摆脱旧有模式与思维的限制以更好地理解发展干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沿着发展型国家的研究脉络,以L镇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地方发展型政府行为演变的逻辑和机制。针对已有研究将地方发展型政府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的不足,进而提出发展型政府行为的结构性解释视角。研究发现,在取消农业税费之前,政府积极介入产业发展,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形成紧密关联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发展行为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取消农业税后,乡村利益共同体的解体、宏观政策制度环境的变化、乡村基层组织体系的松散化,这一系列结构性要素共同促成了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行为转型。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实施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发展政策,将小农置于边缘化地位,不利于建立分散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体系。如何为广大分散小农户提供更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使产业发展政策重新嵌入基层社会,是未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政策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做了个阐述,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对照组569例,观察组868例,对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的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8.
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问题解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影响心理平衡状态的因素、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式和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做了简要的介绍 ,这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危机中找到应对策略 ,克服因危机而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9.
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下的身心耗竭状态.编辑也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与编辑的工作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应该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减轻、消除编辑“职业倦怠”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