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常所谓联合词组由并列成分组成的“并列成分”,是从句法结构上说的;论其语义结构则比较复杂,远非“并列”一词所能概括。本文将联合词组的语义结构划分为领属、包孕、主客、递进、相对、选择、平列等七种类型,并从句法、语用上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常所谓联合词组由并列成分组成的“并列成分”,是从句法结构上说的;论其语义结构则比较复杂,远非“并列”一词所能概括。本文将联合词组的语义结构划分为领属、包孕、主客、递进、相对、选择、平列等七种类型,并从句法、语用上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捕蛇者说》一文共用了十六个“而”字,而且用法很灵活,值得注意。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四”把“而”所表示的关系分为并列、修饰、顺承、转折,我们按照这一要求,将课文中用“而”字的句子摘录出来,谈谈肤浅的认识、 ①黑质而白章。 这句话的主语“蛇”省略了,“黑质而白章”是复杂联合词组充当句子的谓语,这里的“而”表示并列关系,不能译成现代汉语。全句可译为:“(蛇)黑质的底子,白色的花纹。”  相似文献   

4.
两个或更多同类(语法性质相同、词语含义相关)的词或词组平等并列地连在一起,这样的组合叫做联合词组。它是句子结构复杂化、表意精密化的重要因素。弄清它的内部组合的情况以及它在句子里与相关词语的照应,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准确地运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同形异构词组初探刘宗德古汉语中,有些词组包含着词义相近或相同的词,但语义结构不同.语法关系各异。这称为词组的同形异构。例如同组“众寡”就能形成三种不同的语法关系:并列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兵法·谋攻》)此处“众寡”意为人多或人少。主谓曹操比于...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词组的内涵 话语中有若干不同结构关系的表达单位,其中常见的类属有词组结构。词组是词的组合,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词组内涵。 词的组合虽用连接方式表现,可连接在一起的词并不就是词组。连接,作为一种形式是以先后次序排列而成;连接是序列向题。有的词与另一词并列呈连接形式,如boran yam ur(风雨),yildin yia(年年);有的词嵌在另一词之前或后也呈连接形式,如wiyi xunqilik(咦这点儿),wakit yil(时间年)。这些连接形式都不同于词组的首要词与次要词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词组(一)课文内容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还不成为句子的,叫词组。词组有联合词组:工人和农民、勇敢而坚强;偏正词组:枣园的灯光、很清楚、好得很;动宾词组:爱祖国、写文章;主谓词组:科学发达、精神饱满。词语比较固定的词组称固定词组:见异思迁、人民大会堂。(二)教学参考1.关于词组的类型①一般词组和特殊词组。词组的构成成分之间有明确的结构关系的,是一般词组,如上  相似文献   

