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兔子,跑吧>中有三个意象:一个是力求挣脱"外界环境"束缚的主人公意象:"兔子",象征着主人公是一个战战兢兢、唯唯诺诺、一事无成的平庸小人物;一个是不断寻求、企图救赎的意象:"跑","跑"包含着逃避和寻求两个层面;一个是深陷其中、无法逃离的意象:"网",在逃避和寻求的过程中,兔子陷入"网"中,暗示了逃离上帝的日子里,人类失去了希望和出路.这三个意象是厄普代克对美国社会的深入体察和对主人公哈里不同层面矛盾冲突的精准把握而着力构建的.  相似文献   

2.
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是美国传统和主流文化的文本化写照。从兔子形象的构建以求美国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复归,到对黑人权力运动的改写来维护白人社会的主导,以及对妇女解放运动的重写来捍卫男性社会的主流意识,厄普代克在"兔子"系列小说中,利用"兔子"的人生经历巧妙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美国社会主流文化思潮的变化。作为美国主流社会的代表形象,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形象勾勒出整个战后美国的历史流变。从阿波罗登月计划、越南战争到石油危机、经济衰败,厄普代克在四部曲中处处彰显美国意识,试图展现正在逝去的美国主流身份。  相似文献   

3.
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自出版以来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小说成功地刻画了"兔子"哈里这一形象。兔子对现实生活的种种均不满,欲通过逃跑来对抗传统社会,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直处于矛盾和孤独的状态,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追求完美和缺乏担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个人信仰的危机三点。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国文学大师约翰.厄普代克多才多艺,小说、诗歌、剧本、散文与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无不擅长,两度获得普利策奖。他的作品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尤其是其历时30年才完成的"兔子四部曲",涵盖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生活与历史。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当代小说家约翰&#183;厄普代克在其小说《兔子,跑吧》中通过电影技巧的运用,可视心理描写,及不可视元素物化的修辞建构,赋予语言以可视性,成功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经典小人物形象,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全景图。本文以《兔子,跑吧》为例,从“文本图像”的视觉语言全新视角探讨厄普代克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厄普代克的视觉语言呼应了20世纪后半叶的图像转向理论。  相似文献   

6.
《兔子歇了》为美国当代作家厄普代克最为杰出的作品。运用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小说《兔子歇了》中的主人公"兔子"哈利挥之不去的焦虑,是因为所在个体环境、文化环境使然。他以对名望和财富的追求、对爱的病态追求、情感孤立等方式应对焦虑,而导致他的施虐倾向和自毁结果。因此,厄普代克小说具有其文学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美国社会的"断代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探讨了性爱、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把他的最为人所知的“兔子”四部曲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结合作家的创作初衷,指出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容量使得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认同作者宣称的“我的关于普通人的小说有着比历史书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兔子"的形象分析--评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之一《兔子,跑吧》中的“兔子”形象进行了分析。兔子一直处于困惑中,一方面他对现实生活不满,一味逃跑回避;而另一方面,他又没有目标,不知道该跑向哪里。逃跑中的兔子是孤独的,他的梦想和现实总是冲突,没有人能理解他,所以逃跑的兔子一直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9.
在<兔子,跑吧>的扉页,约翰·厄着代克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的一句话作为该书的格言:"神恩的运动,内心的顽固,外界的环境".本文重点围绕这三点,旨在阐述此格言是本书的精髓,它不仅指明了"兔子"跑的内在和外在力量,也暗示了"兔子"正在跑向一个无法到达的自我;"兔子"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它只能使"兔子"深陷其中,而"兔子"跑的原因和结果都体现了帕斯卡尔冲突.  相似文献   

10.
《兔子歇了》为美国当代作家厄普代克最为杰出的作品。运用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霍妮的神经症理论,小说《兔子歇了》中的主人公"兔子"哈利挥之不去的焦虑,是因为所在个体环境、文化环境使然。他以对名望和财富的追求、对爱的病态追求、情感孤立等方式应对焦虑,而导致他的施虐倾向和自毁结果。因此,厄普代克小说具有其文学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当代文学家所特有的历史意识、叙事方式和伦理倾向.厄普代克用他独特的思维观念来审视历史,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探询个体的存在和社会的走向,引领读者准确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因此,厄普代克关于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伦理构成了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也使兔子系列小说成为一种蕴含特殊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厄普代克自己曾经说过,《兔子,跑吧》整部作品是一个"Z"字形的结构,展现了兔子逃跑—归来—逃跑的过程。兔子这种反复逃跑归来的过程是各种强烈心理作用下的选择。荣格心理学研究中的内倾、外倾、抽象、移情、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为我们解读兔子这一反复的过程提供了一条研究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厄普代克是一位平凡而独特的美国当代作家。作为同代人中最有天赋的创作家,他在三十八年的漫长创作生涯中成果累累,尤以兔子四部曲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它横贯于他的创作盛年。由于他早年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在四部曲中以极精细的笔触将意识流、荒诞等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性。他在讨论性爱的地位及宗教的价值时以悲剧性的事件来揭示矛盾冲突的剧烈,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并最终达到探讨人类一般处境和人性一般特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美国重要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创作的"兔子"四部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地方感和生活感.其故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华,其人物属于"凡夫俗子",然而读者却为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力量而惊叹,为小说内容所反映出来的当代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内涵所折服,其真实性、深刻性的感染力足以激起人们对自身对周围环境及至整个社会的反省.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世界兴起的"信仰复归"浪潮中,约翰·厄普代克创造出小人物"兔子"。"兔子"的追寻信仰代表了作者本人对于信仰问题的探索。作者通过展示"兔子"在信仰追寻中的宗教观念变迁,深刻地说明了宗教信仰已无法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指引;"信仰复归"已不能成为解决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多产作家,《兔子,快跑》是当代的代表作之一。从女性批评角度来看。可发现该小说完全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文本模式。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塑造完全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传统中的厌女情绪的延续。是男性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者创作意识中有着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17.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基督神学是他在小说中频频涉及的主题。小说《兔子,跑吧》是作家的宗教思想的集中体现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厄普代克从宗教神学的角度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信仰危机,强调坚持对超验的上帝的绝对信仰才是出路。文学与心灵、宗教探索相结合,使厄普代克的作品成为一面面镜子。  相似文献   

18.
"逃避主义"是美国文学中最典型的主题之一。在美国二战后文学中,"逃避主义"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该论文以美国二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品——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和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为例,分析"逃避主义"主题在二战后文学作品中新的表现形式和在不同文本中的异同点,以及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现实。  相似文献   

19.
素有当代美国社会“编年史家”之称的约翰·厄普代克的创作生涯涵盖整个冷战时期,不仅其本人曾经一度以一种不情愿的方式卷入到美国文坛有关冷战的争论中,其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涉及到冷战的相关话题。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安斯特罗姆:四部曲》的主人公“兔子”哈里作为相对保守的中产阶级一员,其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也体现了以美苏两国为代表的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冷战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冷战政治。  相似文献   

20.
“逃遁”是美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以极其细腻的笔墨刻画出一个“逃遁”型人物的典型形象.他的“逃遁”主要是徘徊在几个女性之间,其动机、行为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是美国的文化背景以及个人主义倾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