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酸枣仁珍珠粉胶囊的大鼠30天喂养试验安全性考察。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四组,受试物组剂量分别为0.50g/(kg·bw)、1.00g/(kg·bw)、2.00g/(kg·bw),对照组给予蒸馏水,每日灌胃,连续30天。每周称一次体重,计算食物摄入量和食物利用率。30天后,检测大鼠血常规、血生化、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并进行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体重、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样品30天喂养对大鼠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在本试验的剂量范围内,酸枣仁珍珠粉胶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安全评价依据。方法采用霍恩氏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设定8μg/皿、40μg/皿、200μg/皿、1000μg/皿和5000μg/皿5个剂量组,进行Ames试验;设定三个剂量组[2.50g/(kg·bw)、5.00g/(kg·bw)、10.00g/(kg·bw)],观察其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结果神经酸对雌、雄大、小鼠急性经口LD_(50)均大于21.5g/(kg·bw),属无毒级;各剂量组的Ames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神经酸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对小鼠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方法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83mg/(kg·bw·d)、167mg/(kg·bw·d)、500mg/(kg·bw·d),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5倍、10倍、30倍,另设0mg/(kg·bw·d)对照组以无菌水代替受试物。受试样品用无菌水配制,低、中、高剂量配制浓度分别为8.3mg/ml、16.7mg/ml、50.0mg/ml,按0.1ml/(10g·bw)灌胃。经口每日1次给予小鼠相应浓度的受试样品,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结果常压耐缺氧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结果阳性,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结果阴性。结论 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33mg/(kg·bw)、267mg/(kg·bw)、800mg/(kg·bw)剂量的壳聚糖胶囊给小鼠经口灌胃30天,进行免疫器官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壳聚糖胶囊能增强小鼠碳廓清的能力,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促进小鼠脾细胞溶血空斑及血清溶血素的形成,能增强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NK细胞的活性。结论壳聚糖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进行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的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试验。结果 500mg/(kg·bw·d)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长于溶剂对照组(P0.05);500mg/(kg·bw·d)组小鼠血浆尿素水平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167mg/(kg·bw·d)、500mg/(kg·bw·d)组小鼠肝糖原储备量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试验的结果判定,在本试验条件下1,6-二磷酸果糖三钠盐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酸枣仁珍珠粉胶囊改善小鼠睡眠作用。方法采用0.10g/(kg·bw)、0.20g/(kg·bw)、0.60g/(kg·bw)剂量的酸枣仁珍珠粉胶囊给小鼠灌胃30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酸枣仁珍珠粉胶囊无直接睡眠作用,其能够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显著增加入睡动物的发生率,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无明显影响。结论酸枣仁珍珠粉胶囊具有改善小鼠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壳聚糖蜂胶胶囊的安全性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进行壳聚糖蜂胶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壳聚糖蜂胶胶囊LD_(50)21599mg/kg,根据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Ames试验中,壳聚糖蜂胶胶囊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四株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时,均未呈现遗传毒性。剂量为313mg/(kg·bw)、1250mg/(kg·bw)、5000mg/(kg·bw)时,壳聚糖蜂胶胶囊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及小鼠精子畸形均未产生影响。结论壳聚糖蜂胶胶囊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供泰乐菌素注射液的毒理学评价资料.本试验采用改良Karber法测定小鼠LD以剂量递增法测定小鼠蓄积性和耐受性。分别以剂量230、90、40 mg/kg为3个试验组,设阴性和阳性组对照进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分别以剂量380、190、90mg/kg为3个剂量组,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其LD50为448.75 mg/kg,蓄积系数大于5.3,无明显蓄积毒性和耐受性(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供泰乐松注射液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资料,本试验采用改进Karber法测定小鼠LD_(50);以剂量递增法测定小鼠蓄积性和耐受性;分别以剂量340、130、30mg/kg为3个试验组.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进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分别以剂量500、250、120mg/kg为3个剂量组.设阴性和阳性对照组进行小鼠精于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其LD_(50)为669.80mg/kg,蓄积系数大于5.3,无明显蓄积毒性和耐受性(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外早期给予谷氨酰胺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氮平衡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把我科收治的120例Ranson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都行APACHE-Ⅱ评分,所有患者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均按35kcal/kg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试验组额外给予谷氨酰胺(华瑞公司生产的力太)0·5mg/(kg·d)。记录患者第0、7天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在ICU期间感染情况、是否实施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的时间。同时监测患者第4、7天的氮平衡。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无论是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入院时病情危重程度上都无明显差别。试验过程中无一例患者死亡。在第4天和第7天氮平衡的对比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在第7天的APACHE-Ⅱ评分、合并感染的数量、住ICU时间、实施机械通气对比上,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外给予谷氨酰胺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3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 PA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ST段抬高性AMI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具体如下:1瑞替普酶r PAl8mg溶于生理盐水10ml内静脉注射,无出血30分钟重复上述剂量。