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显示,儿童期不良经历在物质滥用人群中非常普遍,早年创伤经历是多数吸毒者长期吸毒和戒毒后复吸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ACEs)问卷、自编信息采集表对某戒毒所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童年期不良经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遭受童年创伤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家庭功能失调、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为主。同时,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童年期不良经历对其首次吸毒年龄、吸毒年限和文化程度都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在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中要加强从创伤视角去构建该人群的心理矫治体系和工作框架;通过加强创伤心理矫治来提高情绪稳定性、改善心理困境的应对方式;加强社区和谐家庭建设的帮助力度,预防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禁毒工作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当代女性由于工作、社会压力增大,也开始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研究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情况和影响女性强戒人员EPQ特征差异的因素,从而为强制戒毒人员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的气质类型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采取不同的沟通干预方式,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心理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问卷和心理社会能力问卷对8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性别、居住地、职业类型和吸毒年限不同的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2)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能力与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相关。(3)生活方式中的学习习惯因子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24%,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力为16%。得出结论:心理社会能力、应对方式和学习习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通过增强戒毒人员的心理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漳州戒毒所83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戒毒人员在总分、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维度上的得分与常模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女戒毒人员在SCL-90上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戒毒人员(P0.05);来自城市的戒毒人员在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戒毒人员(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和经济状况的吸毒人员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策略,提高其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意象对话疗法对戒毒人员的帮助作用,选取福建省某戒毒所的72名戒毒人员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意象对话疗法,用抑郁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戒毒人员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戒毒人员的抑郁检出率为33.3%,神经质人格、积极应对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抑郁、积极应对指标有显著的改善,意象对话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戒毒人员的抑郁症状,有利于培养戒毒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戒毒青年JH的改造经历为材料,呈现了戒毒青年从面临角色困境到实现角色回归的角色矫正技术与过程。矫治过程中的角色适应主要是让戒毒学员认识到自己被强制隔离的现实并接受这一现实然后去应对与适应"戒毒者"角色,这是引导戒毒青年适应隔离戒毒所环境、顺应矫治方案的前提。角色体验的主要实务是让戒毒青年体验亲情角色、友情角色等,通过角色体验为戒毒青年树立角色榜样和角色理想,并产生角色期待。通过角色期待为戒毒青年构建新角色、重建自我。通过实务分析表明,戒毒者作为犯错的"学员"角色进行矫治是积极有效的而不应该对之进行指责式教育;同时,对吸毒人员进行社工干预实务应该从生活细节入手进行心理认知的转变进而走向行动改变,而不应该宣讲政策条文或空洞地讲毒品危害,这与普遍公众对待人员的非专业境遇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身心状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这四个方面引起的。防止大学生自杀的对策:(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室,关注自杀高危人群;(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4)改善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5)加强网络和社会媒体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事件     
《社区》2004,(1)
●我国女性吸毒呈上升趋势我国女性吸毒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上升,目前登记在册的100万吸毒人群中,女性吸毒者占16.7%。在一些省市,女性吸毒所占比例高达40%多。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高比例的吸毒女卖淫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女性吸毒因其特殊性开始受到关注。●靖边县“创收有术”从1998年开始,陕西省靖边县文化稽查大队向歌舞厅小姐每人每年收取200元管理费,然后给每人核发一张“歌舞厅服务人员上岗证”。仅2001年就办了1000张证件,收入达20余万元。他们用这笔钱购买了桑塔纳轿车,还组织单位职工赴大连、北京…  相似文献   

9.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社会难题。在这其中,女性复吸尤其值得关注,女性由于特殊生理、心理特点,其复吸影响因素更为复杂。本文以此为思路,首先分析了女性复吸毒的现状和危害,接着对导致女性复吸毒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个体方面的生理,毒品使用类型和方式,心理以及外在方面的家庭、朋辈、社会等几个维度进行了较细致的、深入的分析,旨在找出影响女性复吸的有关因素,为预测女性复吸发生和制定控制复吸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我国戒毒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656名强制戒毒人员施测自译的CD-RISC量表,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对施测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获得五因素模型,分别为主体性、问题处理、稳定性、坚韧性和持续性,累积方差解释为56.94%;总量表及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28~0.905;总分与各因子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633~0.85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良好,且优于源量表在该人群中的应用;量表总分及主体性、坚韧性因子与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中的神经质因子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RISC量表修订后的五因素模型在强制戒毒人群中运用良好,适用于该人群的心理韧性指标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智力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更易出现心理问题。通过建立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网络,发展自我决策能力,加强体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注重优势发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能够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女性吸毒者的调查发现,吸毒行为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女性心理渴求强烈、抑郁症状较重、情绪管理能力差、消极应对挫折、社会支持度弱的结果。通过分析表明,吸毒者的经济状况、吸毒年龄、吸毒原因、吸毒者的文化程度存在着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3.
Drug use     
In “Drug Use,” Peter Reuter,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nd Department of Criminology, examines substance abuse and addiction among welfare and low-income mothers. He describes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drug u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euter explains that drug use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 late 1970s, declined in the 1980s, and remained relatively flat in the 1990s. The patterns, however, are driven largely by changes in marijuana use. The pattern of frequent use of more dangerous drugs, such as cocaine, is somewhat different. The heavy use of cocaine—especially crack cocaine—peaked during the late 1980s. By the early 1990s, the number of new addicts had fallen dramatically, although not many heavy users discontinued their use. As a result, the stock of frequent users held constant through much of the 1990s and only recently began to decline as more users discontinued their use or died. His main data sources are the Arrestee Drug Abuse Monitoring (ADAM) program, the Drug Abuse Warning Network (DAWN), Monitoring the Future (MTF), and the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of Drug Abuse (NHSDA).  相似文献   

14.
使用心理资本量表PCQ-24对苏州、连云港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资本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522份有效问卷分析,获得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分析了自信、希望、韧性、乐观等心理资本维度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技术等级、休息制度、企业性质和用工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资本,关注女性群体和离异者;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开发与薪酬管理;科学运用PCI模型,把乐观提升放在首位等改善该群体心理资本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重诊治、轻预防 ;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 ;队伍的专业性不强 ;缺乏对心理求助方式的调查等。针对这些误区 ,应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建设专业性的队伍、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以切实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介绍怀孕前的准备( 包括心理准备、营养准备、精神和体力准备、环境准备) 、怀孕前的注意事项及最佳怀孕期的选择,使您能孕育一个健康、智商高超的小生命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与外国这六大关系;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关注职业倦怠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重视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在重构和谐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人类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信任(信仰)指数、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指数等,旨在推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调查运用SCL-90量表对成都地区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公交车司机的婚姻质量对心理健康存在影响;学历越高的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中年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男性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较女性更低。据此,对提高公交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