8.
词组和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文分四节。第一节对汉语句子是“单项实现式”(“词组本位”论)提出异议,指出目前忽视“了”在句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倾向,提出区分汉语句子的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的主张,批评目前只见句法不见句子,把词组成分当句子成分的错误,否认从词组到句子是“实现关系”的观点。第二节论证汉语句子“以至少一个词组为其直接成分”,认为汉语句子必然是“多项组合式”。第三节认为“单项实现”论有一点说服力的原因,在于它只适用于S=P+P、S=W+P两类句式中的少部分实例,因而它不具有理论上的一般性原则。第四节归纳词组与句子在四个方面的不同性质。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词语根据它的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两大类.名词性词语主要是指:名词、数词、量词、大部分代词(如“我”、“什么”)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如“学生与教师”)、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勤劳的人民”)、用名词或人称代词作定语的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会议的召开”、“他的到来”)、“的”字词组、数量词组(指数词和物量词的组合,如“三本”、“五个”)、指量词组(指示代词与物量词的组合,如“这个”、“那件”)等.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句型理论,语法界一向纷争较多。《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集众家之所长,在《暂拟体系》的基础上取消了“联合”与“偏正”之说,增设“句群”新内容,使句型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然而在句子关系的划分问题上,目前许多语法书对于并列关系与选择关系、假设关系与条件关系等,都基本采取分别列出、各为一类的分法。笔者以为这种划分是欠完善、欠妥贴的,它必然导致标准不一、关系交叉和混乱等现象的出现。 一、并列关系与选择关系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讲:并列关系是“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情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连词,“和”只连接词(或词组),“或者”除了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或词组)。它们连接成的词组,统叫联合词组,可作为句子各种成分。有这种词组的单句,却往往能表达复句内容。连接的与表达的不一致。根据语言的词(或词组)、句子与逻辑的概念、判断的某种对应关系,人们不得不想:“和”、“或者”作为逻辑联结词,是联结概念还是联结判断?表达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A不AB”是一个较为灵活和半开放的语法格式,嵌入成分“AB”绝大多数是动词、形容词和动宾式词组,其中又以动宾结构关系的词和词组为主。该格式内部语义关系主有选择关系和并列关系两类;在外部联系上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几乎可以充当所有的句子成分,其中充当述语较为常见,是上陈述性较强的格式。在语体方面是个口语色彩较浓的格式,节奏匀称,语音和谐,表义清晰,简捷明快,具有很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词是有固定声音和特定意义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如:“教师”、“人民”等;词组是由几个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表示一定关系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如:“白马”、“诗词”等。词和词组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词和词组都是造句单位,词组是由词构成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词组是比词大的造句单位;词的读音固定,意义是特定的,一般词组的读音不固定,也  相似文献   

14.
<正> 六、“以”(连)字结构“以”字连结形容词、动词或动宾词组,表示并列关系,方式和目的关系。1、“形容以形容”式(并列)(1)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其轻以约。(《原毁》)(2)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这里的“以”  相似文献   

15.
“的”字词组和定中词组的关系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字词组和定中词组有密切的关系,从语法功能上说,它们都是名词性词组,从表意作用上说,进入语境后,两种词组可以表示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例如。(1)这里没有我的书,我的在家里。(2)木头的桌子耐用,我要这张木头的。(3)红的苹果既好吃又好看,我专挑红的买。例(1)中“我的”就是指“我的书”,例(2)中“木头的”就是指“木头的桌子”,例(3)中“红的”就是指“红的苹果”。如果我们用“X_a的+y”来表示定中词组的构成形式(“X_a”表示定语,“y”表示中心语),用“X_b+的”来表示“的”字词组的构成形式,以上三例中的X_a=X_b,这样,从构成成分上看,似乎“x的+y”比“X_b+的”就是多了一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主谓词组中间加“之”字,构成“主之谓”格式。对这种格式的主谓词组,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说:“之又可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的用法是把主语似乎变成了与领属性同型的附加成分而句子变为子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称之为“组合式词结”,吕先生说,组合关系(即偏正关系)所形成的词群,叫词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语符组合是呈线性的序列。“因为人的语言总是一个跟着一个,成先后的次序,这个先后的次序啊,差不多全世界的语言,没有不利用先后的次序当一种语法的关系的。”语素同语素的,词同词的,词组同词组的,以至句子同句子的组合都呈现出  相似文献   

18.
主谓词组,被王力,吕叔湘、曹伯韩先生称做叫“句子形式”或“句子”;黎锦熙叫做“子句”或“句子”;张志公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叫做“主谓关系”或“主谓结构”。一般认为把前面是被陈述部分,后面是陈述部分的这种结构形式称为“主谓词组”比较容易理解。主谓词组作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现象在现代汉语里是大量存在的,现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修订本)是这样给句子成分下定义的:“句子里词组内部的组成单位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可以分成不同的组成成分,这种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我们认为,这个句子成分定义,是不够严密的.首先,“根据词组内部的组成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来划分句子成分,就否定了那些在句中却并不与其它词语发生组合关系的“独立语”是句子成分.例如: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主谓词组和后补词组,就其内部结构来说是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词组,就其组合形式来说却是完全一样的,即都是“动十形”格式。例如“调查清楚”、“说明白”、“学习认真”、“说容易”中的“调查”、“说”、“学习”都是动词,“清楚”、“明白”、“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