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流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危害。针对国有资产存在的形式、国有资产流失的渠 道,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与危害性,提出了建立国有资产管理营运新体制、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和规范国有资产市场体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等途径。  相似文献   

3.
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存在行政权与出资人权利混淆的问题。由于没有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立法,使得国 有资产管理体制缺乏宏观的规划与设计,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缺乏权威和统一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应制定《国 有资产管理法》,建立权威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明确界定其性质、地位及其权限。  相似文献   

4.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流失的渠道和原因多种多样,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本文就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提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和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述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决策失误、企业破产、企业改制、经营管理不善、高管人才流失等;最后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如完善国有资产立法体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察、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用者和管理者出于主观故意或由于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笔者就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原因及对策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探讨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办法,意义十分深远。本文分三个部分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研究,首先从法理学角度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作出界定,进而分析和概括了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与渠道,最后从法律上提出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阐述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决策失误、企业破产、企业改制、经营管理不善、高管人才流失等;最后提出了治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如完善国有资产立法体系、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检察、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旧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原因,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目标旨在实现"三个分离",同时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架构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1.
国有资产转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败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国企改革的进程与结果。我们必须走出账面价值的认识误区,注重未来预期收益的“折现值”,走出资产流失的认识误区,注重资产流失与假资产流失之名行捣乱非流失资产转让之实的双重防范;走出否定国有资产转让的误区,充分意识因噎废食有可能拒一切转机于门外,而完善法规则可以亡羊补牢。  相似文献   

12.
论国有资产形态转换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有资产形态转换过程的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经济法在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法律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有资产形态转换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全面贯彻经济责任制原则、效益优先、保值增值原则以及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原则,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是当前加强国有资产形态转换法律规制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国有资产流失存在耦合性。国企改革不同阶段表现出国有资产治理不同层面的缺陷,3类国有资产流失行为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起步阶段和过渡阶段以投资流失型为主,攻坚阶段以管理流失型为主,规范阶段以交易流失型为主,在调整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有很大收敛,数量减少,但国企改革在这阶段也渐趋中止。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时期,应以过往改革与风险的耦合性对未来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进行预评估。在资产流转前,须建立大宗国有资产转让公示制度;在资产流转过程中,须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权力的责任机关与具体职责;在资产流转完成后,须以公益诉讼制度实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4.
试论如何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经十余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国有土地资产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完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违法批地、违法占地现象。②在增量土地剧增、耕地锐减的同时,存量土地却大量闲置或利用效率低下,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极大浪费。③土地隐形市场大量存在。④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针对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①将划拨土地的审批权限集中,统一由省和国家审批,取消市、县对划拨土地的审批权。②降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收益金上缴上级财政的比例,以提高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收取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的积极性。③制定有效措施,鼓励利用存量土地。④建立土地使用证“年检”制度。⑤加强土地法制建设,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集中附条件批准又被称为合并救济,其目的是在维护市场有效竞争与维护企业健康发展之间寻求平衡。资产剥离是最为重要的合并救济措施。在等待资产被最终剥离的过渡期内,适当处置待剥离资产,保持其竞争力,对于合并救济目的之实现非常关键。我国应进一步细化资产剥离制度,而执法部门则应结合个案需求,提出一般资产保值甚至资产分持的资产处置要求,来确保待剥离资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日益显露出“历史”性、对交易的报告只重形式而不重实质和缺乏对企业社会效益的关注等局限 ,其效用受到了极大挑战。要满足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改革现行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 ,除在资产负债表中充分揭示软性资产信息外 ,还应编制预测财务报告、分部报告、物价变动会计报告、社会经济责任报告和增值表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原则性地建构了企业国有资产综合监督体制。但是,目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存在出资人和监督人混同,规则的制定者与规则的执行者、受益者混同等问题,很难实现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全面有效监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对如何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应当兼顾不同的监管主体、监管手段和监管对象,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边界,从不同环节监督和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行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中行政监督的法治化程度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的直接反映。建立一套企业国有资产行政监督的法治指标和考核标准,就是为政府在企业国有资产监管领域提供可操作的法治化行为准则。监督主体在运用行政监督手段时,必须在监督依据、监督对象、执法问责等方面符合法治化标准。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民主政治是时代进步的要求,而党内民主不同于国家民主。执政党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国家民主政体的关键是党政资产权属的改革和党政人员的职能分开。为此,一是推动党务公开,明晰党资党产和政府资产的权属。二是划清党务人员和公务人员的工作属性,解决党、政人员不分和以党代政问题。三是党组织以委托理财的方式合理使用党费和现有资产,逐年减少财政转移支付。四是适时提请立法机构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过渡到党内财务自支平衡,最终从党政资产权属起步,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国家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立了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都适用于这种监管体制。应当依据国有企业所处领域和功能目标的不同,将其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和营利性国有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针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法律路径。在国企类型化下的国资监管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指导原则,将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与分类监管相结合,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国资监管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无形资产计价、重估价及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但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讨论稿建议的无形资产重估价范围、账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不符合配比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无形资产重估价不准等,应予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