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哈代在《卡斯特桥市长》中描述了主人公大起大落的生命历程,着力刻划悲剧主人公亨查德的形象,使之成为人类小说史上最伟大的悲剧英雄之一.哈代既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继承,又有对传统悲剧观念的超越.本文追溯了希腊悲剧的渊源及其发展,旨在分析《卡》与古希腊悲剧的承袭关系,进而阐述小说体悲剧《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2.
奥尼尔戏剧是关于奉行个体主义的人的悲剧。古希腊悲剧中,悲剧英雄与人以外的力量进行抗争,而由此引发的失败和痛苦使悲剧英雄和观众意识到人自身的不足。恰是这一对人类不足的认识构成古希腊悲剧的高贵,即悲剧感。奥尼尔悲剧中,神与社会的力量被弱化至虚无,他专注于描述悲剧人物的失败和痛苦本身,使其因自恋而自怜。剧作家和悲剧人物所秉持的个体主义至上思想抑制了古希腊戏剧意义上的悲剧感的产生。在个体主义赋予的自由意志下,奥尼尔悲剧人物却依然为人的自我身份而困惑,并表现出与宗教、社会或他人的隔离与疏远。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悲剧戏剧的主导观念,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命运”或“正义”,因为它们都很难与古希腊悲剧文本完全契合,而是“和谐”,它表现为思想内容上的和谐社会观、民主政治观和中庸哲学思想,以及艺术上的和谐、中庸、静穆风格。这源于古希腊的和谐美学观、多神主义宗教思想和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和谐吁求。  相似文献   

4.
悲剧是构成尼采哲学大厦的基石,尼采借用古希腊神的象征化给予悲剧以新的诠释,尼采推崇狄奥尼索斯的酒神精神,认为人生是痛苦可悲的,唯有意志可以超越自我走向重生。本文主要论述了尼采的悲剧哲学的精神及其内在价值,以及对当代生命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把古希腊悲剧视为悲剧的辉煌时期。在论及这一时期的悲剧时,他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队、冲突和结局。合唱队在古希腊悲剧中的作用比较重要,并且随着古希腊悲剧的发展而发展。关于冲突,黑格尔认为古希腊悲剧偏爱冲突情境中的第三种冲突,即精神伦理关系的冲突。关于结局,黑格尔首先指出了三种不适合古希腊悲剧的结局方式,然后对适合古希腊悲剧的三种结局方式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刘亮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62-64
结合奥尼尔几部重要作品,探索奥尼尔悲剧意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悲剧的伟大传统、西方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以及家庭和个人早期苦难的生活经历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认为:在《送冰的人来了》和《月照不幸人》中,他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悲悼》体现了古希腊悲剧中命运锁链之罪与罚的情结;《榆树下的欲望》的恋母情结;《悲悼》中的恋父情结;《长夜漫漫路迢迢》中家庭生活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珍 《南都学坛》2004,24(5):85-86
奥尼尔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悲剧 ,在深受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等传统悲剧影响的同时 ,又在许多方面做了大胆的改变和突破。在悲剧成因上 ,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能简单说是天命或性格造成的 ,而是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悲剧 ;在悲剧主人公选择上 ,他突破了传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神、国王、大将、王子或者公主的事实 ,塑造了众多的普通人 ;在剧作主题上 ,他的悲剧主题更为错综复杂 ,人物性格更为矛盾多变  相似文献   

