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角色意识与角色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色意识和角色伦理涵盖个人的所有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是个体道德论的深化,它关乎个人人格的外在表现及其在角色活动中的进一步塑造成型。本文以理论的方式说明了个体道德行为和活动的实现方式及其进境  相似文献   

2.
语言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结构与意义是不可分离的。在语义-语法交界面上,名词短语起一定的语义作用,即充当一定句法角色(主语、宾语等)的名词短语担当各种语义角色,如施事、受事和工具等。语义角色是构建句子意义的关键因素。语义角色与句法角色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3.
角色     
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其特定行为的社会标准。这一带的景色在全国出了名,尤其到了我们村,满地乱跑的猴子会让你喜不自禁。我就是这“猴乡”里的一个摄影师,靠着照相机发了笔小小的猴财。  相似文献   

4.
经典角色     
大多数中国观众看得最多的,就是第一代变形金刚,或者说美版98集《变形金刚》中的经典角色,看看这些角色里你还记得多少人?  相似文献   

5.
角色交换器     
“呜……”丁奇哭着跑到爷爷的房间里。脸上有五根红红的手指印。“呀,我的乖孙子!谁下手这么狠呀?”爷爷摸着丁奇红红的脸蛋,心疼地问。“呜……是爸爸打我!”丁奇哽咽着说。“怎么回事?他为什么打你?”爷爷生气地问。“因为……爸爸说我没考好,才考了70分。可是……以前我只能考60分!”丁奇委屈地哭起来,“爸爸说他同事的孩子成绩都比我好,怪我没努力学习,呜……”“乖孙子,别哭了,咱们以后好好学习,让爸爸刮目相看!”爷爷哄着丁奇。“爷爷,爸爸以前也当过小孩吗?”丁奇突然问。“是呀,你爸爸小时候可调皮啦,简直和你现在一模一样!记得有…  相似文献   

6.
夫妇角色     
扬(M.Young)和威尔莫特(P.Willmott)所提出的对称家庭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夫妇共同分担家务和共同参加闲暇活动的程度。这种类型的夫妇关系被称作联合的夫妇角色,它与分离的夫妇角色相对应。在第二阶段家庭中,夫妇角色、丈夫和妻子的婚姻角色是有严格区分的。夫妇在家庭中有明确的劳动分工,丈夫相对地不参与家庭杂务和抚养孩子。这种夫妇角色的分离也扩大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领导者都具有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侧重点不同。领导者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下属的成熟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所处的阶段等因素决定了两种角色的有效选择。要提高组织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者就要懂得实现领导角色和管理角色的互补。  相似文献   

8.
村干部作为乡村治理基层建设的重要推动主体,其职务行为不仅是保证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多重理论基础,划分出“利村”与“利己”这两种村干部角色类型以及“利村不利己”“利村又利己”与“利己不利村”三种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探讨村干部角色对于其职务行为倾向影响,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验证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对乡村治理结果产生的异质性。同时在对“利己不利村”这一职务行为倾向进行深入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典型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在村干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本应扮演“利村”角色代表政府与村民来维护双方切实利益的村干部,由于个人精致利己主义的心理选择和行为动机,他们往往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导致其“利己不利村”的职务行为倾向。由此提出规范村干部职务行为倾向的两点对策:一方面,加强村干部同级监督力度,完善政府行为监督机制,打造上下协同的双重监督体系;另一方面,完善对村干部的惩戒和激励机制,畅通晋升通道,形成“宽严相济”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戏剧角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的表演性,以及现代戏剧的抽象化,使戏剧人物改称为戏剧角色更为确切。戏剧角色可按戏剧表现主、客观世界的特征不同而划分成典型类、意境类和意象类。戏剧角色具有表达主题、调整情调、构造情节等功能。有关“情节决定角色,还是角色决定情节”的传统争论之所以各执一端,互不相容,乃是由于不承认研究角度、视点和方向上的不同而可能发生的误差所致,两种观点均各有其合理与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0.
教师角色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与要求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而变化。随着当代哲学主题的巨大转向、现代教育观念的根本转换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突飞猛进 ,当今时代呼唤教师成为“精神世界的理解者”、“生命灵魂的唤醒者”、“生活世界的沟通者”、“知识建构的示范者”、“学生学习的促助者”、“教学策略的反思者”、“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围绕着培训师在培训中应该集"咨询师"、"管理者"和"讲师"三个角色于一身,阐述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培训师。  相似文献   

13.
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中国方兴未艾,但面临着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超载等角色问题。功能角色理路与实务角色理路是社工角色研究的理论基石,但也需要一种角色管理方案。社工扮演着事务性、补偿性、增益性三类角色,事务性角色厘清了首要职责,补偿性角色提供了社工发展的实践舞台,增益性角色为社工提供准确的专业角色。  相似文献   

14.
论角色道德     
角色是与人的一定社会位置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角色道德是调整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具有伴侣性、角色化、类别化等特征。加强角色道德研究 ,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职业道德的探讨 ,有利于强化人们的角色道德意识 ,促进角色道德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组织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角色进行了解读。在充分分析角色特点和成长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上实践大学生党员角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17.
谈大学生角色适应中的"职业角色"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面临两次社会角色转变中出现的角色转变障碍问题及其角色调适对策。高等院校在重视提高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时应突出“职业角色”培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角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指在学校工作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既要继承传统精华,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其他角色,而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内涵: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师的性质和工作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与学的合作者,这是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规范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教学研究者,这是教师角色的重要特征,规范教师的专业研究与进修提高。这“五者”统一在教师角色中,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形成了教师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编辑这个概念,当它指向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时,是一种身份,与教师、工人、农民一样,是人在社会关系中所担任的职务,它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人们的文化生活是一个舞台,作者、编者、读者一同登台,上演了一部文化创造剧。稿件、出版物就是他们的主要导具。他们分别担任着其中的一种或数种职务,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这剧的情节是一个双向逆反的运动过程,是前后相继的两个三部曲,编辑却唱了主角,他因约定、处理稿件而与作者  相似文献   

20.
角色,意味着个体在特定韵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规定的行为模式。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学校生活中,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思想指导者的角色、心理治疗者的角色等等。有效地发挥这些角色的功能,必须正确处理角色扮演中的若干关系。 一、期待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