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20世纪20~40年代,《良友》画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在中国画报史上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真实的时事报道、立体的都市生活、丰富的西方图像、时尚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良友》画报内容的时代特色进行探究,对于揭示“良友遍天下”的原因,研究中国现代报业史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予且的早期散文较多地刊载在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上。这些散文在内容上以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认同市民价值观念,重视日常生活的意义;在艺术上以丰富的日常知识作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小智慧加以调适,在肆意放谈中呈现出浓郁的市民趣味。这种趣味性呼应了《良友》画报的编辑宗旨,与画报的日常生活图景相互映照,满足了庞大的市民群体的文化消费需要,对海派文学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点石斋画报>是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意义上的画报,关于该报的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点石斋画报>的研究纠结于其在新闻史上的定位与画报的终刊年代之类的问题;80年代对该画报的研究趋向系统化;90年代后开始形成几大主流观点.步入21世纪后,对<点石斋画报>的研究从单一领域发展到多个专业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涉及的学科有历史学、文化学、管理学、科技史、妇女史、风俗史、宗教学、传播学、图像学、印刷史、医学等.近年来,<点石斋画报>在美术学上的研究价值也慢慢显现出来,这正是学者的关注点由画报内容向画报形式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都市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际舞风行于工商业发达的大都会.以<北洋画报>为代表的画报媒体,积极推介、宣传交际舞,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北洋画报>对于舞女群体有着颇多呈现,其以舞女群体为对象,向社会大众呈现出都市消费与两性关系的异化,进而实现了画报媒体与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祥异事件"在<点石斋画报>中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撇开事件的历史真实性,专注于事件传播者的社会导向性,不难发现:所谓"异兆"不过是"天人感应"的民间表达方式,<点石斋画报>因势利导,意欲在民间世界构建起与精英社会相通的自然认识论,并使之成为其他社会导向的依据;<点石斋画报>着意强调"异兆"中的凶兆,视之为社会罪愆的征兆,慨叹世道之陵夷、人心之陷溺,意在影响人们的时代认识,同时又以预示性吉兆粉饰太平世相,暗示皇权存在的合理性;<点石斋画报>喋喋不休于"异兆"的因果示戒之功,力图左右世人的人格取向并使之付诸生活实践.整体暗合于"祥异事件"中的命运观表达,让人们明显感受到<点石斋画报>浓重的传统底色及其沉重的现代步履.  相似文献   

6.
张欣  田栋栋 《理论界》2009,(3):216-217
申奥成功之后,中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各种体育报纸和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体育传媒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体育画报>中文版自2006年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三个春秋.三年间,<体育画报>不仅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体育传媒界站稳了脚跟,还一跃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杂志,这是与其成功的经营策略分不开的.本文试图以经营策略为视角,分析<体育画报>中文版的竞争力来源.  相似文献   

7.
清末在广州出版的《时事画报》及《赏奇画报》,发表了为数众多的戏剧演出图画。由于这些作品大体采用写实手法,且图说互用,故可从中看出清末广府戏剧演出的大概状况:一是祭祀演出占有很高比例,二是演戏肇祸现象屡屡出现,三是戏剧改良如火如荼,此外还可以从中得知粤剧演出的其他风俗、戏班情况及当时城市剧院、农村戏棚的形制情况等。画报作者站在维新立场,客观上提供了难得的、形象的戏剧史料,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新小说>与<月月小说>上刊登了梁启超与包天笑的同名短篇小说<世界末日记>.勿庸置疑,它们都是传授先进的天文学知识的科学小说.然而,新世纪伊始,"世界末日"的登场似乎有违时代潮流之嫌.通过对英文原作、日译本、中译本、中文创作版的异同比较,从清末的"科学"与"科学小说"、"世界末日"与"世纪末思潮"、中国关于"世纪末思潮"的接受等方面进行探讨,不难发现<世界末日记>中看似矛盾的"科学"和"世界末日"、"世纪末",实际上蕴含了从旧传统向新社会蜕变的深刻意味.  相似文献   

