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鄂西土家族民歌衬词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鄂西土家族民歌中的衬词大多数出现在民歌的曲首、句首、句中和句末,与民歌正词一起构成整首曲子,决定着民歌的风格、意境和情感等,一般以语气助词、称谓词、拟声词、习惯语或俗语的形式出现,具有描述当地土家族生活、抒发土家族情感、弘扬土家族艺术精神、传承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功能。鄂西土家族民歌衬词的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充分展现了土家族民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以语法单位为分类标准,将湘潭民歌的衬词分为衬词(包括字)、衬句、衬段三类,并分别论述了各级衬词的形式、应用场合、形成原因及其功能;发现这些衬词都体现了湘潭的地理特点、文化特点和人民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扬州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内在的人文气质和市民化的生活情趣是扬州民歌的地方特点;旋律刚柔结合,润腔与衬词衬腔的合理运用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载歌载舞、渲染气氛和唱中夹白、形式多样是扬州民歌的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4.
秀山民歌     
<正>秀山民歌可以溯源至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兴盛于唐、宋,延续于元、明、清,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秀山民歌包括劳动歌、山歌、风俗歌、生活歌四大品类,其中以山歌《黄杨扁担》为突出代表。经初步普查,秀山民歌有上千首。单是秀山花灯的歌曲,就有24大调,1000余首曲子。秀山民歌的音乐组织和演唱形式,如:节奏、节拍、调式音阶、音调、曲体结构、词曲结构、衬词和衬腔的运用都自成一格。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秀山民歌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民歌《杨柳青》如按西方音乐曲式概念来分析 ,就音乐的旋律组成来看 ,似乎可认作起承转合四句体的乐段体。而在《杨柳青》的歌词中 ,明确的内容只体现于前二句中 ,后二句则是由固定的衬词组成 ,由衬词组成的衬腔正是我国众多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歌体现象 ,是基本上相对固定不变的 ;前二乐句往往因歌词内容不同 ,充满了民间歌手的“即兴创造性” ,形成民歌中的主体部分 ,衬腔则是主体部分乐思的补充和情绪的渲染。由此 ,《杨柳青》的歌曲体结构应是一个带有补充性的衬腔体的民间二句体乐段。  相似文献   

6.
论河南民歌歌词特点与衬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民歌的歌词在艺术表现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沿袭和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发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体裁和形式。河南民歌中的衬词按字词长短可分为衬字、衬词和衬句三类,按词性可分为语气助词类、象声拟声类、指代称谓类和表意性衬词,按应用形式可分为首衬和习惯性用语衬词、间衬、尾衬和衬词段。衬词结合独特的河南地方方言和词曲音调,表达了特定的情绪和氛围,丰富了河南民歌的内涵,进一步体现了河南民歌的地方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7.
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且衬词的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中的近六百首民歌作了全面的考察并分析了号子、山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生活音调等各种体裁的黄冈民歌,对其中所出现的衬词进行了分类,概括了黄冈民歌中衬词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挖掘了黄冈民歌中衬词所蕴涵的部分文化内涵,试图从衬词这一切入点初步探讨黄冈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对研究、演唱、继承和发展黄冈民歌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梅山民歌是梅山文化的一枝奇葩,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造就了它形式风格多样和地方色彩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中梅山民歌小调有其独特的韵味。其特点是:节奏既规整又灵活多变;旋律十分丰富;曲式结构较规整,但又有一定的修饰性;以五声"徽、商"调式居多;其中的衬词与衬腔的运用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河湟花儿"异彩纷呈的衬词运用是非常具有特点的。因此常有:"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提法。不难看出衬词在"河湟花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衬字、衬词、衬句的应用体现了"河湟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语言特征也构成了"花儿"独特的艺术风格、手段和艺术特征。根据衬词在"河湟花儿"中的应用,可把它们分为虚衬字、词,句首呼唤性衬词衬腔,句中衬词,句尾衬词几类。  相似文献   

10.
土族传统民歌 ,表现了比较早期的民族艺术趣味和风格。其语言通俗 ,比喻形象 ,曲调多以衬词、衬句而取名 ,演唱高亢嘹亮 ,悠扬悦耳 ,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土族传统民歌具有丰富的内容 ,其中以叙事为主的民间诗歌在土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深刻地反映了土族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和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1.
衬词,作为歌词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不只存在于达斡尔族传统民歌里,即便在近、现代民歌中,也被不断采用着。本文仅就《黑龙江达斡尔族传统民歌选》等书所载的民歌中的衬词,对其来源、使用规律和审美价值做一粗浅的探讨。 达斡尔民歌就体裁而言,一般可分为“扎恩达拉”、“哈肯麦”歌曲、“乌钦”和“雅德根伊若”(即萨满歌曲)四类。在这四类歌曲中,每种体裁的歌曲,都拥有自己的常用衬  相似文献   

