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西南夷列传》把西南夷又分成“西夷”和“南夷”。司马迁作这种划分的基准是西汉时期的巴蜀;巴蜀以南的夜郎称“南夷”,以西的邛、筰、冉、駹、斯榆(徙)称“西夷”。《史记》中还有“僰”的记载,或称“僰中”,或称“西僰”。对于僰是属西夷,还是属南夷,人们看法不一。辨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僰人的族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 广州古称番禺,为岭南一重镇,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关于番禺县得名,最早见于南北朝时著作,刘宋沈怀远的《南越志》称:“番禺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是为源自番禺二山说;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浪水注》引交州治中姚文式问答云:“何以各为番禺,答曰:南海郡昔治在今州城中,与番禺县连接,今入城东南偏有水悫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傥谓番山之偶也”,是为源于番山之隅说。嗣后志书大抵皆宗此二说,《元和郡县志》即谓番禺“县有番、禹二山,因以为名。或言置在番山之隅。”唐以后诸志,都以得自番禺二山说为主,言之凿凿,图示分明。  相似文献   

3.
宋代“泸夷”地区民族关系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代“泸夷”地区民族关系的演进刘复生今四川泸州至宜宾以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宋代主要包括在泸州羁糜州的范围之内,《宋史纪事本末》称之为“泸夷”,即“泸州夷人”或“泸南夷人”之省。除北边与内地州县接壤外,“泸夷”的其它三面均与...  相似文献   

4.
应公鼎出土于应国墓地,从铭文来看是应公为祭祀武王所作礼器。联系相关铜器铭文,可证应国因有征伐南夷等功德之事而天子许其在封国内立武王庙,犹如鲁国、卫国、郑国因有功德之事而得以在封国内分别立文王庙、厉王庙一样。铭中“珷帝日丁”之称,透露了应国至宣王晚期应公时始立武王庙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说吴族     
研讨吴史、吴文化者大多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语:“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索隐》:“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此言自号句吴,吴名起于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着重点为笔者所加,以下同)这一说法,历来被奉为圭臬。于是就产生了许多的问题。诸如:按历史时间估算,周  相似文献   

6.
论古代云贵高原的濮、僚族及其和百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称今云贵高原、川西南及桂西插入高原部分地区的民族为“西南夷”。“西南夷”中族系纷繁,民族众多,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中“西夷”指氐羌族群,“南夷”指百越族群;他们在分布上各有聚居区而又交错杂居。根据考古学文化特征的研究,代表百越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如有肩斧、有段石磷及几何印纹陶器,在云贵高原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  相似文献   

7.
南夷社会文化变迁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本文把战国秦汉时期南夷社会文化变迁划分为汉武帝开拓以前、汉武帝开拓后至东汉初期和东汉三个不同时期,深入分析了不同时期南夷社会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内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越族先民自古就居住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一些海岛上。长期的水上活动,炼就了越族先民善于驾舟的本领。《越绝书》说:“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是“越之常性”。从江河和沿海活动,逐渐到进行远距离的海上航行,是古越人水上活动能力的必然发展。百越先民是开拓我国南方海外交通的先驱,他们同南迁的汉人一道,共同开发了海外经济文化交流事业。 1 秦汉时代,番禺、合浦和徐闻等港口,已是我国南方海外交通贸易的门户。番禺(今广州)濒临南海,扼三江(北江、  相似文献   

9.
《九章、涉江》的首章是这样的: 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缺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如兮,旦余济乎江湘。这一章,无论就其押韵方式,还是章节组成而言,都与楚辞中其他屈作部分不相类,而且文义窒碍难通,其中分明有错简。历代许多楚辞研究者或碍于资料,放诸阙如;或因“以下登昆仑兮亦五句为三韵,而不之疑”。也  相似文献   