8.
盟誓与复仇:《美狄亚》的一个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是一部盟誓的背叛与惩罚的悲剧.对美狄亚而言.神的律条是最高可以上诉的法庭.她的杀子不仅是平息由过去带来的愤怒。同时更是希望将遵守盟誓的美德推及未来。其悲剧是从古希腊神话世界向文明世界过渡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西方悲剧精神的历史反思性发生在古希腊时期。《神谱》、《荷马史诗》显示了人类历史进步必然冲决血缘亲属纽带,造成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二律背反的困窘。二律背反困窘后来更以冥冥中支配社会人生的命运形式,在戏剧类型的悲剧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基督教《圣经》为西方悲剧精神的历史反思性提供了更丰厚的文化资源。黑格尔凭借巨大的历史感在理论上说明了西方悲剧精神历史反思性所蕴藏的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现实批判是中西悲剧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它是中西文化内在矛盾在社会现实中的表现,也是中西悲剧精神命运观的变异延伸。西方悲剧精神的社会现实批判从古希腊到19世纪源远流长,中国悲剧精神的社会现实批判则特别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是关于悲剧功能的权威诗学解释,黑格尔的"和解"说和尼采的"形而上的慰藉"说都是亚氏诗学解释的展开和延伸。文章以被亚氏誉为悲剧典范的《俄狄浦斯王》为参照,讨论亚氏、黑格尔和尼采等人对悲剧功能的阐释,以期加深对古希腊悲剧的观照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理性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对理性精神的高度弘扬对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统一产生了希腊悲剧精神,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是不可分开的。尼采主要以希腊悲剧精神观念反对苏格拉底开创的工具理性。德国浪漫派和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决定了尼采对希腊悲剧精神的认识,尼采的酒神观念主要来自德国浪漫派,尼采的日神观念主要从莱辛、文克尔曼、席勒、歌德、贝多芬和黑格尔等古典人文主义者处取来。  相似文献   

15.
“理性”是关系到西方古典美学的审美原则的关键词,对理性概念的解读存在多义倾向。论文对古希腊具代表性的美学理论和观点加以梳理,把握理性美的显性特质——客观性、真实性、道德性与和谐性,并进一步探寻这些显性特质下的理性的潜在逻辑。文章试图通过对理性概念的注解,提出古希腊美学中理性特质的层级关系模型,从而使关于古希腊美学乃至西方古典美学的审美活动,在更为完整、多元、立体的“理性”语境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思想经历了从"前苏格拉底思想"到古典时期形而上学的转变,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为这一转向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他对前苏格拉底思想中的巴门尼德模式和赫拉克利特模式都给予了深刻阐发和改变,使得两条路径的叠印得以可能,为希腊古典时期形而上学的统贯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种转向中开启了一种意义至为深远的基调转换:本原问题从此被存在问题所取代,思之事情的二重性就此开始逐渐沦入遗忘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文化史上,塞诺芬尼一直是个被忽视的人物。他是古希腊游吟诗人、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旧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都持批判态度。他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变化和新需要,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否定。塞诺芬尼提出了一套新的真知和理性教育理论。他对希腊古典时代的哲学和教育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学界应该重视对塞诺芬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概念,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由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开创并加以初步发展,反映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实行共和体制下的城邦公民生活,同时,也影响了后世思想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本文拟从"市民社会"一词的起源和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各自的市民社会理论出发来探讨和把握古典市民社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时代,希腊城邦于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上的举动,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泛希腊公共空间的"一体多元"特征:诸城邦利用公祭竞技会所营造的"希腊一统"氛围而进行着广泛的社会文化交流,从而强化了一种对于泛希腊世界的集体认同感;同时,诸城邦也积极借助邦际公共领域彰显各自威势、谋求各自利益,从而在竞技场内外展开了复杂多样的军事、体育以及政治文化实力的较量.可见,泛希腊公共空间是一个充满了丰富张力的文明空间.  相似文献   

20.
韩非子与现代性——一个纲要性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对先秦哲学最正面的评价是将其与古希腊哲学做比较,并称其为轴心时代的哲学。实际上,中国古典思想不但是政治哲学之一种,而且由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与西方向现代化转变的时期更具有可比性,所以先秦思想家所处理的是某种意义上的现代性问题。在这些现代政治哲学家中,韩非子最好且最明确地展示了他对这种时代变动的理解。他对古今之别的论述,依然可以为现当代的道德保守主义与虚无主义之争以及其他现代性问题提供洞见。通过对他思想的批判性考察,也可能加深我们对现代性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对自由主义、多元主义进行更深刻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