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新闻质量的竞争.新闻深度报道促进了报纸新闻向深层次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对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高校报深度报道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灾难新闻的精确报道在我国新闻界已出现多年,但很少有学者对二者的结合形式和效果进行理论阐释。本文从数字化新闻、公众心理及行为调查、舆论反馈和互动、灾难事件的精确报道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灾难新闻引进精确报道方式有利于报道的真实、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媒体明确报道方向和政府决策。同时,二者的结合方式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日益俱增的新闻官司使原本就不易开展的舆论监督工作陷入更难境地.本文旨在剖析新闻官司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并着力阐述了"如何有效避免新闻官司"的观点与想法,这对时下的媒体正确认识与规避新闻官司,进而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7年上海出现新中国第一起新闻官司以来 ,我国迄今为止已出现了 10 0 0多起新闻官司。新闻纠纷与诉讼的频仍已经成为困扰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学会尊重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在报道中预防侵权。这样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闻舆论监督使命 ,同时 ,也会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新闻纠纷和诉讼  相似文献   

5.
从联接新闻传播三要素的关键因素———新闻信息出发,用新闻信息流量原理分析了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加深度报道的信息量,并且在原有原理的的表达式中增加一个函数,使新闻受传者能对深度报道的有效信息量予以全面合理的考量,最终为深度报道创造了一个行文理论基础,使新闻传播者能够制作出真正具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闻传播研究者对媒体报道的分析,突破了原来以提高业务水平为主、比较专一的目的,采用透过报道审视媒体与社会关系的新思路展开。根据近5年来发表在新闻传播主要学术刊物上的相关文章,可以对这一思路的发展概况尤其是它的最新进展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报道策划是新闻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科学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环节。从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入手 ,依据系统方法理论 ,对舆论监督报道策划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总结了舆论监督报道策划的原则 ,提出了相应的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如何使经济新闻真正为大众喜闻乐见呢?从文化入手,发掘经济生活中的文化因素,对拓宽经济新闻的报道面,满足受众对新闻多样化的需求是有积极意义的。文章着重就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拓宽经济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是新闻传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有"报道体裁说"、"报道方式说"、"报道理念说"和"报道形态说"等多种认识,这些认识的普遍特点是缺乏历史与逻辑的视角,对深度报道的解读难免存在盲点和误区;从历史角度看,深度报道特指解释性报道,后在实践中又增加了其他一些报道形式,最终发展演变成为一种新闻理念,而从逻辑上,学者们普遍认为的深度报道的体裁形式,与深度报道之间不都是必然关系,还存在一种或然关系。  相似文献   

10.
解释性报道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包括新闻界内外的多种因素,是对客观报道模式的突破与发展,但其运用中又须审时度势,尤其不应以伤害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代价。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新闻深度报道是高校校园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新闻深度报道的采访要求校园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完善的系统工作能力,包括:对新闻题材的敏感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感知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其它一些相关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在西方称为解释性新闻 ,通过大量的背景材料以解释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揭示新闻事件的全信息和深刻含义。本文是通过深度报道产生和发展过程与新闻背景材料间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展开论证 ,说明了有背景材料不一定是深度报道 ,但深度报道一定少不了新闻背景材料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报纸深度报道在我国的新闻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的崛起,改变了报纸报道结构,也促使其它的媒体开始借鉴这种先进的报道方式,形成了深度报道的大发展.但是对于最早采用此类报道方式的报纸媒体而言,在新的时期中发展却显得更迟缓了,本文提出了报纸深度报道的一个发展方向,即采用新闻策划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客观报道理论既是一种重要的新闻理论,又是一种重要的新闻写作理论,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西方客观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在新闻实践中的积极意义及影响,以及客观报道的基本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贴近性特色。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这一多维的、全方位、全天候、流动式新闻新秀,深刻揭示事实底下的事实,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使其“色”、“香”、“声”、“味”呼之欲出,满足了社会急需和受众新闻欲。今年以来,更是异军突起,更上层楼。在贴紧时代,突出主旋律;贴近社会,精心做好三篇大文章;贴近大众,切实抓好热点难点问题报道方面,倍受世人青睐。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定义向来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20世纪新闻定义研究沿革的基础上,对新闻的定义作了语义学的探讨,从而阐明事实说和报道说作为一种"释义性"解释,都有各自特定的使用场合,不能相互取代;信息说科学地揭示了新闻的一般本质,相对于事实说和报道说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新闻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本质,即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的事实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刘海明 《中华魂》2012,(8):57-57
两会报道对象、报道内容的选择,首先反映的是记者及其所在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信息不等于新闻,只有那些具备公共认知价值的即时陛信息,才能成为新闻传播的对象。只要看看每家媒体的两会报道内容,其记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是以报道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精神风貌和伦理道德为主的新闻 ,在实践中 ,某些媒体片面追求“卖点”,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 ,致使一些格调低劣、色情淫秽、凶杀暴力、荒诞不经的内容被播发 ,贻害了社会 ,污染了读者 ,玷污了媒体的形象 ,降低了媒体的品位。社会新闻只有从内容、角度、时机上加以选择 ,才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才能做到可读性、思想性、引导性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9.
美国媒体对华报道中出现的倾向性态度一直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基于媒体国际新闻报道态度模型,记者对报道态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负面新闻的接受程度和新闻的重要程度。仅当社会对负面报道的接受程度较高时,媒体内部报道态度才会出现差异,即关联度较高的记者会倾向于负面报道,关联度较低的记者则倾向于正面报道。基于《纽约时报》对华新闻报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纽约时报》记者比非《纽约时报》记者负面报道倾向性更高,新闻工作者相较自由记者更倾向于负面报道,这表明美国媒体对中国新闻的负面报道现象源于美国民众对中国新闻存在先验偏见。  相似文献   

20.
《农学报》诞生于晚清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之际,为第一份专业科技期刊,在农学史和新闻事业史上都有着极大的开创性作用。《农学报》中农事新闻的报道模式多效仿前人所办报刊之体例,而在借鉴的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采用内容分析与原始文献考证法,从农事新闻栏目的报道方式切入,揭示出《农学报》对农事新闻所创造的系列报道、连续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述评新闻等新的报道方式,以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对之后报刊新闻报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