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电脑进入家庭已不是新鲜事。两年前我就想学电脑,终因自己没有电脑而没有学成。这几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学电脑的心情越发迫切。为此,我狠了狠心花了大几千元买了一台。 有了电脑之后,我首先详细阅读了电脑用户手册、《windows 98使用指南》,还购买了《趣味速学五笔字型》等书籍。为了首先学会五笔字型输入法,老伴还帮我将五笔字型键盘字根总图制表、放大,工工整整地用毛笔抄写出来贴在墙上。从此我不厌其烦地在键盘上背字符、练指法,还  相似文献   

2.
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电脑,一般会沾满了灰尘和细菌。—位烟台女孩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当上了电脑保洁师。我叫吴姣,1980年10月出生在山东烟台市一个工薪家庭。1999年,我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  相似文献   

3.
薛白6岁就是已经成名的小童星,来到北京之后,薛白更是如鱼得水。这些年,她一个接一个演电影、电视剧。在《三家巷》、《宝姑》、《喔,香雪》、《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和《电脑之家》等影视剧里,薛白塑造了20余个职业不同、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而薛白自己却总希望能演一个特别角色,摆脱自己总是纯情少女或公主的形象,终于,在九七年,她等到了一个满意的角色——女杀人犯。 这部15集电视纪实性连续剧,《松花湖畔的较量》由南京电视台金威广告公司、中国儿童戏剧研  相似文献   

4.
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代价》表现兄弟二人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及成因,透过道德现象分析阐释兄弟反目的根本原因,;揭示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一个典型中产家庭的家庭伦理关系,表达了建构和谐的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歌里的记忆     
《北京颂歌》 提起《北京颂歌》,脑海里先显出的画面:黎明的广场,被朝霞染得灿灿金色…… 这段曾长时间被作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曲的标志性旋律,又曾多少次激荡了人们的心灵。 当年,《北京颂歌》的创作是因为毛主席。如今,毛主席不在了,但北京还在,爱北京的人们对北京的深情还在。 萧峰是已经拿到"身份"的美籍华人,他说,每次回国,一到首都机场心里就下意识地涌起《北京颂歌》的旋律,不知多少  相似文献   

6.
十年普及出成效 电脑进入家庭,辅助家长教育孩子,算是找到了市场生长点。在我国众多独生子女家庭里,孩子的教育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家教投资从学乐器(电子琴、钢琴)到学英语,如今又转到了学电脑。前不久,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搞了一次《城乡少年消费生活方式》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14%的城市学生已拥有电脑;有11.4%的城市学生现在最想买的高档用品是电脑。  相似文献   

7.
“竹枝词”这种七言四句,专门描绘风土时尚的特殊诗体,在清代颇为盛行。描绘北京风土时尚的“竹枝词”,以乾隆末年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影响最大,继它之后写北京“竹枝词”的作者很多,其中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刊行的、满洲旗人得硕亭的《草珠一串》(<京都竹枝词>)尤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邱长福 《社区》2003,(19):55-5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电脑这一高科技的产品已经进入百姓家庭,随之而来的电脑维修业也日见红火。在电脑维修过程中,一些不法业主弄虚作假,采用“坑蒙改骗”等手法,在消费者身上玩出了一个又一个“猫腻”。  相似文献   

9.
张然 《中华魂》2013,(12):56-56
北京市社科院正式发布《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蓝皮书。报告指出,“北京已经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不应该仅仅利用人均GDP水平一个指标来加以衡量,还应该综合考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本刊轻松诙谐地描绘过《京城时髦青年时髦事》,钢丝头、文化衫都是有一号的。今天的时尚青年唯明星马首是瞻。如果说时尚是时代最好看的脸,过去这脸只算轻描淡写,现在已经花得不知怎么看了。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脱稿于一九四○年深秋,当时曹禺住在四川江安靠近城边的一幢房子里。他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感受着时代的苦闷。他在回顾、总结了《蜕变》的得失之后,为了驱散苦闷和寂寞,决定再次提笔创作,这时他所熟悉的旧时代生活和人物破土而出,涌现在眼前。面对着这些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曹禺自然而然地萌生了一种愿望:“人应该像人一样地生活,不能象当时许多人那样活,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好人应该活下去,要死的就快快地死吧,不要缠着还应该活下去的人。”才提起笔来描绘一幅昨天的生活图画,唱出了一支封建囚牢的葬歌,向旧时代生活告别。这就是他继《蜕变》之后,所奉献给剧坛的另一个刷本《北京人》。  相似文献   