2溶栓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300mg,口服氯吡格雷300mg,次日始每日口服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每日75mg口服。3溶栓前静注普通肝素60U/kg体重(最大量4000U),然后12U/(kg·h)(最大1000U/h)静脉泵入应用48小时,观察再通指标:1胸痛缓解情况,2再灌注心理失常,3抬高的ST回落情况,4MB及肌钙蛋白T酶峰前移时间)。结果 68例ST段抬高性AMI患者溶栓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再通率分别为19.12%(13/68),54.4%(37/68),91.18%(62/68)。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 r PA具有很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溶栓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Ⅳ4组,分别缓注(时间>60秒)瑞芬太尼0·25μg/kg,0·5μg/kg,0·75μg/kg和1μg/kg;约1min后静脉给予异丙酚1·0~2·0mg/kg,麻醉起效后开始胃镜检查。按50~100μg/(kg·min)的异丙酚静脉注射维持至术毕。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部胃镜检查均在麻醉下顺利完成。Ⅲ组和Ⅳ组术中SpO2较麻醉前和Ⅰ、Ⅱ组显著下降(P<0·05),各组麻醉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25μg/kg、0·5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而0·75μg/kg和1μg/kg的瑞芬太尼则剂量偏大,可能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最大耐受量和致畸胎试验方法 ,对自拟补肾促产中药复方进行了最大耐受量测定和特殊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小鼠灌胃最大耐受量为 10 0g/kg ,超过临床用药 10 0倍 ;试验组畸胎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二者明显低于环磷酰胺组 ,说明该方对妊娠胎鼠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鼠尾藻中有效的克生物质(allelochemicals),通过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鼠尾藻提取液(蒸馏水及3种有机溶剂甲醇、甲苯、正己烷)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醇和蒸馏水提取液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抑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P0.05),其中甲醇提取液的抑藻作用最强且其EC50值为25mg·L-1;正己烷和甲苯对米氏凯伦藻生长无明显影响.通过实验分析鼠尾藻水提液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指标(叶绿素含量、Fv/Fm)及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表明鼠尾藻水提液对米氏凯伦藻的叶绿素含量及Fv/Fm值无显著影响,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丙二醛(malondine,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极显著(P0.01),在培养的第12天丙二醛含量为对照组的163.91%.结果表明,鼠尾藻组织中有效的克生物质应为具较高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预激(CHAG)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NLL)且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方法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00~200μg/(m~2·d),第1天~第14天,皮下注射]、阿克拉霉素(Acla 8~10mg/d,第1天~第8天,静脉输注)、高三尖杉酯碱[1mg/(m~2·d),第1天~第14天,静脉输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8~10mg/(m~2·d),第1天~第14天,每12小时皮下注射]在内的CH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 9例。结果5例(55.5%)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2例(22.2%)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77.7%。化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的镇痛效果。方法 29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100例,在手术前口服塞来昔布400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90例,术后当天口服200mg,手术后第1~5天,口服200mg/次,每日2次;B组100例,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在手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静脉止痛泵、肌注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以及呕吐情况。结果 A组在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第2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第5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5天内,A组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少于B、C组(P<0·05);出现呕吐的次数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术后呕吐反应,且超前镇痛仍有适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猪肝脏中采集的细颈囊尾蚴人工投服给 2 1只犬 ,使其人工感染泡状带绦虫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犬咪乐组和雷槟散组。对照组不用药 ,犬咪乐组投服犬咪乐 80mg/kg ,雷槟散组投服雷槟散1g/kg ,比较其驱虫效果 ,以研究雷槟散的驱虫作用。结果表明 ,雷槟散与犬咪乐具有相同的驱虫效果 ,但雷槟散驱虫后无毒副作用出现 ,与对照组相比 ,雷槟散具有明显的增重效果 (P <0 .0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三醇皂苷(PTS)、胞二磷胆碱(CDP-c)联用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短暂性(90min)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PTS、CDP-c单用及联用7d后,大鼠脑梗死体积、caspase-3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和对照组相比,PTS组、CDP-c组及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较小,caspase-3表达、凋亡细胞数均较少,并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和PTS组、CDP-c组相比,脑梗死体积较小、caspase-3表达、凋亡细胞数较少(P<0.05)。PTS组和CDP-c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S和CDP-c单用对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PTS与CDP-c联用对短暂性局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磺胺氯吡嗪钠对内鸽球虫病的临床疗效及最佳使用荆量,采用人工诱发肉鸽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疾病模型,按高(50mg/只)、中(25 mg/只)、低(12.5 mg/)3个剂量口服给药治疗,每日两次,同时设磺胺间氧嘧啶治疗组、健康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从存活率、病变值/卵囊值、平均增重、相对增重率、抗球虫指数、血便记分等指标综合判定.结果表明磺胺氯吡嗪钠以25 mg/次的剂量,每日两次,对内鸽柔嫩艾美尔球虫病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针菇多糖对衰老小鼠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金针菇多糖的抗衰老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脑复康组,金针菇多糖( FVP )低、中、高剂量组.实验动物喂饲6周,处死小鼠,取脾组织,计算小鼠脾脏指数;测量脾脏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金针菇多糖组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GSH-Px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5).结论金针菇多糖可使衰老小鼠脾脏产生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金针菇多糖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