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讨论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这场讨论无意中引出了一个原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哲学究竟有没有本体论?一种由来已久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已经抛弃了旧哲学的本体论,也不再保留本体论这一概念。但是,更多的人提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从而又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哲学史本身即哲学"认为,每一种哲学学说必有与之相应的哲学史观,两者应该而且可以达成互证.这一观念在当代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可以经由分析一种哲学史观的合逻辑性,来判定与之相关的哲学学说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本文在以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列宁哲学说明上述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之后,重点讨论了海德格尔的哲学史观与其哲学学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认识论、伦理学、美学,是康德所论的人类三个精神生活领域;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是康德所论的人类三种精神能力。进一步研究康德的思想体系,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理智隐含且贯串于上述三个部分的内容之中。迄今为止,康德对人类精神之诸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剖析,依然有着经典的意义。如果说,两种类型的理智因其对称性和互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三种用法:Ideologie、Bewuβtseinsformen和Ideologischen Formen.在他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正式表述中,采用的是后两种.本文从分析意识形态概念的词源入手,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和两重含义,并阐述了重新界定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与本体论相关的几个问题 ,试图提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知识论方法的研究路线。对最高理性来说 ,本体是“有”、“纯有” ;而对感性和知性来说 ,本体则是“无”。所以 ,追问本体的历史也正是西方哲学在“有”和“无”之间摇曳着前行以追求并获取最高理性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当代对文化及哲学的反思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逐渐摆脱中西文化及哲学简单两分及对立的模式,而在两者交汇与融合的视界中寻求新的反思模式。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趋向及中国现代化运动背景下进行的对文化及哲学的反思,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其次,西方哲学及其当代的演化,亦在发生认同于上述模式的迹象;再次,对中国哲学的反思和研究,则现实地指向试图整合西方哲学而后求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此,在中西文化及哲学交汇与融合的视界中寻找一种合理的反思模式、甚至是一种新的哲学,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哲学史,凡是有一定地位的哲学家,无不因为他们多少解决了前辈遗留下来的一些重大问题,从而推进了哲学思想的发展,然而,又由于其局限性而给下一代哲学家留下了某些问题。那么,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史上,普列汉诺夫是否也可以算是这样一个人物呢? 一  相似文献   
8.
1995年6月29日,我校文法学院宣告成立的次日,“两课”教育中心在晨园会议室举行了“两课”改革及教材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本市高校部分专家学者为我校新一轮的“两课”改革方案及教材编写大纲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文法学院负责我校的政治理论课和人文必修课及人文选修课的教学。近年来,在校党委和校领导的指示下,文法学院多次研究了关于加强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明确了一些认识,制定了一些措施,并计划逐步地付诸实行。 我们认为,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利全面提高我校整体的教育质量,改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为在当前通过“211”部门预审之后,进一步创建具有我校特色,且较为先进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值此国家教委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之际,向大家作一  相似文献   
10.
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本质和核心。因此,研究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必定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