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一问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把水壶装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你知道青瓷国宝“倒流壶”吗?当它第一次展现在文物专家面前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精美的瓷器内有玄机.从外观来判断,它的确是一把壶.但如果是一个壶,无论是用来盛水还是用来盛酒,它总应该有一个入口吧.可此壶虽然有“盖”,但壶盖与壶身设计制作为一体,根本无法打开.  相似文献   

3.
布和水     
赤日当空,黄沙茫茫,一个旅行者喝光了所有的水。他看见远处有个影子,就挣扎着朝那个影子走过去。只见一个老人在沙枣树下支了张小方桌,上面摆了一堆杂七杂八的布,旅行者上前问道:“老人家,我渴死了,有水吗?”老头儿答道:“对不起,我的水刚好喝光。可是,你可以买点儿布……”饥渴难耐的旅行者嚷道:“我不要布!我要水!”老人:“可是……”没  相似文献   

4.
1974——1978年,河北省文管会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鲜虞中山国故都灵寿城遗址发掘了两座大墓,即1号墓和6号墓。其中1号墓出土了载有长篇铭文的礼器三件:铜方壶一件,铁足铜鼎一件,铜园壶一件。因鼎、方壶上均有中山王(?)十四年造器之明确铸铭,发掘简报已将1号墓定为中山王(?)之陵墓。此后不久,鼎、方壶在一些同志的文章中开始分别被称为(?)鼎、(?)壶;铜园壶因其刻铭中有“胤嗣(妾子)(次虫)”,被称为(次虫)壶或(妾子)(次虫)壶。1979年李学勤、李零同志在《考古学报》第二期发表文章,称上述三器为“平山三器”。我们认为,将平山1号墓出土的载有长篇重要铭文的三件礼器命名为“平山三器”是完全必要的,它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相似文献   

5.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搭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另一个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6.
谈温必言商,这说明你其实还不懂温州。某天,一个外星人在中国降落被俘,围上一群人,大家七嘴八舌。一个北京人说,把他带到研究所去,研究一下他和我们人类有没有血缘关系;一个上海人说,还是先把他弄到上海,举办一场外星人展览;一个东北人接上话,先调查这个外星人来中国有啥动机?一个广东人说,我有约在先,这个外星人最后  相似文献   

7.
叶子里有氧气吗?怎样做才能把它找出来呢?工具箱:一片树叶、一个玻璃杯。(如图一)实验DIY:1.在玻璃水杯中装入水,然后把叶子放进去,让瓶中的水全部淹没叶子。(如图二)2.把瓶子放在窗台上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3.1个小时以后,我们观察瓶中的叶子。你会发现叶子上冒出了无数小气泡。(如图三)实验中的科学:这是什么原因呢?小气泡是怎么来的?原来,植物需要通过光合作用把水、二氧化碳、叶绿素和阳光放在一起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呼出氧气,叶子上的小气泡就是它呼出来的氧气喔!冒泡泡的叶子@姚敏…  相似文献   

8.
呼唤人文     
何谓人文?若把这两个字拆开,便是人的文化。《辞源》上写着:人文即礼教文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多年来,众人因为发现文化这东西有太多的名堂,就一致同意先把这有争议的文化放在一边,而把那无争议的经济引入各处,以至于如今有那么点“观乎经济,以化成天下”的味道了。现在,又要把“文化”换成“人文”,这究竟是一种经济(商业手段)呢,还是文化果真要登台了?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7,(10)
邮递员良夫把写着"菊屋酒店收"的信送到东街后,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酒库。一位老奶奶接收了信,并邀他进去喝酒。老奶奶拿出一个陶壶,说:"这是我家珍藏的菊酒。"良夫拿起壶,壶意想不到地  相似文献   

10.
世界是如此合理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眼中却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散发着不同的光彩。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看待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做了一千多次试验,当有人嘲笑他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气度,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张天行 《新天地》2011,(1):17+19
烧开水谁不会呢?你一定会问这能有什么问题?把灌满自来水的不锈钢壶或铁壶放到燃气灶上,打开燃气灶,水开关火。有的壶还有水开后就发出响声的设计,那就更简单了。现在,不少家庭使用各式电水瓶,水烧  相似文献   

