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凝聚力是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精神基础,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企业,如果缺少甚至失去凝聚力,那么,这个企业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掌握影响企业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如决策水平、企业文化、职工需要等,对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将具有很大的作用。1.决策水平。决策者对企业发展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策略、措施的判断与选择,规定了企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因而,决策水平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乃至该企业的前途命运均具有战略意义。正确的决策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大有益处。成功或比较成功的决策,将领导者的…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时代、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为了推动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造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呼吁中国企业共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履行《企业全球协议》,  相似文献   

3.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企业要取得好的效益,除借助于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等重要手段之外,还应触及更深的一个层面,即企业文化形态。企业文化形态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有自己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方面的一种观念形态。它不仅是企业凝聚力所在,是企业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还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点,对企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能动作用。努力倡导和建构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培育企业精神,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已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本文仅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这个问题,来探讨一…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都取决于人的素质,都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文化事业中,图书馆事业是一个突出典型.  相似文献   

5.
抗战文化是桂林历史的丰碑。桂林抗战文化所孕育的抗战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已经深深地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继承抗战优良传统,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历史和现实表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为了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多样中谋求共识、多变中把握方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本文试图从探索文化的内涵着手,通过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达到丰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周仕茂 《南方论刊》2005,(11):24-25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能否得到有效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是否能和谐发展。我公司多年来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建企路子,构建了有自身特色的人本管理,转变了职工的思想观念,激发了主人翁精神,促进了供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是形成向心力,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我公司从自身特点出发,从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三个层面着手,培育和确立了茂名供水人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优质供水,服务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人们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9.
企业跨文化管理中民族文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整合在企业并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民族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显示了强大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延续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在吸收国外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会创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跨文化整合过程中,通过企业并购的实践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和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确立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从“三个代表”思想中拓展出的先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崭新的文化观进一步揭示了当代先进文化的本质、内…  相似文献   

11.
乔俊民 《中州学刊》2003,(2):174-176
要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用“三个代表”思想统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 ,增强企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 ,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体现一国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也体现该国对外施加的影响力。因此,大力加强建设丰富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大国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创造活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使全社会形成更加昂扬向上、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为世人展现我国良好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市场全球化进程加速,知识经济迅速增长,市场经济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一轮又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催化着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一)企业文化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文化从一开始就对企业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企业的文化思维、经营观、价值观、市场观、雇员观、民主意识、员工的进取观、…  相似文献   

14.
涂理 《南方论刊》2007,(6):88-88,8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因此,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竞争力;必须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竞争力;必须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徐海珍 《南方论刊》2008,(12):64-65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灵魂所在。以关爱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是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凝聚员工的原动力,是激发企业员工创造力的精神动力,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平台。以关爱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关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对增强县域文化整体实力和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包括文化娱乐业、影视音像制作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表演、美术作品等。文化产业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已经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文化消费在其国民消费中的比重已超过30%。本文就如何加快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陈坤 《北方论丛》2007,(6):136-138
中西方企业文化有着各自发展的历史渊源,因而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彼此都有长处和欠缺;跨国公司如果能将中国企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共享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有着至深至远的意义,也将极大的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的力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及文化问题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根据时代的特点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所作出的论断 ,表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文化的力量的高度重视和科学认识。认真学习和把握这一论断 ,对我们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自觉地将文化建设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国家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国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国家自我认同危机,而增进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功能。追求发展是中国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