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过中国外交档案及其它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末印尼华人社会的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缘由,不仅包括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而且涉及印尼国内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试图打击和削弱华人的经济力量及影响力是这一华人群体衰亡的深层缘由.  相似文献   

2.
印尼孔教源于中国儒学,是印尼一部分土生华人特有的宗教形式与文化认同标志。中国儒学在印尼的传播,伴随着印尼华人社会形成的过程,起初是通过华人家庭、庙堂、宗祠的祭祀和家庭、私塾、书院的文化教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印尼华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自觉地维护华人文化传统,出现了第一个正式的孔教组织——巴达维亚中华会馆,明确宣布孔教为印尼华人的宗教,确立了孔教的基本教义;泗水文庙则开始实施每星期做礼拜的孔教仪式。  相似文献   

3.
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是印尼华人文学的一座丰碑。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它进行探讨、研究,逐渐形成了印尼华人学当中的一个新的热门学科。从比较文学的观点出发,探讨印尼土生华人马来语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是海外华人文学比较研究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印尼华人新闻业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哈托统治印尼期间 ,印尼所有华人报刊被取缔。哈比比政府接管政权后 ,采取开放舆论政策 ,华人先后出版了报刊。至瓦希德政府执政 ,新闻业出现了发展势头。当前 ,华人报刊经费紧张 ,华文编辑和记者紧缺 ,读者和广告少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障碍。尽管印尼的改革还存在暗流 ,但民主和进步不可逆转。我们对印尼华人新闻业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5.
引用和改写中国古典诗句来抒发印尼华文诗人的本土乡愁,是冯世才诗歌创作的特点之一。这种”中国性质”与印尼本土在场杂糅的写作方式,也是印尼华人文化身份表现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印尼华人与祖籍国之间形成深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独特的地域性存在,又使得印尼华人文化身份的表现显示出与传统的断裂和差异。进而,在延续与类同、断裂和差异的双重层面上,印尼华文文学所探索的,是跨文化、非族裔本位中心却依然具有现实抗衡力量的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印尼政府的华人政策与华人参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东南学术》2003,(2):87-94
本文拟从印尼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演变、印尼华人参政议政态度的转变 ,对二战后印尼华人社会地位的变迁这一问题从宪法角度、从民族学角度、从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层面进行初步的探讨。战后至苏哈托统治时期 ,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华人普遍采取了强制同化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歧视政策 ,因而华人少数民族和当地主体民族的矛盾表现得比较突出 ,华人在各方面遭受不平等待遇。苏哈托下台后 ,以瓦希德和梅加瓦蒂为首的两届新政府逐步地撤消了针对华人的一些歧视性政策。然而这一切刚刚开始 ,印度尼西亚华人要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源于中国儒教的印尼孔教自成立之始,就明确了其宗教性质,并逐步具备了"制度化宗教"的基本要素.印尼独立后,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框架下,印尼孔教历经磨难,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完备的"制度化宗教",成为印尼六大合法宗教之一.印尼孔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儒教的宗教化、印尼化的过程反映出一部分土生华人的文化认同和华人身份认同,也显示出中国儒学传统超越历史时空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曾晓祥 《学术论坛》2004,(3):133-136
印尼华人和原住民之间的经济差别一直比较明显,二战以前,原住民通常将华人视为直接剥削者。苏加诺时期的排华浪潮促成了"阿里巴巴"的产生;到苏哈托新秩序时期,政府垄断了几乎一切经济机会,民间排华骚乱时有发生,作为特殊政商关系的"主公"体制迅速发展。"主公"制度属于传统的"庇护—依附"关系的一种形式,其核心是身居军政要职的原住民庇护人,华人主公的地位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9.
赖伯疆 《学术研究》2007,(1):136-140
印尼华人外文文学发生于19世纪中叶,为印尼文学的产生带了头,在马来文学的革新中起了先锋作用。印尼华人外文文学涉及重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问题,揭露社会弊端和邪恶势力,表现各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生活,反映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问题,反映社会底层的各族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艺术形式多样,语种丰富,读者众多。  相似文献   