12.
中午,溜溜的肚子饿得“咕(gū)咕”直叫。于是,他直奔拉面馆。刚到拉面馆门口,他发现“天天超市”慕(mù)名而来订购拉面师的面,但小货车装不下那么多的拉面,拉面师直挠(náo)头。溜溜眼珠骨碌(lu)一转,想了个好主意,便喊道:“拉面师傅,我有办法压缩一下!”拉面师忙跑过来:“溜溜,你要能帮我,今天我就请你吃拉面!”“真的?好,一言为定!”“一言为定!”拉面师和溜溜的小手指拉在了一起。“拿一把面来!”很快,一把“句子拉面”摆在溜溜面前——“强强的爸爸是实验小学的校长”。“先将这‘句子拉面’压缩一下,把‘强强的’和‘实验小学的’都…  相似文献   

13.
魔芋豆腐风味独特,存放数月不变质、不掉秤,可随卖随取,投入市场很受欢迎。(一)配方:魔芋精粉1kg,水40kg,纯碱0.15kg,硼碱0.02(二)制法(1)溶粉:先把水烧开凉至95℃,把粉子徐徐倒入搅拌5—10分钟。盖上锅盖保温10—15分钟,再次搅拌至完全溶解。(2)放碱:把纯碱用适量热水化开和硼碱一起按比例放入料液中充分搅拌均匀。(此时粉液温度不能低于85℃)  相似文献   

14.
睿齐 《华人时刊》2010,(3):69-69
曾听过一个救命之水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沙漠流浪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喝水了,正当要昏倒时,前面出现了一座小木屋,他用尽全身力气,爬进了木屋里。他发现木屋的小桌上有一杯水,也发现了木屋的角落有几具骸骨。他正要喝时,一位老人走进来,讨水喝。流浪者想:给他还是不给他?给他我就会死,不给他就会死。他吞了口唾沫,将水拱手相  相似文献   

15.
善事无大小     
蜀国的皇帝刘备在弥留之际,谆谆教导他的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虽是仁慈之君,但他传世的东西不多,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以我的理解,恶自然有大小之分,杀人越货、强奸放火,与打人一拳、踢人一脚,虽都属恶行,但无论性质还是后果,都不能相提并论。而善则不同,它不能以大小计,再小的善也是大善。舍己救人是高尚的、伟大的,而为长者折枝何尝不是高尚、光荣的?有一件事令我感动。那是在浩瀚荒凉的沙漠中,一个人喝干了水壶中的最后一滴水,死亡的威胁就在他的身边徘徊起来。求生的欲望驱使他拼命往前走着。突然…  相似文献   

16.
生活里遇到不顺心,我们常暴跳如雷,把怒气像箭一样射出去,这样其实于事无补。我有个同事,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客户请他吃午餐,鲜嫩的羊内很美味,只是有些咸,他一直很渴,直到下午上飞机,还觉得嗓子火烧火燎的。一上飞机,他就向空姐要水。空姐答应等忙过了这一段就给他送水。  相似文献   

17.
习作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一)制囤:先把无毒谷草、青草、麦秸在太阳下晒干,制成5厘米厚的草片,再把草片缝成直径70厘米,高60厘米的椭圆式草囤。囤下部缝上草盖,再将草囤内外包一层牛皮纸.囤内放一层塑料膜。在囤内下端一角固定一个与草囤成15度的小水管,用于排水。(二)泡豆:把饱满无虫蛀、无破损、无霉变的豆子放在盆中,倒入50℃左右的温水,水高出豆子6~7厘米,用木棒不断搅拌,5分钟后盖上盖,用棉被包好。一般5小时后水温自  相似文献   

19.
<正>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个例子。司马光晚年在洛阳定居,请朋友们吃饭,酒不过三巡,菜不过五味,要是不尽兴,酒可以再来一壶,菜是坚决不再上。他给这种抠门儿  相似文献   

20.
村子里住着一个怪老头,每天他都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外套四处游荡。令人费解的是,他衣服上的每一处补丁都有着不同的颜色,看上去艳丽夺目。一名旅行者经过村子,对这个特立独行的老头非常好奇。于是停下来问他:“为什么你要穿这么一件怪衣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