9.
张伟 《学术月刊》2023,(7):152-162+203
作为革命话语对大众传媒的征用与改造,《晋察冀画报》不仅代表着革命话语与群众路线对抗都市消费话语的成功实践,也创构了20世纪上半叶“解放”观念视觉表征的审美范式。无论是双语结构的“图—文”互文、主题与图像形式的对比性设计抑或象征民族精神的隐喻符号的呈现以及人物肖像特写的神话性建构,其修辞性的视觉表征架设了影像形式与政治鼓动之间的潜在关联,使得基于修辞的视角理解画报意指成为可能。而“摄影武器论”与“延安文艺讲话”则从语境层面铺垫了“解放”观念修辞表达的深层动因与内在逻辑。《晋察冀画报》的“解放”书写与其说是晚清至民国画报启蒙表征的基因使然,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权力话语进程中提升自身文化配置的内在诉求,其对视觉文艺观及大众文化观的接纳与改造不仅成就了《晋察冀画报》的价值定位,对当代中国的视觉文艺建设同样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天下>是一份英文文化期刊,由中山文化教育馆主办,先后在上海与香港编辑出版,在公正性与国际性的原则下"向西方解释中国文化".所以<天下>虽具有官方的资金支持与人事背景,但还是从宣传中国现代文学的角度向西方大力译介宣传鲁迅.<天下>对鲁迅的译介与责任编辑姚莘农有极大关系.鲁迅逝世后,姚莘农第一时间在<天下>刊发<鲁迅:他的生平与著作>强调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利用"书评"栏配合宣传斯诺<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还接连在<天下>刊发鲁迅作品的英译文,向西方世界展示鲁迅的文学成就,从而充分利用了<天下>在20世纪30年代所建构起的国际文化空间,扩大了鲁迅在西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评>于20世纪90年代的创刊,从今天来看,可以说是为了"中国的学术规范化运动";而<中国书评>于21世纪的复刊,则是为了把"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推进至第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1979年秋,丁玲从日本女汉学家中岛碧女士处得到<记丁玲>与<记丁玲续集>,两书于1934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此后,香港的一些书店将其翻印.由于书作者沈从文与作家的特殊关系,此书成为海外丁玲研究的入门书.  相似文献   

13.
品特戏剧在中国舞台的传播与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跃在20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戏剧家品特共写有29部剧作,目前有6部剧作被搬上中国戏剧舞台,其中<送菜升降机>、<风景>、<月光>和<回家>主要是"学院派"在"小众"范围内进行的戏剧实验,在"圈内"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传播并不广泛;<情人>和<背叛>不仅进行过实验演出,而且成为了商业演出的成功范例.本文追溯了品特剧作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并探讨了品特剧作受到先锋戏剧实验者和商业戏剧打造者青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天津而言,自开埠之后,城市化便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至民国,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都市。在天津城市化过程中,报刊成为最直接记录、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载体。在报刊的城市书写中,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为例,分析城市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相似文献   

15.
赵雪梅 《船山学刊》2007,(2):142-144
本文以宇文所安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对<二十四诗品·自然>的评论为例,具体从道家哲学的"自然"观、古典文艺理论中的"自然"论以及文论家眼中的"自然"文学这三个方面来就宇文所安对<二十四诗品·自然>的误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对于新时期中国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传播与接受心理的角度,<百年孤独>在"寻根文学"、"先锋小说"、90年代"新历史主义小说"、"家族小说"中都能找到诸多影响因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年孤独>为中国当代小说确立了一种文本典范.这一带有明显"契合"和"创化"的历史进程,体现了<百年孤独>与中国当代小说之间的"历史会通"关系.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资源,它所确立的文本典范意义,还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掘空间.  相似文献   

17.
回到黑格尔——由"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的出版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从卢卡奇的<青年黑格尔>到莱文的<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研究黑格尔一直是一个热门的主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对黑格尔的研究可以深化对马克思的理解,"回到黑格尔"意味着"回到马克思".20世纪早期,卢卡奇使马克思回到了<精神现象学>,20世纪中后期施密特和内田弘等人又使他回到了<资本论>,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和经济学思想受到关注的今天,国外学者又试图使他回到<法哲学原理>及其讲义笔记.那么,中国是不是也应该掀起一场"回到黑格尔"的运动呢?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的绅商、大众读物与文学--解读《北洋画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画报作为大众传媒介入公众生活始自晚清的《瀛寰画报》和《点石斋画报》。此后办画报虽成一时之风气 ,但并未真正风行起来。 1 92 6年 ,上海、天津先后出现了《良友》画报和《北洋画报》。这两份画报的诞生 ,标志着大型综合性现代画报已然崛起 ,而且将改写画报的公众形象 ,使画报发展进入新的时代。此后许多画报应运而生 ,即证明了这一点。以天津为例 ,从《北洋画报》创刊的 1 92 6年 ,到其停刊的 1 93 7年这 1 1年中 ,至少出现过 1 7种画报 ① 。画报的繁荣 ,离不开读众的参与认可 ,其繁荣正表明读众对画报的青睐 ,对“图”的热望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19.
在红学史上,从18世纪中叶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到20世纪20年代"新红学"诞生前的<红楼梦>研究,学界统称"旧红学".由"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变革,<红楼梦>"甲戌本"的发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