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耶稣心理传记在前人追寻信仰的基督和历史上的耶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对耶稣心理特征的揭示达到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运用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理论,在跨越人物传记和心理学研究的交叉地带进行考察,能发现耶稣是个无父之子,缺少合于习俗的家庭地位,这种状态促使他努力寻找天父;他的阿爸是个具有防护功能的名字,使他得以抗拒外来的威胁并消解内在的焦虑。  相似文献   
2.
希伯来文学指犹太人或以色列人用希伯来文创作的文学。1980年,朱维之先生的《希伯来文学简介》一文标志着我国新时期希伯来文学研究的起步,其后,希伯来文学书籍相继印行,研究工作渐趋深入,圣经文学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也在高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建立健全。20多年来,中国希伯来文学研究的实绩主要通过希伯来圣经文本研究、希伯来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研究,希伯来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探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学术研究中,实证考察与理论探索并举,两个方向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已有的学术基础上,学者们只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一条富于民族特色的学术创新之路,中国的希伯来文学研究必能尽快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认可。  相似文献   
3.
《圣经·创世记》开头载有两篇创世神话,它们对宇宙初始状态、创世顺序和方式的记叙各不相同,文字风格和神的名字也不一致。这是因为,二者出自不同的作者,形成于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写作目的也明显有别。其中第二篇产生较早,意在论证大卫血统的神圣起源,表现从伊甸园开始的神人关系史;第一篇产生较晚,于犹大王国沦亡后(公元前586年以后)呼吁族人忠于信仰,严守以安息日为代表的犹太礼仪,以维持民族的生存,推动复兴大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界迄今认为,犹太古典文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即适合舞台演出的戏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本文首次对一部犹太古典戏剧《领出去》予以评介,认为这是一部雄浑、悲壮、自豪而充满自信的历史剧,它艺术地展现了以色列人出埃及事件的历史意义;其戏剧艺术主要得益于典范的古希腊戏剧,尤其是雅典的悲剧,剧作家以西结有意识地遵循舞台演出原则,把《出埃及记》中一些无法搬上舞台的叙述性语言转换成人物独白或对话,在幕、场的设置,诗韵的运用等方面对古希腊戏剧既极力模仿又有所突破,大体做到了“犹太躯体与希腊服饰”的合一。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1848年,针对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日趋频繁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种"世界的文学"孕育出比较文学。较文学倡导跨越性视界,使人们对文学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本栏目的三篇论文便是从跨越性  相似文献   
6.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原型批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嗣后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内在原因是其理论体系本身及其批评活动存在一些瑕疵。弗莱理论事业的起点和圆心皆为圣经文学研究,他的批评理论尤其圣经文学研究实践表现出某些缺失之处,如过分追求从文学内部研究文学而导致批评系统的自我封闭,奉行历史循环论,所论原型的嬗变缺乏必要的动力支持,将原型批评与基督教类型学混为一谈,在隐喻思维的遮蔽下进行某种任意诠释等。  相似文献   
7.
中外神话差异性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神话差异性概论梁工本文所说的中国神话,主要指中国汉民族神话,兼及少数民族神话;外国神话主要指最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以及特点突出的希伯来神话,兼及其它民族或地区的神话。由于神话赖以形成的历史、地理、社会和民族条件互有差异,中外神话表现出颇不相同的面...  相似文献   
8.
《圣经》中的所罗门断案故事以不同变体出现在东西方作者笔下。与原著最接近的文本见于《古兰经先知故事集》。佛教的《贤愚经》中也有类似情节。元杂剧作家李行道根据佛经故事写出《包待制智赚灰栏记》。德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进而写成著名的史诗剧《高加索灰栏记》。当代犹太作家亦借此题材揭示出某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隐喻 ,连同与其相关的寓言、象征等 ,是《圣经》中举目可见的文学现象 ,基本特征是言此及彼 ,意在言外。它不仅是《圣经》作者最常使用的修辞手段 ,也是普遍存在于希伯来 -基督教文化中的重要思维模式。本文追溯了西方文化史上的隐喻阐释传统 ,论及希腊哲学家对荷马诗史的诠释 ,亚里思托布鲁斯、斐洛、奥利根、托马斯·阿奎那、但丁对《圣经》的解读 ,隐喻的内在肌理和外在样式 ,并探讨了福音书中的比喻种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以浪漫主义小说《红字》驰名文坛。小说描写了17世纪中叶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的一幕恋爱悲剧:英国姑娘海丝特·白兰早年嫁给伪善的老学者罗格·齐灵沃思,丈夫被掳失踪后与青年牧师狄姆斯台尔暗中相爱,生一女孩取名珠儿。白兰因犯奸淫罪遭到胸戴红色A字(英文“奸淫”Adultery的缩写)的惩罚,齐灵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