10.
印度尼西亚华人文学可以分为侨生文学、华侨文学、华文文学三个阶段,这种分期主要以华文作家的身份及身份意识的转变为基点,同时也概括出华人文学在印尼的发展历程 印尼华侨女作家兼画家蒋萸棣是这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例,本文即从其诗歌出发来分析其"漂泊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南亚华人政治认同当地化并先后加入当地国籍以后 ,其社会地位日渐改善。然而 ,从法律上成为东南亚各国的公民到实际上行使部分或完整的政治权利 ,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提升 ,经历错综复杂的过程。大体而言 ,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的华人华裔政治权利已和东南亚原住民相当 ,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地位不断改善 ,仍有希望提升 ,印尼、印度支那、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较弱 ,但近年来已有改善。东南亚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世界华商网络的发展、台湾对东南亚的大规模投资和中国经济的崛起等因素都有助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地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 ,印尼华文文学自 60年代中期以降到 8、 90年代相交的近 30年中 ,遭到了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直到 90年代初期 ,随着中印 (尼 )邦交的正常化 ,印尼当局对印尼华人政策的逐渐调整改善 ,印尼的华文文学活动才逐渐显露出难得的生机。但是 ,至今为止 ,有关印尼华文文学的历史资料的搜集却仍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本文在极为有限的历史、文学资料的基础上 ,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纵向坐标 ,整理耙梳出近 80年来印尼华文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力求较为接近也较为真实地反映印 (尼 )华文学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大量的中国章回小说和历史故事被东南亚、特别是新马、印尼的土生华人有计划地翻译为马来文,使中国通俗文学得以在当地广泛流传。这与处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土生华人这一特殊的群落的特殊处境、文化心态以及经济发展有极大关系。土生华人以对中国文学的选择,表达他们对祖籍国文化的依归。  相似文献   

14.
郑和下西洋之前,华人穆斯林已经移居东南亚。郑和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不仅与随行的华人穆斯林积极在当地从事伊斯兰教活动,在海外兴建清真寺,促进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而且团结东南亚当地的华人穆斯林,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华人穆斯林社区,作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地,对当地人民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奠定了马来半岛与印尼群岛伊斯兰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1881年至1884年间入加华人来源地点。1880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开始修建,因劳工奇缺,加方乃有计划地大批招募华工,故形成1881年至1884年间华人移加的高潮。一般记载均谓此四年移加华人总数为15701人。对于这些华人来源于何处的问题,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第四辑有二种不同的材料记载。一日来自中国(香港)(见第191页);二日来自中国和美国(见第288页)。经分析,前说不妥,后说可信。因为,在1881年到1884年间多有华人自美入加。据加拿大官方记载,当时入加华人总数是15701人,其中10000多人直接来自中国,而另外还有很多人则来自美国,据记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于华侨华人请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兴起的。80年代以后,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比文革前大为增多,研究成果更是如此。不过,改革开放最初几年的研究多偏重于华侨历史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华侨华人问题研究随着形势的发展,已从偏重于历史研究转向了第二次大战后华人经济、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研究。华人经济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摆脱了过去那种偏重于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关系的研究,转向重视华侨华人在海外经济状况的研究,即重视华侨华人经济在居住国生存发展问题的研究。但是,如果与国内的华…  相似文献   

18.
把印度尼西亚视为综合性语境因素,从印尼华人独特的生存经验出发,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的内涵与意义便能得到很好的理解。这一文学景观展示了在政治重压下文学变动的轨迹与话语策略,也呈现了多元文化影响下印尼华文文学表述的含混性、流动性、独特性与复杂性,这些,都为汉语文学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苏西诺执政下的印尼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其经济增长速度并未受到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使各方对印尼发展的乐观预期大为流行.本文试图超越单一维度的经济发展速度评价,引入评价一国发展的其他量化指标和排名,从外部排名的变化看苏西诺时期印尼的发展变化.本文认为印尼虽然在苏西诺时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印尼的国内安全稳定、反腐和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李伟峰 《学术论坛》2003,17(3):107-109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 ,各国移民共同创造了美国历史与美国社会。华人移民作为美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现在为止 ,在美国的华人移民已经是第四代 ,但目前的中美之间还是单向移民 ,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两国之间出现反向移民 ,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