12.
1995年2月,《北京纪事》刊登的一篇《北京人圆一回轿车梦》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而时至今日,北京人拥有轿车已经不再是梦,这一点从每天早上的车流中你就可以看出来,各式各样的轿车充斥着北京的大街小巷,以至于北京人现在关心的不再是轿车,而是交通。  相似文献   

13.
麻雯 《北京纪事》2009,(1):4-11
有人说798艺术区是北京的一张新名片。因为它,北京在2003年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世界城市TOP12";因为它,北京市政府改变了城市规划;因为它,许多人在此扬名立万。工作室、画廊、旅游区、时尚广场……798从未停止改变。798究竟是一场什么秀?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从演播室搬到了各地的广场,编导组换了一拨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主持人也由带着书卷气的周涛换成了更时尚更松弛的靓女曹颖。也许还谈不上脱胎换骨,但这个已办了200期的老牌栏目毕竟有了许多变化,如曹颖所说,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给观众新的感觉。 说来曹颖也不是新面孔了,3年前她便开始主持CCTV《半边天》栏目,尤以访谈、聊天类节目中的反应机敏、青春气息获得很多观众喜爱。曹颖还主演过《北京  相似文献   

15.
《北京纪事》2014,(4):4-8
《北京纪事》到今年已经创刊20年了,20年能让一个孩子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能让一个青年成长为老成稳重的中年,能……作为《北京纪事》的第一任社长、主编陈世崇老师,给我们讲创刊之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央视的武侠大戏《神雕侠侣》的后期制作刚完成,《碧血剑》又在福建武夷山鸣锣开机了,我依然是担任总制片人。开完发布会刚回北京,我还得马不停蹄地筹备《鹿鼎记》。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金牌制作人,名利都不缺了,何必还让自己如此忙碌呢?这都缘于我小时候一个挺好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钱壮飞,我党情报战线上的传奇人物,与李克农、胡底并称为"龙潭三杰"。钱壮飞189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1915年,他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毕业后留京行医,还教过美术和解剖学;擅长书法、绘画和无线电技术,曾主演中国第一部黑白武侠电影《燕山侠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七年七月,唐兰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一文,其中提到:“关于大汶口文化,有的同志认为是氏族社会末期,我认为这种提法似乎过于谨慎了,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了阶级。”他还列举五点理由,来论证“大汶口文化已经是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从氏族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我们认为:唐兰同志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对他所提出的理由,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只同意他所说大汶口文化是家长制家庭这一点,但家长制家庭正是父系氏族社会的家庭形式,正好推翻他所提出“进入了奴隶社会”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张莹 《社区》2013,(4):62
如果你细心观察,从《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开始,无论是《上门女婿》还是《掌门女婿》,抑或是《新时代女婿》,似乎已经取代了"媳妇"统治各类家庭电视剧的地位,开始了女婿的美好时代。各类"女婿"的大热让人重新审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家庭生活中,能够让两个不同家庭"有机"融为一体的家庭成员到底是谁?媳妇还是女婿?  相似文献   

20.
李俊国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撰文《日常审美·欲望狂欢·时尚拼贴——消费主义时代的文艺审美特征及其功能悖论》认为,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在文学艺术领域,一种以“消费”为内在“节点”的相关审美形式已经或者正在形成。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日常审美方式,欲望狂欢风格,时尚拼贴文本的“美学合理性”;与此同时还体现了人性诉求的弱化,文明价值底线的失守,艺术审美自律的缺失的“功能悖论”。(徜摘)孟修祥在《长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撰文《荆楚歌谣的地域文化特色略论》指出,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