10.
刘显仁 《社区》2011,(25):9-9
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广州市天河、番禺等新城区人口激增,导致社区膨胀,出现“万户居委会”,目前番禺已知户数最多的社区是洛浦社区的丽江居委会,一个居委会辖内竟有12088户46000余人。而广东省规定社区规模达2000户可设1个社区居委会,3000户以上为大型社区。随着“万户社区”的出现,居委会将面临怎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陈邦彦(1603—1647),字令斌,号岩野,顺德龙山人,明末岭南抗清烈士,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番禺的黎遂球、南海的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雪声堂诗文集》、《南上草》等遗世,后人编为《陈岩野先生全集》。他的诗歌师法杜甫,笔力老健,感慨深沉,有“粤中杜甫”之称。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南夷社会发展分为土著主导和汉人主导两个时期.从经济技术、社会结构、风习信仰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了南夷社会两个时期文明化进程的内涵及其模式.提出前一个时期为土著社会基于生存的开放--融合模式,后一个时期为基于汉移民及其文化的夷汉政治、文化、族体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史密簋铭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新发现的西周中期青铜器史密簋的铭文进行了深入的考释分析。文章指出,该铭文所记载的周王命大臣率领齐、莱等四国军队与南夷和杞、州交战,取得长必大捷的事迹,可补史籍之不足;当时确已存在的乡遂制度,对古代社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参考诸种文献 ,对明张洪《南夷书》作了笺注 ,并就文中歧误之处作了精心考校 ,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国家提出“西电东送”的重要举措。“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位於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水能资源密集,仅金沙江干流河段总装机容量就是三峡电站的1.7倍,当仁不让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而昭通人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走上了大项目促大投资,大投资带大发展的致富之路。  紧握历史机遇水电兴市 昭通历史悠久,早在1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秦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後,昭通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是早期云南…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海瑞具有穆斯林血统,是回族。其海南始祖海答儿,来自曾有“海獠杂居”的番禺。“海答儿”是一个典型的穆斯林名字,阿拉伯文写为,读为Kitom,本是阿拉伯古贤人名,按穆斯林习惯取名法,为后代不断采用。海瑞是海答儿的第五代传人。  相似文献   

17.
清《揭阳县志》载 :“史定 ,秦时人 ,仕南越 ,为揭阳令。元鼎六年 ,汉兵下番禺 ,定决计属汉 ,武帝嘉之 ,封安道侯 ,邑六百户 ,子当时袭侯爵 ,子孙遂家于揭阳 ,祀名宦。”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载 :“苍梧王赵光者 ,越王同姓 ,闻汉兵至 ,及越揭阳令定属汉。”从《揭阳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 ,史定在元鼎六年 (公元前 1 1 1年 )以前 ,已经是揭阳县令了 ,但具体的时间不明 ;而据《史记》的记载 ,也能知道史定在“楼船将军杨仆进入南越地时 (元鼎六年即公元前 1 1 1年冬 )已是揭阳令”了。那么 ,史定到底何时任南越国的揭阳县令 ?…  相似文献   

18.
朱执信,原名大符,字执信。原籍浙江萧山,1885年生于广东番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理论家。朱执信出生于书香世家,1902年考入广州“教忠学堂“,  相似文献   

19.
《史密簋》铭文中的齐师、族徒、遂人———兼论西周时代乡遂制度与兵制的关系方述鑫关键词:史密簋金文西周乡遂制度兵制1986年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县的《史密簋》,其铭文记载了西周王朝与东夷、南夷的战争。迄今,已有好几位同志撰文考释探讨本铭内容①。对本铭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正> 《词学》是我国唯一以促进词学理论和词学史研究为宗旨的大型学术刊物,出版后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词学》编者还广事搜求久已散佚的各种词籍,经整理后予以发表,使词学研究者开拓了眼界和思路,嘉惠词林其功尤伟。本文就《词学》第四辑所刊《百尺楼词》编者跋语中对词集作者的考证贡献几点浅见。“编者跋”说:“右《百尺楼词集》一册,番禺陈庆森著……,陈庆森,或作庆笙原名树镛,字(?)阶,或署讽佳。广东番禺人,受业于陈兰甫之门,与梁鼎芬、汪兆镛昆仲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