12.
“花儿”的衬词是“花儿”演唱中的一大显著特色。中国民歌的演唱大都是有衬词的,但象“花儿”的衬词这么丰富和复杂却是我们在任何民歌演唱中很少遇到的。“花儿”衬词的丰富多彩令听歌者赞叹不止,它的复杂变化又让研究者难以把握。可以说,在演唱中“花儿”衬词和它本身的存在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衬词,“花儿”也就很难成其为“花儿”了。因此,“花儿”研究者有所谓“无‘花’不有衬,无衬不成‘花’”的说法。本文拟就“花儿”的衬词进行一些概括性的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艺术发声学角度,分析了湘西民歌和以之以题材而创作的优秀歌曲中的衬词。认为衬词既是一声音符号,更是一个情感符号,不同衬词所传递的情感信息存在显著差异。衬词在音乐旋律中出现,可造成色彩的对比,强化音乐层次的立体感;衬词与节奏的配合,装点着起伏的旋律线条,将音乐情景化、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情歌是我国民族文学宝库存中的瑰丽的鲜花,情歌中的村词则是晶莹繁茂的绿叶。人们常被鲜花的色彩和芳香所吸引,以致忽略了绿叶在花下的衬托作用。到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想探讨一下这种衬词的意义和形式,以及它在民族情歌中的作用,以期引起少数民族情歌研究者对衬词的重视。一、衬词的意义和形式讨词又可称为村宅。在《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中有这样的注释:[1]衬字:歌词中为韵律优美,为行文或歌唱的需要而增加的字。例州《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那个”就是衬字。衬词在古代…  相似文献   

15.
衬字、衬词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民歌中常见的艺术处理手法之一。一般说来,衬字在山歌中多属补充音节的性质,而在小调中则具有较强的表达感情、塑造形象的意义,并对音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东北民歌中的衬字大多来源于感叹词和助词,常在歌词的中间或句子后面出现,起着加强语气、活跃气氛、调节节奏的作用。常用的有“哎嘿哎嘿  相似文献   

16.
库伦历来被誉为歌的海洋,库伦人民历来就有编唱民歌的好传统。演唱民歌也与演唱安代一样成为库伦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对于解放前交通闭塞、生产力不发达、文化落后的库伦来说,演唱民歌可谓是消遣娱乐的极好方式,如果安代和民歌是两朵花,那么民歌是一朵易栽、易活、易开的鲜花。无论是在軎庆节日的筵席上,或者亲朋妤友欢聚取乐之时,畅饮高歌已成了库伦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佳肴"。  相似文献   

17.
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产生劳动号子的必要条件,这是民歌中所有劳动号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同时,劳动号子也是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思想感情表达的载体,因此号子又具有表现功能。在川江行船的劳动中产生了《川江船夫号子》。在不同劳动条件下,船夫们创造了具有较强实用功能与较高艺术表现力的号子音乐,这些号子音乐生动地再现了川江行船的劳动过程和船夫们坚定、乐观、勇敢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8.
优美的抒情与凄苦的咏叹构成了陕北民歌神奇迷人的特征,这也是陕北人率直真诚、大气热情、粗犷洒脱性格的艺术反映。陕北民歌的旋律构成是以一个纯四度加大二度或两个纯四度的叠置(双四度、三四度甚至四四度结构)为主要特征,音域宽广,旋律跳动较大,这就决定了演唱时应注意采用真假声结合。根据陕北人的语言特点,演唱时还要特别重视润腔技巧的运用,长音上宜多采用直音唱法,衬词要唱的巧而轻,滑音要唱的光滑而有棱角,4、7两音的演唱要特别的处理,用心灵和技巧唱出陕北民歌的神韵。  相似文献   

19.
四川民歌是四川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化再现,长期以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演唱突出四川风格,展示"川腔蜀韵",涉及演唱方式的选择运用,在掌握润腔规律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地方语言色彩及歌曲的功能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唱腔设计和润饰,歌唱者把握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对传承和丰富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娄底市辖区为中心地域的湘中地区的曲艺音乐,是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湘中曲艺音乐在曲式调式的基本特征、曲调和方言俚语的结合关系,衬词衬腔的运用、唱奏时滑音、颤音的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