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维强 《中国藏学》2006,(2):217-226
藏传佛教格鲁派第一座寺院甘丹寺的法台即甘丹赤巴在格鲁派中享有极高地位,其选任制度有别于其他寺院寺主的传承方式,重学识而不重出身,通过严格选拔方可担任。作为宗喀巴法位继承者的历任甘丹赤巴,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创建教派、建寺弘法、著书立说、培养人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功能及其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为进一步发展佛教教法,在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建立了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聘请印度和藏族僧侣13人为教师,招收学僧25人,学习藏文及佛教教法,这就是藏族历史上最早的寺院教育。此后,随着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发展到了全民信教的程度,随之大大小小的寺院星罗棋布,遍立整个藏族地区。据乾隆二年(1737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申报理藩院的数字:达赖所属寺院3150座,僧侣302560人;班禅所属寺院327座,僧侣13670人。①如果把格鲁派以外的各教派所属寺院和僧侣…  相似文献   

3.
久迈 《中国藏学》2012,(2):162-167
20世纪初,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发生了一次佛学革命。在安多"日绰巴"运动的推动下,在青海化隆底擦寺中,以格当洛桑华丹为首的僧侣向传统的佛学提出了质疑,并与权威佛学进行了一次论争,论争的地域逐渐扩大,从底擦寺衍伸到拉卜楞寺,又到拉萨哲蚌寺。碰巧的是,在论争的每一个阶段,更顿群培就在相应的寺院学习,并深受其影响。笔者梳理这一历史事件,并认为底擦寺论争奠定了更顿群培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塔尔寺概述     
塔尔寺是青海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我国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六大寺院是:西藏的噶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札什仑布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其中以噶丹寺和塔尔寺最为著称。前者是宗喀巴创造的格鲁派第一个寺院;后者是宗喀巴诞生之地。因此,塔尔寺的创建、发展以及格鲁派在青海广泛传播,都与宗喀巴有直接关系。塔尔寺位于湟中县鲁沙尔西南角的莲花山中,距西宁古城二十五公里,是国务院一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青海省境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为例,对藏传佛教主寺和属寺的传统称谓、主属寺关系中的几组模式、主属寺系统形成的内在原因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教"和"人"的因素是其内在的原因或动力,这种内在因素与包括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格鲁派主属寺关系在青海境内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松赞林寺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是滇西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现根据藏文史料和多年实地调查,将该寺的历史、寺院机构、学经制度等详述于后,奉献给关心云南藏族及宗教的专家、学者及读者。  相似文献   

7.
夏琼寺和却藏寺是青海著名的两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根据两寺僧人的口传和一些文献记载以及塔尔寺的唐卡等其他资料,两寺的创建者同属却藏活佛转世系统.两寺因同一寺主,宗教关系密切.同时,按照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理论,却藏活佛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老师,加之其他原因,在藏区乃至广大蒙古族地区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格鲁派在创立后的五百余年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学经制度,其中以著名的六大寺院最为典型,成为所有格鲁派寺院的楷模,是藏族地区寺院教育的最高学府。一座寺院犹如一所大学,其中设有专门授习显宗和密宗的显宗学院和密宗学院,授习天文历算的时轮学院和授习医药学的宗学学院.所以,我们对六大寺院的学经制度如果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对整个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就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格鲁派寺院的组织机构 格鲁派寺院的组织机构大同小异。拉萨三大寺的组织机构分拉吉、札仓、康村三级管理。拉吉是由各札仓堪布、堪苏(卸任堪布)组成的磋钦会议厅,是全寺的最高管理机构,推选德高望重的高僧充任总堪布(法台),执掌全寺。总堪布之下有磋钦吉索(总管)、磋钦协敖(总法官,又称大铁棒喇嘛)、磋钦翁则(总引经师)等几个重要僧职人员,分掌全寺财务、僧众纪律、僧众诵经等事宜,对外代表全寺。  相似文献   

9.
位于日喀则市区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自第四世班禅起该寺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文章对扎什伦布寺的现有僧侣及其经济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自明代万历年间建立后,随着明朝“多封众建”政策和卫所制度的推行,“西宁十三族”成为明朝纳马番族;万历之后,随着西宁番僧纲司的建立,西宁十三族逐渐分化重组,最终成为塔尔寺的寺属部落,史称“塔尔寺六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