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生命教育中涉及三大重点问题:生命困顿问题、生命意义问题和生死问题,推进生命教育是提升学生及全体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信息.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位子课程改革前沿的生物学科在新的时代更加负载教育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任务.本文沿“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三个梯度阐述了生物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并在人生中实现生命的价值。针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形式多于内容、过程简单且效果不佳的现状,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失位的原因,指出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构建开放式的生命教育模式、强化生命责任教育、改善目前效用滞后的大学生心理疏导与干预机制,从而使大学教育回归教育本真——人之为“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最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它以学生的生命为基本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生命意识、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提升学生生命价值,以不断促进当代大学生生命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所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教育;二是生命健康教育;三是生命价值教育;四是生命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在大家关心的不是要不要开展生命教育,而是怎样开展生命教育。“在日记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一项开展生命教育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80后”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提高其生命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规律研究还很少。大.学生生命教育应遵循以下五条规律:以科学的指导思想为灵魂;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等四大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归宿。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特性的生命价值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着缺陷,这是我国生命教育提出并推广的深刻的历史背景。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的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在全世界勃兴了一门新的教学门类——生命教育。这是培育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条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了海内外四位学者就有关生命教育历史、现状、未来展望、生命教育主要性质与内容展开讨论,以期推动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是今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战略主题”的一个重视,但其意义十分重要,大学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也是国家发展的主导力量.现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的生命意识,这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澄清当前生命教育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它的未来走向,是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促进实践变革的前提。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测:走向“类生命”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审视,当代教育的功利主义,使生命的意义被消解;教育与生活的分离,使生命失去了根基;教育者角色的强化,使生命的灵动与创造被泯灭。生命解放之路在于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自由地栖居、创造性地栖居、精神相遇地栖居。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出现的“无人的教育”等现象,从生命视野出发,全新地注解语文教育与生活、智慧、生命的关系。生活、智慧、生命分别是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着缺陷,这是我国生命教育提出并推广的深刻的历史背景。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的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在全世界勃兴了一门新的教学门类——生命教育。这是培育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条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了海内外四位学者就有关生命教育历史、现状、未来展望、生命教育主要性质与内容展开讨论,以期推动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徐斌华 《新天地》2011,(6):72-73
笔者作为一个实践者也在尝试着将生命教育同一些边缘学科(心理辅导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利用事例向学生讲述生命于我们的伟大意义..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己对他人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态度,使学生在人格上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和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实施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教育和创设“体验”情境。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事业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的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增长方面抓得很有成效,但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方面存在着缺陷,这是我国生命教育提出并推广的深刻的历史背景。2010年7月2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的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在国家教育改革文件中第一次载入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在全世界勃兴了一门新的教学门类——生命教育。这是培育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条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了海内外四位学者就有关生命教育历史、现状、未来展望、生命教育主要性质与内容展开讨论,以期推动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中国许多省市都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活动,以应对青少年出现的严重的生命困顿,如生活中的盲然和人生的无奈,以至陷入了网瘾、斗殴、吸毒、自残、自杀、凶杀等等对生命极不负责、极不尊重的行为之中,断绝了自我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体制化的生命教育则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的生命教育是从1997年开始,而中国大陆由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如上海、辽宁、湖南等)的生命教育约从2004年始,至于云南省提出并实施的"三生教育"则是从2008年8月份启动的。从总体来看,中国生命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而各省市自治区在推广实施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一般而言,生命教育当然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和发展性为教育内容,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及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本期专栏编发了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篇文章,重点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一些重要的问题,期望引起学术界及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现实的学校道德教育受工具理性的影响,在道德教育的理念及基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教育对象的“生命”本身的关注,作为生命主体的学生来说,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被简单地割裂,这是道德教育的异化。相比而言,佛教以“人人皆具佛性,众生皆可成佛”的生命智慧为我们回归教育的本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生命化教育”的理论源头、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提出了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进一步认为,生命化教育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课堂生命说”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是一个载体,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真切地体验、感悟和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灵思感动启悟学生的灵思,促使学生成为个性丰盈的个人,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