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相同这一假设,建立信用供给与信用需求模型,旨在分析政府注资这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政策效果。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注资没有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它是政府稳定金融系统和维护市场秩序的结果;以不良资产证券化为主要手段的混合式处置模式是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增强金融资产流动性和规模化处置资产的有效工具。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处置不良资产的可行性,指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立足点,合理设计债权资产和股权资产证券化方案,能有效发挥资产证券化处置我国巨额不良资产的作用,有益于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事业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3.
从不良资产及其当前处置的局限性入手,说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然后针对不良资产的特性,指出不良资产虽与证券化金融资产所应具备的理想条件相差甚远,但是只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证券化方案,论证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给银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资产已成为当务之急。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一项金融创新 ,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目前存有不少法律障碍 ,为此 ,有必要完善有关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法律 ,推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入世之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中国金融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的分析,指出银行不良资产已危及中国银行业的生存,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对目前国内设置专门性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利用债转股的运作方式消除银行坏帐的作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多元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不良资产处置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强大压力。为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设成资产质量优良的现代化银行,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处置不良资产工作的力度,但我国关于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我国应尽快制订高层级的立法,健全实施多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法律支持环境,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延边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的问题,这给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延边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把消除不良贷款的责任承担起来,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法人地位,加快不良资产盘活处置速度,严格贷款发放与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借款企业的外控力度,选择正确贷款品种,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并不断创新贷款品种,以化解、消除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从而使延边国有商业银行卸掉身上的包袱,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我国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问题日益严峻,证券化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处理不良资产的方式,通过证券化,银行可以提前收回现金,提升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在美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已有大量成功先例。但由于中国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加上法律、会计、税收、监管等方面都缺乏配套的规定,还必须加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不良资产的成因和现状 ,借鉴国外处理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 ,详细阐述了资产证券化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优越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试图将资产证券化与信托分层结合起来处置我国的不良资产 ,并通过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践分析了信托分层处置不良资产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卖给SPV,由SPV将不良资产进行整合,经过第三方进行信用增级后以此为担保发行证券.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将大大提高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其竞争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小的障碍.本文试从必要性、可行性及难点这三个角度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