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弗洛姆利用社会批判和心理分析,针对权威主义的伦理学构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即规范人道主义伦理学.主要包括人道主义批判、人道主义伦理学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对马克思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是一次"全面修正",而时下国内"马哲"界许多著名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又是一次"根本性误读"."卡尔哲学"绝对不是任何形态的"唯物主义",而只能是"实践人道主义"和"实践唯心主义",是不同形态的"人道主义"哲学理想的交换和发展.其"人道主义"的心路历程是:"自我意识的自由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的自由人道主义"、"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发的人类解放的人道主义"、"积极的彻底的完成了的实践人道主义"、"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人道主义"、"个性的个人的人道主义"、"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人道主义"、"在每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4.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有各种复杂的原因,而斯大林模式却是这些原因的原因,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辉煌几十年,但最终又葬送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不妨对其作个“对半开”的评价,目的在于要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以警醒自己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走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希穆涅克在捷克斯洛伐克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推进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之思,抵制艺 术领域庸俗化、形式化的不良倾向,从音乐、小说等具体艺术形式入手切入艺术的语义化、艺术客观化、艺术形式等问题研究, 融入了人道主义、社会历史、实践、意义等理论批判维度与方法,体现了一名东欧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勇气和求 真精神。 希穆涅克对二十世纪 80 年代中国学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产生影响,可为当代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提供一 些良好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6.
一、当代人道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道主义是当代一股强大的世界性思潮。几百年来资产阶级始终高举着这面旗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举起了这面旗帜。“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从理论上肯定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实践上也努力加以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在这股思潮中的一个新思想,或者说一个引起爭议的问题,就是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即现实的或科学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道主义,这可以说是当代人道主义思潮的一大特色。但是,我认为最足以代表这一特色的并不是苏联或东欧的一些学者,也不  相似文献   

7.
除了众所周知的阿尔都塞对"毛泽东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以及中国的文化革命的同情支持和密切关系之外,意味深长的是他在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时,将毛泽东哲学作为一个起点.斯大林构建另类现代性模式的失败,使得阿尔都塞更加相信毛泽东关于文化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阿尔都塞提出通过"症候阅读"方式来解读毛泽东问题式,认为毛泽东思想的中心问题式组成了文化革命和另类现代性的至关重要的连接点.毛泽东的观点为阿尔都塞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灵感,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式,即对于另类现代性的寻求.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的唯物史观以及其后的推进,是以“以人为本”的“主客体互补”的模式为轴线的。列宁和斯大林的哲学存在的问题是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即仁道主义的奉行者,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公然批判人道主义。“四人帮”恶意批判人道主义,从理论本质上表现了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道主义的彻底背叛。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他又借鉴黑格尔精神异化理论的辩证法精髓,批判了费尔巴哈"类"的局限性,发现了实践,找到了人、社会,由此找到了开启新哲学的钥匙.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及他对社会和人的认识,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苏联与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在斯大林死后虽然有限地调整了对东欧的政策,相对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但并未放弃它在东欧的绝对支配地位.苏联在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中,开始就决定干涉,后在武力干涉的图谋受挫后,又不得不暂时"妥协"退让,但并未放弃军事干涉的念头,而且赫鲁晓夫一直对波兰问题存有一种欲阻不能、欲罢不休的复杂矛盾心态.只是后来由于匈牙利事发,苏联对外视线的重心转移,才迫使其忙于应付匈牙利危机,并最终放弃武力干涉波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社会主义是德国纳粹极权主义和苏联斯大林主义的源头,是通往奴役社会的道路.而计划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问题的根源.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以建构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它取消了竞争,破坏了法治和公平,是对个人主义的否定和对人类自由的一种剥夺.本文将以其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为例,对于哈耶克批判计划体制的思想进行分析,对其理论的现实意义,其本身有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局限性作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自由和平等之间——"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主及民主理论的研究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国内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日益显学化,但对其政治哲学特别是民主理论的系统研究十分欠缺.基于这种理论空白,本文以自由和平等的张力为背景,以法西斯主义批判、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批判和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为主要内容,从而勾勒"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线条,并且阐释这一民主理论对于今日中国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从维护世界和平与苏联安全利益的愿望出发,根据战后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战后国际安全的战略思想.就其根本目标来看,这种安全战略旨在保证苏联的国际安全环境在尽可能长的时期内不被破坏;就其实质和措施来看,这种安全战略防守多于进攻,巩固既得利益多于争夺新的势力范围.在两制国家间关系上,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友好合作到冷战共处的转变;在维护国际安全问题上,则由最初寄希望于集体安全保障转变为依靠建立自己的集团组织;在欧洲格局的安排上,斯大林突出了建立苏联"安全带"的想法;在原子弹与世界和平问题上,他认为只有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才能保障世界和平与安全.斯大林对战后国际安全的分析是冷静而清醒的,他为维护苏联安全所采取的许多步骤和措施也是正确或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斯大林也损害了别国的利益,打破美国核垄断的努力在客观上也加剧了核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15.
从1917年到1953年,苏联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大胆地开辟前进的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的胜利,成绩是基本的,是主流。但是,苏联由于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别国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所以,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6.
文化现代性理论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化社会学的重点主题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总体理论特色,体现了对人之生存现实的集中关注。对此,中国学界进行了自觉而丰富的研究,凸显了其文化现代性理论的学理价值。但从已有的研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研究主题和对象有待拓展、艺术本体论维度缺失、学理探究与鲜活体验的严重失衡,本土化路径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诸多问题,值得学界进一步深入思考并推进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布洛赫和本雅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洛赫和本雅明都是从批判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和启蒙思想来为他们的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赢得空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布洛赫最终把他的带有救赎色彩的音乐总体性转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乌托邦";本雅明对政治的模棱两可态度使他的弥赛亚的救赎难以真正接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走向了无政府主义.无论如何,他们把革命与宗教结合起来的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理解.宗教不光是忱于幻想的,它还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其旨趣仍在于实践,当下时间打开了革命-救赎之门.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为什么?     
臧凤华 《中华魂》2008,(4):24-25
"苏联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是因为有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和斯大林的领导","应该重新评价30年代斯大林的镇压活动。当然,其中有很多过火的行为",但"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往往伴随着同各种势力的斗争",斯大林的镇压"消除了实际存在的和潜藏的变节者"。以上这些话,是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情地批判斯大林、20世纪30年代曾是暗杀斯大林小组成员的亚力山大·季诺维也夫反思的话。另一个彻底否定斯大林的历史学家、著有《让历史  相似文献   

19.
汤普森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以对斯大林主义的诊断为突破口,以纠正对"基础-上层结构"与"反映"等概念的斯大林式错误解读为手段,通过引入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在人的反思性"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地将"基础-上层结构"与"反映"等概念解释为历史动态系统与过程;进而提出,真正的社会主义要关注现实的人,肯定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反对以"抽象"之人压迫现实之人,推崇符合人之天性发展的纯粹道德之价值。主张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道路,是一条有别于斯大林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列宁立足于俄国国情,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争取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历经认同及初步阐释、阐明、完善、实践及完成四个阶段,阐发了他对"民族自决权"原则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民族自决权"思想.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理论有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