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世界历史从world history到global history的转变,意味着"新世纪需要新史学"。纵观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世界历史逐渐演变为全球史,20世纪末中国探讨全球史,史学家本着重新认识历史的使命,开始试图站在平衡立场的角度来解释东西方史学,并取得重大成果——全球史观否定国家本位;冲出传统史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束缚;重新评估人类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联;打破西方中心论。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学术界开始重新思考、审视历史研究中遇到的所谓"东方主义"、"西方中心论"等学说,更深入地探究东西方文明、文化。  相似文献   

2.
从之前的"代理权"到收购万利威德大中华区所有权,奥康创造了中国鞋业又一全新的并购模式:即以技术和品牌为重心的微笑曲线并购模式。收购技术和品牌——中国鞋企正走向全球制鞋产业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在现代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元素,创造出新的设计风格——"中国风",是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对现代设计的各种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浸透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语言材料,创造出独特的东方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的各种寓意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正>西周、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文明创造非常繁盛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文化影响世界,同时接受世界文化的积极影响最突出的历史阶段。被后世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文化交流长期保持畅通的路线,东端的起点就是周秦汉唐王朝的中心区域。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秦都咸阳的早期宫殿区在今咸阳市渭城区。西汉都城长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01"到2049年,中国可理直气壮地说是发达国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10月10日,在"讲好中国故事看好中国未来"学术研讨会上,杨光斌教授表示,按照经济学家们的观点,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应该在2030年左右,因为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但即便如此,中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从国家治理角度来说,内部结构依然面临很大的不均衡、不平等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1月7日,适逢美国汽车企业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厂"安家"一周年纪念日。从建厂到投产到量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创造了特斯拉"上海速度",可圈可点。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市场和惊人的消费能力无不让国外企业垂涎三尺。特斯拉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在全球久负盛名。它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 作出总结与反思.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 作出了剖析,并且阐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当历史走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拐了一个弯,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改革拉开了序幕。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滥觞的中国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中国的改革已入而立之年,30年的丰硕成果让我们自豪,也令世界震惊。回眸30年,中国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从"两个凡是"到思想大解放;从计划经济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自给自足到融入世界;从单纯的重视经济发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从一大二公到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在十个方面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其中之一是"坚持中国道路",并指出: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回顾党百年执着追求与奋斗的历史,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梳理一下党和人民探索形成中国道路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
<正>3月31日,由石河子大学和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举办的"石河子大学未名山文化大讲堂"邀请到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知常教授作了题为"从《大学》看中国文化"的精彩讲座。潘知常教授与大家一起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学》。他认为《大学》是从家庭定义社会,从"孝"定义社会,从"爱"定义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极权社会,改朝换代是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因而家族社会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强迫性人格的基调。  相似文献   

11.
疯子李书福     
饶向辉 《可乐》2008,(4):40-41
2006年1月8日,李书福把一款吉利自由舰轿车弄到全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车展之一——美国底特律车展上。这是该车展举办98年来,首次出现中国汽车。李书福到美国汽车"三巨头"面前班门弄斧。有人纳闷:这个"疯子"是不是又犯病了?李书福有自己的想法:把汽车卖到外国去,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12.
"请也请不来"的世界500强公司联袂入驻;1个岗位创造十多个就业机会;每亩土地产出超过100万美元——3月14日下午,国务院侨办设立的首个"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在常州津通国际工业园隆重揭牌。这个示范基地将通过联合举办高科技合作洽谈会、开展创业辅导、组织博士团来华、组织中国创业政策咨询报告团到国外巡讲等多种形式,促进华侨华人到国内投资创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宗教园林的四个历史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文化心态和园艺技法创造出一种驰誉世界的物质文化——宗教园林。从悬崖峭壁的山巅到清澈秀丽的湖畔;从山深林幽的山坳、洞穴到繁华熙攘的都市、城镇,在中国大地上几乎处处留下了它的足迹。今天,虽然有不少宗教园林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断墙残垣,甚至形消影灭。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兴盛,随着宗教文化研究的展开和深化,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的普遍重视,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同时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征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十年只是短短的一段。但在中国,四十年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变化。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进程,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衣食住行用学游快速演变。拿家庭用品来说,从改革开放前国人的"三转一响"不断"进化","月增年益",趋向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诠释了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让我们回过头来,梳理一下这一走向国强民富的历史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中国史学界、考古界和中国文化界以及国人乃至华人世界所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对"三皇五帝"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力助中国远古历史的重建和认识,本  相似文献   

16.
<正>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中国史学界、考古界和中国文化界以及国人乃至华人世界所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对"三皇五帝"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力助中国远古历史的重建和认识,本  相似文献   

17.
温州再出发     
正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后的新节点上,温州这座"敢为天下先"的城市,应如何勇挑历史重担,再次当好改革的"先行者",奏响改革开放再出发时代强音——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在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温州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先行探路,创造了改革发展、创业创新、开放图强、富民强市的鲜活样本,走过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无比辉煌的征程,从一串又一串的"率先"中丈量"温州模式"的辉煌印记,亦从一个又一个的  相似文献   

18.
<正>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中国史学界、考古界和中国文化界以及国人乃至华人世界所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对"三皇五帝"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力助中国远古历史的重建和认识,本  相似文献   

19.
<正>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中国史学界、考古界和中国文化界以及国人乃至华人世界所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巩胜利 《华人时刊》2006,(10):24-28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正以谁都无法阻挡的进步走向世界。那么,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使用的货币——“人民币”,与世界第一流通货币美元之间,有哪些历史至今还影响着世界的未来,这其中还存在着哪些重大变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